奇书网

奇书网>名家名篇阅读 > 银灰色的死(第4页)

银灰色的死(第4页)

在苍茫的夜色中,他见了她那一副细白的牙齿,觉得心里爽快得非常。把她的外套帽子取来了之后,他就跑过后面去,替她把外套穿上了。她回转头来看了他一眼,就急急的从门口走了出去。他追上了一步,放大了眼睛看了一忽,她那细长的影子,就在黑暗的中间消灭了。

想到这里,他觉得她那纤软的身体似乎刚在他的面前擦去的样子。

“请你等一等吧!”

这样的叫了一声,上前冲了几步,他那又瘦又长的身体,就横倒在地上了。

月亮打斜了。女子医学校前的空地上,又增了一个黑影。四边静寂得很。银灰色的月光,洒满了那一块空地,把世界的物体都净化了。

十二月二十六日的早晨,太阳依旧由东方升了起来。太阳的光线,射到牛区役所前的揭示场的时候,有一个区役所的老仆,拿了一张告示,贴上了揭示场【14】的木板。那一张告示说:

行路病者:

年龄约可二十四五之男子一名,身长五尺五寸,貌瘦,色枯黄,颧骨颇高,发长数寸,乱披额上,此外更无特征。

衣黑色哔叽旧洋服。衣袋中有EmeatDowson’s《PoemsandProst》【15】一册,五角钞票一张,白绫手帕一方,女人物也,上有S.S.等略字。身边留有黑色软帽一顶,穿黄色浅皮鞋,左右各已破损。

病为脑溢血。本月二十六日午前九时,在牛若松町女子医学专门学校前之空地上发见,距死约四小时。因不知死者姓名住址,故为代付火葬。

牛区役所示

注释:

本篇作于1921年初。最初连载于1921年7月7~9日、11~13日《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署名T·D·Y,后来编入小说集《沉沦》,1921年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这个集子既是作者第一部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本篇描写一名留日学生在炎凉世态中因找不到可以互相劝慰的知心朋友,而陷入灵与肉的冲突,并且在苦闷中最终不幸去世的情景。反映了“弱国子民”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悲剧命运。

最初发表时,文末原有如下一则英文附记:Thereadermustbearinmindthatthisisanimagierall,theauthorotberesposreality.Oneword,however,mustbemeheowesmuchobligationtoR.L.StevensonsandthelifeofEmestDowsonfortheplanofthisunambitiousstory.

其意思是:读者须知,这毕竟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不能对其真实性负责。然而,有一点必须在此提到:这篇不存奢望的小说的构思,取材于史蒂文森的《宿夜》和欧内斯特·道生的生平者甚多。

【1】富士山日本第一高峰,著名火山。有温泉、瀑布,风景优美,日本人奉为“圣山”。在本州岛中南部,距东京约80公里。

【2】伯利恒(希伯来文Bethlehem)一译白冷,原意为“面包房”,为犹太教、基督教“圣地”之一,在耶路撒冷南8公里。

【3】利泽利润。

【4】上野日本东京的公园,以樱花著名。

【5】一忽一会儿。

【6】当炉此指侍酒一类的工作。

【7】只质了只当了。

【8】不识不知。

【9】行状原指旧时代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事迹的文字,一般由其家属撰写,这里指举止、行为、表现等。

【10】盍县罢哈(WolframvonEsbach)今译沃·封·埃申巴赫(1170~1220),德国十三世纪骑士文学代表作家。

【11】德语,大意为:她在那儿,轻轻地靠近她!……照亮我每一个希望的光明飞走了!按小说中给出的大意来理解亦可。Wagner瓦格纳,德国剧作家、思想家。

【12】英语,意为:哦,家!甜蜜的(或温暖的)家!

【13】丽绷英语ribbon的音译,今译缎带、丝带。

【14】揭示场公告栏,布告栏。

【15】ErDowsom《PoemsandProse》英语,欧内斯特·道生的《诗与散文》。

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