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插队?”队伍里有人冷笑起来,“知道昨天这儿打架了吗?就是因为插队引起的,都有人重伤住院了。”
一群人横眉立目地看着关渔,关渔垂下头——不用问,重伤的肯定是插队的那个。
数个小时后,关渔作为率先撤退的“失败者”走出人才市场。一个身穿刺眼黄色道袍的道士跟了过来,冲着关渔龇牙直乐,“施主,算个前程吧。我看你印堂发暗,诸事不顺,恐怕要大难临头。”
关渔挥了挥手,像驱赶一只苍蝇。道士不离不弃,狗皮膏药一般继续推销自己,“上一个相信我的人,现在开奔驰,住别墅,喝咖啡,搂美女!年轻人,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啊!”
右边一人手拿罗盘,看关渔没有拒绝道士的意思,也挤了过来,“小伙子,我可不是谁都帮的,只帮有缘人。我跟你说,地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如我指点一下,你提高自身修为才有胜算,只需五块钱,很划算的。”
“一块!”一个黑大个儿把一张纸硬塞进了关渔手中,“只要一块,坐拥无数工作机会!”
关渔翻了翻白眼,把自己的空口袋翻了过来,世界顿时清静了。
黑大个儿用超乎常人的力道迅速把那张纸拽了回去,嘴里嘟囔:“差点儿被骗了,这年头儿哪儿都有骗人的!”
关渔愕然,这样也可以?
三
哈军的懊恼,和关渔不同。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和妹妹哈妮有着家族的“产业”——一个从祖父那代传下来的牛肉面摊子。
虽然面摊儿的规模不大,可是哈军觉得,做餐饮,凭的是口碑和手艺,自己家的面摊儿怎么着也是个“百年”老字号。
哈军有自己的梦想——做最牛的牛肉面,开全球连锁店!谁规定只能一头白发的肯德基爷爷和满头玉米须的麦当劳叔叔把店开到中国来赚人民的币,牛肉面就不能走遍全球,赚外国人的钱?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行动、有计划的四有青年,哈军从来都是严格要求自己,以跨国连锁公司老总的高标准塑造自己。今天哈军出门,西装革履,黑超墨镜一戴,相当有型有款,气度不凡。
哈军到人才市场,就是想招募个人才。专业不限,年纪不限,只要有本科文凭,就可以被优先录用。
凡是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的团队。虽说本科生可能根本分不清楚牛肉面和刀削面到底有什么区别,可是,为企业将来发展着想必须招到——何况,面摊儿上有个大学生,也是倍儿有面子的事儿。
关渔被纠缠的一幕,哈军看在眼里。从他一脸的烦躁和郁闷来看,这是一个求职大军中的菜鸟。看关渔站在街头茫然地望着街景,哈军整理了一下发型,迈着四方步走了过去。
“第一次来上海?”哈军用自以为深邃的目光,盯着远处的广告牌,问关渔。
关渔扭过头好奇地看看他,想确定这个人是不是在跟自己说话。
“别看我!”
关渔吓了一跳,赶紧又把头扭了回去。他心里怦怦直跳,这场面大有谍战片里的主角秘密接头的味道。
“看前面的电线杆子。”哈军低声说。
关渔瞪大眼睛,看着前面的电线杆,大脑飞快地思索着,这到底是哪儿的人出来执行任务,需要自己配合。
“本科专科?”
“大本。”
“没找到工作吧?”
“没。”
哈军得意地笑了笑,放低声音诡秘地说:“兄弟,要不要爽一下?”
哈军说完后,目光看向一边,给妹妹哈妮传递一个信息,让她见机行事,劝服这个年轻人。
关渔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个皮肤白皙、眼睛水灵的女孩儿,吐了吐舌头,羞涩地朝他摆了摆手。
关渔黑线了。都说上海五花八门,各行各业都有,不过,大白天的这个行业就出来拉客,实在是太胆大了吧。他壮起胆子问:“你们这样,不怕……”
哈军推了推墨镜,轻蔑地说:“怕?亏你还是年轻人!当初,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办微软,李嘉诚身无分文贷款买地皮!年轻人什么都怕,怎么做事!”说着,一把拽起关渔,踉踉跄跄地离开。
简陋的面摊儿上,被哈军强按着坐下的关渔迷茫地看着哈军甩去西装,抓起一坨面,面案上,面粉上下翻飞,几下就做出了一碗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