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姝甫一进入这具身体,便被一股浓烈的恨意裹挟。
属于原主前世的记忆在她脑海中如放映一般闪现,被熊熊大火包围的西河村,爹娘倒在血泊中的身影,官兵们狞笑着的脸,身上烈火炙烤的痛。
死里逃生去到临安,却被祁王府的人卖入青楼,以及。。。姜月薇满头朱钗、身着华服在众人簇拥下,瞥向她那鄙夷的眼神。
姜玉姝自原主的回忆中清醒;看来这个小世界,她还需帮原主报前世之仇,来消占用肉身的因果。
姜玉姝抬眸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黄泥砌成的土屋,面积不大。除了她身下这张土炕,屋内还有一张半人高、既是衣柜又兼作梳妆台的木柜。
铜镜中映出她模糊的面容,约莫十七岁的年纪,与她本相有四分相似,却又多了几分农家少女才有的娇憨。
“咚咚——!”
“姝宝,吃饭了。”姜秦氏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知道了,阿娘。”
姜玉姝起身拉开陈旧的木门,入目便是一张和蔼的妇人面容。她约莫三十余岁,一头干燥的发丝用绢布缠成一个妇人髻,一身洗得泛白的蓝色短打衣裳,袖口还沾着些泥点子。
屋外是黄土夯实的院子,小院不大,围着几圈木栅栏,几只芦花鸡正欢快地啄食着地上撒落的谷子。
正屋门口不远处摆着一张半旧的四方桌,主位上坐着一个与妇人年纪相仿的农家汉子,发丝用一条布带束在头顶,正是原主的爹爹姜大壮。
另一人则是本世界的天道之女姜月薇,约莫十七岁的年纪,面容秀丽,身着青布麻衣,胸前垂着两簇以发带束着的青丝。
此时,她正在灶房与院子间进进出出,在四方桌上端菜布碗。
姜大壮看到姜玉姝,招招手,咧嘴笑道:“姝宝,快过来坐,午饭好了。”
姜秦氏跨步大,几下就越过姜玉姝,在姜爹身侧的位置坐下。
她目光扫过桌上的菜色,抬手就将咸菜移到对面去,这才拍了拍她右侧的木凳:“姝宝,来坐这儿。”
姜玉姝依言入座,身前的白面馒头在粗瓷碗里冒着热气。桌上菜色简单:两盘炒青菜,一碟腌咸菜,就属姜爹身前那盘炒鸡蛋沾了点荤腥。
姜月薇安静地在那个空着的位置坐下,身前正是姜秦氏刚刚换过去的那盘腌咸菜。
姜秦氏直接端起那盘炒鸡蛋,一半倒进姜爹的碗里,一半倒进姜玉姝的碗里,自己用馒头沾着剩下的残渣吃了起来。饭桌上一时只剩下馒头咀嚼的声音和碗筷碰撞的轻响。
姜玉姝小口咬着馒头,余光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这位“女主”。此时的她怯懦温顺,看起来与寻常不受宠的农家女并没有什么不同。
从姜家父母的语气与日常苛待的行为,不难看出他们对姜月薇的不喜。
其原因则是,当年祁王妃逃难到此处,借住在姜家,偷换了姜月薇和他们的儿子。
儿子被人偷换成了女儿,谁能不恨?
可是祁王妃身后数十侍卫,腰间长刀寒光凛冽,他们只能故作不知。因此,他们既恨姜月薇,却又不敢真的伤害她,怕万一贵人将来问罪。
姜父姜母用完午饭就回屋里歇息了,他们干了一早上的农活,等会儿下午还要下地去。
姜秦氏进屋前还不忘叮嘱姜月薇:“月丫头,洗完碗记得把脏衣裳抱去河边洗了。”
日头西斜时,橘色的余晖为这处宁静的小院镀上一层金边。
姜月薇将手中最后一件衣衫抻平,踮起脚尖挂在晾衣的长竹竿上。她左右张望了一下,确认四下无人后,才轻手轻脚地悄声打开门栓,溜出了姜家院子。
土屋内,姜玉姝隔着窗户缝隙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推开木门,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悄悄进入后山,穿过茂密的树林,拐过荆棘丛生的蜿蜒小道,来到一处废弃的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