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贵,我去吃过,和刘达明吃的一样。真好吃!”
关渔心动了,跟在这几个求职者身后,溜溜达达地来到面馆,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小面馆里人还真多,熙熙攘攘的。关渔发现一个眼熟的背影,正在对着一座食客手舞足蹈地演说。
“怎么样,加入我们吧!是不是动心了?”哈军正在和吃面的几个求职者说话。
“我可是正规大学毕业的,再惨也不至于来你这儿打工吧!”其中一个不耐烦地回应说。
“目光短浅。想象一下,当不久的将来,你成为哈氏集团的首席运营官的时候,是何等威风!”
大学生看看天花板,“老板,你那房顶好像漏水!该修了啊。”
“你不要看眼前,我不是说了嘛。”
“我下午面试,要签约了。面快点儿成吗?”大学生抵挡不住哈军的执著,一脸灰败地说。
“唉,你要错过一个能让自己成为重要人物的机会呀!”哈军惋惜地摇摇头,转过身来,看到关渔,眼睛一亮,“工作找到没?”
关渔摇头的动作,在哈军眼里显得无比美好。他一指面馆里坐满的客人,“瞧见没,全是找工作的,有的已经在这里熬了三四年了。你吃点什么?”
“来一碗阳春面,三块钱那种。”
哈军斜着眼看关渔,“吃便宜的面干不成大事。是不是手头拮据?要不要我给你指点一下。不是吹牛,你要是听我的,保证你马上找到工作!”
“真的?!”
“来我这儿干,怎么样?小伙子,我是看你跟别人不太一样,一直很看好你哦!这个机会很难得,给你期权怎么样?”
“期权?”
“你看这个,”哈军几步走到墙角,拎出一个脸部掏空的牌子,把脸从后面放好,“这就是以后哈氏集团的logo。到那时候,我们的店最少三层,带电梯的,必须是在最黄金的地段——外滩!夜幕降临的时候,黄浦江畔,灯火辉煌,对面就是东方明珠……”
哈妮表情尴尬地走过来,“哈董,面馆拖欠电费八百,人家说要拉闸了!
另外,还有很多份面没有下。”
三口两口吃完面,关渔匆匆从面馆溜了出来,怕哈军一会儿闲下来再来纠缠自己。他摸摸拿着的简历,份数实在不多了——转身进了旁边的复印店。
一个头上谢顶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关渔觉得有些眼熟,应当也是刚才在面馆吃面的顾客。他上下打量着关渔,转身问复印店老板:“我名片好了没?”
名片上头衔是“北方科技公司CEO(首席执行官)”的陈董,顺手递过一张名片给关渔,“年轻人,还在找工作?”他拿起关渔等待复印的简历,看了几眼,“你条件不错,蛮符合我们公司要求的。你能吃苦吗?”
“能。”关渔浑身立刻充满了力量,从陈董身上看到了机会。
“你打算一个月要多少工资?”
“两千块就行。”
“明天你到我的公司来,我给你四千一个月。”陈董点点名片,“明天上午,按这个地址找我,我把手续给你办了。记得是上午,中午我有会议,没时间。”
四
北方科技公司的所在地是一座老式的写字楼。关渔站在电梯门前,调整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想让自己尽量显得平静一些。
陈董很守约,果然在公司等待着关渔。他告诉关渔,公司的员工都出去和电视台一起做一档推广节目,而他则是为了关渔,决定临时留下的。
关渔脸上写满了感激,陈董认真地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学历证书,端了杯咖啡,放在关渔面前,“我们先签三年的合约。每月工资四千。不过入职之前,你需要培训一个月。按公司的规定,每个职员在培训期,要预先留下八千元押金,三年后合同期满返还。”
这个突如其来的条件,让关渔愣住了,不禁犹豫起来。关渔出自小康之家,父母虽然无权无势,可是收入稳定,日子还算不错。这次,关渔出门,父母拿出十五万,让关渔有机会在上海买个房子。这点儿钱还是有的。不过,对他来说,八千块毫无疑问是个大数目。
“怎么,没有啊?”陈董关切地问,“实在没有的话,我可以考虑给你垫一部分,你看……”
关渔摇了摇头,想了想,机会难得,难不成自己以后在公司工作,被人提起,连这点儿钱都没有——实在会让人看不起吧!
“有。我现在去给您取。”
关渔小心地把合同和押金收据装进钱包。陈董看了下手表,“我现在要赶去电视台,你明天能够来上班吗?”
“一定,一定,没有问题!”
离开公司,关渔决定去庆祝一下,一阵风似的带着喜气跑进了面馆,大声吆喝道:“老板,招牌牛肉面大碗的,外加两个荷包蛋!”
“那事考虑得怎么样了?”哈军端着面过来,锲而不舍地问。
“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