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排名第一,可是把其他人对他的文雅程度排名平均了一下发现,他的“幽默”
程度仅列第二十几名。
从这个实验结果我们能看到,我们对不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则常常比别人的估计低,对优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常常比别人的估计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不容易客观认清自己,很容易自我拔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生活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实际上就是为了克服我们的这种有意无意拔高和美化自己的倾向,使我们能更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相传在阿尔卑斯山的入口处,就曾经写着这样一句警语——认识你自己。
让人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因为只有认识了你自己,你才能变得睿智,才能胜不骄、败不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踏踏实实过自己的生活。
【成功案例】
在美国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一个黑人女孩因为肤色经常受人白眼。一次,她母亲带她去买衣服,需要进试衣间试衣服,而店员拒绝说:“这只供白人用,黑人要到后面小仓库里去试。”这时,她的母亲说:“如果你今天不让我的女儿进去试衣服,我们只好换一家店买。”这个店员为留住生意,只好同意。
这位母亲总是这样帮助女儿,她说:“女儿,你将来的自豪并不是在白人专卖店里买到汉堡,而是只要你想,你就可能做到。”在母亲的指引下,她认识到:要想走出去,就要靠教育,于是她发奋读书,最终进入社会上层,受人尊敬。她就是黑人康蒂·赖斯,曾被评为“2004年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
是母亲让赖斯认知了自我,使她拥有了完美的人生。如果她没有认识到自己可以,那么她将是一个平庸的、社会底层的黑人妇女。因为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她成功了。
生活中,只有当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时,你才会去完美地实现。然而,要真正认识“自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人们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常常有以下三个“误区”:
◎不屑认知型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口头禅:“我自己什么样,有谁比我自己更了解?”其实,许多人对自己真是一知半解。你的优点和特长是什么?你的缺点和不足是什么?
你的远见、身体、心态、思维、反应、承受能力、创造能力、人际关系、学习能力怎么样?许多人都不清楚,以至于需要自己发挥作用时,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承诺无法完成的任务,最终耽误大事。
◎片面认知型
这种人分为两种:一种人是低看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没本事,便不思进取,一辈子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被动地走过一生。而另一种人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充分认知自己的优点,自信心极强,往往高估自己,低估他人。
他极强的优越感和自信心有助于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干成大事。但是,他成功的几率大,失败的几率也大,一旦遇到挫折,造成的结果往往很严重。
◎随意认知型
这些人认定“人的命,天注定”,往往随波逐流,喜欢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不愿动脑子,混日子过。他们从来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也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认知自我的三个“要素”
人们认知自我,需要了解以下三个“要素”:
◎尽早认知自己
人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多高、多重、多胖、多瘦、多美、多丑这些外在的东西,其次是品德、修养、毅力等内在的东西。尽早认知自我,是早日发现自己优势、发挥自己作用的前提。
◎尽快明确方向
认知自己,知道自己的优与劣,是走好自己人生的第一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制定自己近期的目标。长远的方向,则是认知自己的作用。例如,玄奘大师年轻时立志要前往印度取经,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最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持续改进自己
世界在不断变化当中,而人也随之改变,了解昨天的你,不一定了解今天的你。所以,我们要不断了解自己,挖掘自身的不同面。同样,每个人也要不断改进自己,适应世界的变化。
你是否被苏东坡效应牵着鼻子走
你是否容易被苏东坡效应牵着鼻子走?为此,国外有关专家设计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如实回答这些“考题”,可使你对“自我”的认识问题得出基本的结论。
这些“考题”如下:
1。你的情绪是否时常变动?
2。你对别人的友情能持续多久?
3。你购买廉价或处理商品,是否常超出自己的需要?
4。你是一个守信用的人吗?
5。你是否轻率地结识异性朋友并定下约会?
6。你对自己购买的东西常能满意吗?
7。你是否轻率地对人或事下定论?
8。你从事的工作是否常有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