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心理临床医生 > 06 龙王的动物园(第1页)

06 龙王的动物园(第1页)

06龙王的动物园

一切都是孔雀的阴谋!

我跟龙王第一次见面时,他的开场白并不是什么“你好”,也不是“请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而是那句让人摸不着头绪的──

“一切都是孔雀的阴谋!”

若要帮悬疑小说写个开场,那他无疑展现了非凡的潜力。

先说说龙王吧。

龙王今年25岁,身材高瘦,下巴是稀疏的胡茬,对话时没有什么眼神接触,总是盯着对方的头顶。根据记录,他家里经营螺丝工厂。他从小喜欢动物,书房有一整柜动物图鉴。初中毕业时,他放弃公立高中,坚持要读当地农工的畜产保健科,凭着优异的生物成绩,排名一路领先。

不幸的是,高二那年他突然发病,患的是精神分裂症(现已更名为思觉失调症),他开始笃信自己是深海龙王转世,并频繁地与动物对话,不只跟校犬抬杠,也与水池里的乌龟和锦鲤谈心,海陆两栖通吃。自此,“龙王”的名号不胫而走。当然,他也没躲过同学的嘲讽,所幸当时直播风气未盛,龙王的下一站只是被送进急性病房,而不是跃上影音平台。

精神分裂症,现已更名为“思觉失调症”,为的就是要缓冲“精神分裂”这几个字所带来的污名化效应。因为对多数人而言,他们是“脱离现实”的一群,思考与感觉都出了问题,对应症状就是“妄想”与“幻觉”,还伴随一些混乱的言行举止。

妄想,指的就是一种让患者“十分坚信,却是凭空臆测,不切实际的想法”,类型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被害妄想、夸大妄想(自认为是宇宙之王)、关系妄想(认为路人说的话都和自己有关,电视里的人都对自己开骂)以及嫉妒妄想等。至于幻觉,则是指在缺乏现实感官刺激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感官知觉,亦即“感受到现实不存在的事物”。至于治疗方法,大多都是服用抗精神药物,也就是所谓的“血清素─多巴胺拮抗剂”(Serotoiagonists,简称SDA)。

就龙王的案例,所谓“妄想”,就是他所坚信的自身身份,其实只是个不存在的传说,而且还有夸大倾向。而“幻觉”则是他能听懂动物的语言,还能与之对话,心灵相通。

受思觉失调所累,龙王一直到20岁才勉强念完高中,即便免役,工作情况也不稳定,偶尔到动保协会当义工,直到半年前才经由姑姑介绍,到南部一家颇负盛名的私人动物园担任助理饲养员。那地方我去过一次,动物容量与品种数居全岛之冠,园区常有鸽子盘旋,饲料贩卖机比洗手台还多,充分满足了人类宁愿花时间喂动物也不想喂小孩喝奶的意愿。然而接下来的故事,却会让我开始犹豫,是否要再踏进任何一间动物园。

“你知道动物园里,讲话最大声的动物是谁吗?”我指向他,顺便测试一下。

“我是龙王,龙王是神的一种,跟有肉身的动物不一样。”

果然。

“那……应该是狮子吧。”

“哼。”龙王冷笑了一声,突然作势对空气咬了一口,有点像在打喷嚏。龙王表示这是一种“吞龙珠”的动作,每个人在说话前,思想都会像对话泡泡一样浮在头顶上,形成龙珠。而他从不直视对方,为的正是追踪龙珠的动向,一旦这些龙珠被他吞下去,你的内心世界将无所遁形。

“你以为狮子是万兽之王,喊水就会结冻?你错了,在园区里真正有辈分的,是孔雀。”然后他开始打嗝,据说是为了把空的龙珠壳吐出来。

“孔雀?”

“老板养的孔雀。它是老板唯一的亲信,任何重大的决定,老板都只会问它,就像那个什么世足赛的章鱼哥一样。如果整座动物园失火,老板应该只会救它。”

龙王说,半年前他刚进去的时候,动物园生意惨淡,一天只开了两班接驳车,加上雨季长达一个半月,根本没人要去。湿冷的天气让动物开始生病,所有动物都拒绝见客,跟广告上的图片完全是两个世界。当时龙王每天都在帮忙喂药跟清排水沟,一直到第三个月才拿到薪水,但老板免费供应食宿,于是他决定帮老板一个忙。

他刚进动物园时,是由他的师父,也就是正牌饲养员祥仔负责带他。祥仔的头上有道长疤,讲话嘴歪歪的。

龙王除了清理园区,照料孔雀的任务也落在他身上,雀舍就在行政办公室后方,独立成舍。

从第一天起,他就发现孔雀一直想找他讲话,但在龙王眼中,孔雀还不够格找自己攀谈,加上他不想让工作人员发现症状,于是选择按时服药,但下场就是听不清楚动物说话,也不太能吞龙珠。他每天负责消毒场地,挑选合格的玉米喂食,半个月除虫一次。经过三个月观察,龙王却意外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鸽子都只是信差,孔雀才是扛把子兼智囊。

各个动物区会定时将意见与现况汇报给鸽子,传达给孔雀之后,再统一由孔雀下达指令。于是在领到薪水的那晚,他决定停药,问问孔雀有何贵干。

“很高兴认识你。”这是孔雀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他望着浮在孔雀头上的泡泡,一口咬下,然后突然感应到,在他们离别时,这句话似乎还会再出现一次。

孔雀知道龙王是唯一能听懂动物话的人,它想给老板一个建议,帮助动物园度过凛冬。

“你要不要上网看看动物园现在变成什么样子?”

龙王似乎很期待我做这件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