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珩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眸中划过一抹暗色:“走吧,宾客均已到齐,就等你出场了。”
姜玉姝落后谢珩半步,随着他穿过几道月洞门,转过红漆雕花的回廊,前院庭园的喧嚣声便已先行入耳。
临安城有头有脸的世家子弟或夫人贵女,早已于黄梨木案几后落座,上方主座之人便是祁王与祁王妃。
祁王此人文不成武不就,这王爷的爵位,全靠当今圣上的胞妹楚安雁,也就是如今的祁王妃为其求来的虚衔,既无封地,亦无实权。
这些年,所办差事也不过天南地北的帮慧明帝搜罗‘寒玉雪莲’。
午时,深秋的日头悬在碧空,洒下的金光不灼人,反而暖洋洋的,席间歌舞丝竹之声正喧。
祁王妃见兄妹二人相携而来,立即起身离席,亲自将姜玉姝领到高座,喧嚣之声瞬时静下。
祁王妃眉目含笑,指尖轻搭在姜玉姝的手腕,看向宴席众人:“诸位,这便是我的女儿,祁王府的小郡主,谢玉姝。”
声音清越响彻席间,转头看向身侧少女,眼含遗憾:“这些年静养在云栖别院,今日特地带她认认临安城众世家子弟。”
话音方落,席间已响起此起彼伏的或议论、或赞叹之声。
下首黄梨木案几旁,楚怀瑾执杯的手指节纹丝不动。唇角噙着万年不变的温润笑意,独自啜饮。
席间不少未出阁贵女们含羞带怯的眼波不断瞥向他。
祁王妃并未拉着姜玉姝落座,而是目光不断看向院口方向,似在等什么人的到来。
忽然,她眸中笑意渐深,眼尾细纹舒展,一道绛紫色身影正穿过月洞门疾步而来。
那身着紫袍的内侍总管步履生风,转眼已至宴席中央高坐。
他手臂高扬,一卷龙凤暗纹的黄陵在日光下泛出金光,“肃静!“尖细的嗓音划破喧嚣,“皇后娘娘懿旨到!“
这位面白无须的宣旨太监,一双细长的眼睛如箭扫过席间,待众人皆已俯首跪拜,方才轻点头,双手徐徐展开明黄陵卷:
“奉天承运,皇后懿旨曰:皇太子楚怀瑾,德才兼备,器宇轩昂;祁王府郡主谢玉姝,蕙质兰心,风华绝代。二人良缘天定,佳偶天成。着即刻起,择吉日完婚,钦此。”
话音落下,满座寂然。连秋风都仿佛凝滞,只余几片枯叶在青石地上打着旋儿。
那太监见姜玉姝迟迟未动,眉头一拧,尖声喝道:“小郡主,还不速速接旨!”
姜玉姝脸色泛白,眸中茫然,双手微颤高举过额头,轻声道:“臣女领旨谢恩,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姜玉姝接过明黄懿旨,眸中星辉仿佛倾刻破碎成千万片,神思恍惚,在祁王妃的搀扶下缓缓落座。
第15章种田文女主的炮灰妹妹15
那日的风波在临安城掀起了不小的动静,要知道太子妃的位子,不知有多少世家贵女一直惦记着。
如今却被皇后娘娘一道懿旨,直接指给了一个刚从别院接回的郡主。靖安朝皇后摄政,储君之位坚不可撼,太子妃无异于就是未来的皇后。
这些日子,祁王府邀约拜访的请帖络绎不绝,都被姜玉姝以身子不适婉拒了。
她在祁王妃与谢珩面前扮演好一个任由他们所控的傀儡,每日就呆在院子里绣花,等待与太子殿下成婚的日子。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外面的波涛暗涌似乎影响不到这方静谧的小院。
安和二十五年九月下旬,慧明帝忽颁旨意,于京郊皇家猎场举办秋猎,广邀临安城世家勋贵子弟参与,祁王府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这日破晓时分,深秋的晨雾还未散尽,天地间弥漫着湿冷的白纱,将临安城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祁王府的朱漆大门缓缓开启,姜玉姝与谢珩两人相携而出,身后跟着几名伺候的丫鬟仆从。
谢珩一袭墨色劲装,腰间玉带在雾中泛着冷光,纵身一跃,跨上领头的那匹乌黑的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