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渔夫和渔夫的故事 > 第十一章 做一个优秀的自己(第1页)

第十一章 做一个优秀的自己(第1页)

第十一章做一个优秀的自己

放下自我就对了。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你扔掉了沉重的面具,你摆脱了所有的制约,你的创造力像鲜花一样怒放。

中国文化被颠覆了吗?

你问:中国文化还在吗?或者,它是否被颠覆了?

我很欣慰地告诉你,它还在那儿,只是被人们遗忘了。它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智慧,是鸟儿飞过的那一片天空,是鱼儿游过的那一片海洋。人类怎么可能颠覆天空和海洋呢?你只是看不见它而已。你在商务中奔走,你在酒吧里买醉,你在互联网上狂欢,你忘记了天空和海洋。现在,你恍恍惚惚地想起了什么,然后你问:那一片天空还在吗?那一片海洋还在吗?

是的,它还在,它是永恒的。它永远在那儿等待着你,像天空等待一只飞鸟。它永远在那儿关爱着你,像海洋关爱每一条鱼。只要你能够记起它来,你随时都可以投入它的怀抱。

庄子讲过一个非常优美的故事。有一滴水在寻找海洋,它来自遥远的高山,在那里有许多滴水都在寻找海洋,于是,它们就组成了一条小溪,一路向着东方奔流。它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是因为它们听说海洋是低位的。古代中国人把这种低位意识称为谦虚。你知道,美国人是不懂谦虚的,现代人也大都不懂。

只有古代中国人才真的懂,因为他们曾经寻找过,他们经过了那一段寻找的里程。

那条小溪的队伍一路向着东方奔流。最初它们是明澈的、欢快的,但后来它们遇到了许多挫折,它们走了很多弯路,还有许多垃圾也汇入它们的行列,它们变得越来越混浊。于是,人们把它们叫做黄河。带领这条大河的那一滴水,被大伙儿尊称为河伯。

一路上有千万支奔腾的溪水加入黄河中来,气势显得那样浩浩****,以至于隔着宽阔的河面,看不清对岸的牛马。河伯不禁得意扬扬,以为天下之美都被他一个人占尽了。它甚至开始怀疑河水奔流的方向。它已经占尽风光,为什么还要寻找海洋呢?

但是,命运安排了这条大河的方向。无论黄河经历多少曲折,终将进入海洋。至于担任河伯的这一滴水,显然无法改变黄河的归宿。它只能选择继续担任河伯,或者让另一滴水接替它担任河伯。

黄河在继续壮大,河伯也在继续狂妄和迷惘。后来它们终于到达海洋了,河伯看着浩瀚无边而又神秘的海洋,惊得目瞪口呆。好半天,它才回过神来,对海神说:“我曾经那样自以为是,我曾经那样迷惘,可是现在,我要被那些智慧的人笑死了。”

海神哈哈大笑道:“你之所以自以为是,恰恰是因为你迷惘,你以为可以用自以为是的方法解决你的迷惘。天底下有多少人都在这样自以为是啊。不过,现在你终于知道了,人们只会笑话那些不知道的人,却再也不会笑话你。你已经达到了海洋,你成了海洋中的一滴水,那就让我们一起享受海洋,一起进入海洋的深处去探索它的奥妙吧!”

古代中国人到达过海洋,他们懂得海洋的奥妙。但你不懂,那个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也不懂。你们只是停留在海洋的表面,却在野心勃勃地妄想征服它或者颠覆它。然而,它随便一个波浪就能让你惨遭失败的厄运。

你要进入它,用一滴水的方式进入它,用一条鱼的方式进入它。当你进入它,你与它融为一体,你就会立即获得庄子一样的自由和快乐。

雷峰塔的故事

它是海洋,它是“道”。你可以把它叫做中国文化,也可以把它叫做A文化、B文化。在人类的历史上,它曾经借着汉字的传播,几千年如一日地关爱着中国和许多国家的人们。它是真理,真理怎么可能被颠覆呢?即使汉字被颠覆了,它也不会被颠覆。

即使人类被颠覆了,它也不会被颠覆。

那么,你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你是问中国的历史变故吗?这事儿说起来有些麻烦。让我像庄子一样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在中国古代有一座城市,名曰杭州。杭州有一座湖泊,名曰西湖。西湖边上有一座山峰,名曰夕照山。夕照山上有一座塔,名曰雷峰塔。关于这座雷峰塔的故事,要从唐朝末年的钱镠说起。

钱镠20岁从军,纵横沙场,因抗击黄巢有功,成为杭州刺史。五代十国时期,钱镠拥有两浙十三州的领土,建国吴越,为吴越国的国王。按说钱镠以军人出身,年轻时也是一个杀人如麻的英雄,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触动了他,以至于他后来成了一位虔诚的善男。他以一颗佛心来管理他的国度,在城市建设、水利建设和市场经济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文化之于管理,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例如盛唐时期,你说是先有佛教文化的昌明后有社会经济的繁荣呢,还是先有社会经济的繁荣后有佛教文化的昌明?钱镠的管理绩效同样是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案例。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到处都是杀戮,到处都是人间地狱,只有两浙地区安定繁荣。从此,人们就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这个地方的地理人文。

钱镠管理家庭的绩效,和他管理国家社会的绩效一样好,甚至更好。直到现在,《钱氏家训》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家族信条之一。这样的信条使得他的子孙和他一样恪守善良,爱民勤政。

尤其是他的孙子钱弘俶,建造了许多佛塔,其中就有这座雷峰塔。到了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写了一篇小说,在小说中,雷峰塔的建造者又变成了许仙。

冯梦龙的这篇小说名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白娘子传奇故事的原版。这个故事说,许仙是个充满欲望的年轻人,渴望美女,渴望财富。你知道,欲望是一个妖孽,故事就把这个妖孽比喻成一个叫做白娘子的蛇精。可怜的许仙,被欲望折磨得病体恹恹,尽管他自己就是一个药铺的伙计,但他却救不了自己。心病还得心药医,佛法就是治疗欲望这种心病的心药。许仙便来到金山寺,请求法海禅师救助。

法海送给许仙一只钵盂。许仙手捧钵盂回家,毅然把它罩在白娘子头上。立时,美貌的白娘子便现出了妖孽的原形。从此,许仙就皈依佛门,四处化缘,一块砖一块砖地建造了这座雷峰塔。罩住白娘子的那只钵盂,就埋在塔下。

耐人寻味的是,法海禅师在雷峰塔留有四句偈言,云:“西湖水干,江潮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后来,到了鲁迅的那个年代,1924年秋天,雷峰塔真的倒了。雷峰塔一倒,白蛇也真的出世了。她一出来,故事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妖孽变为正面人物,法海成了可恶的反派。

“雷峰塔倒,白蛇出世”,就这样,中国人“颠覆”了已经传承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跟欧洲人当年“颠覆”上帝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

人类怎么能够颠覆上帝呢?真实的情况是,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神志不清了。上帝不可能因为你的宣布而死亡,你的宣布对上帝的存在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当欧洲人相信上帝死了的时候,他们开始变得疯狂起来。他们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像疯牛病一样到处耀武扬威。于是,疯牛病立即传染了整个人类。美国和日本至今都是疯牛病肆虐的国度。

人类也不可能颠覆中国传统文化中写意的“道”。“道”在每一个地方存在,在每一个时间里存在。“道”是永恒的,和西方的上帝一样永恒。“道”是绝对的,和西方的上帝一样绝对。

当人们远离了“道”、远离了上帝之后,绝对的真理就消失了,人们只能在混乱中找到“相对的真理”。什么是“相对的真理”呢?就是人们在痛苦和慌乱中给出的一个自作聪明的答案,它现在看上去是对的,等一会儿再看又错了。

从此之后,人类的历史就不再是一部寻找海洋的历史,而是一部寻找黄金的历史、一部暴力和厄运的历史、一部苦苦挣扎和寻欢作乐的历史。当你翻开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你只能看到血雨腥风中的英雄。英雄主义和娱乐主义成了人类对付痛苦的两种解决方案。

关于娱乐,有一种很形象的说法,称为“搞笑”。通过搞来制造笑声,你就能够想象,人类到了多么无奈的境地。

至于杭州,它还在那里,但它已经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个杭州了。它不再是一座洋溢着浓郁的佛教文化的城市,而是一座像白娘子一样女性化的城市。

智慧与感悟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一个“相对的真理”。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Y理论也是一个“相对的真理”。这些“相对的真理”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经过逻辑推理和论证之后,它们至少看上去是对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