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读《瓦尔登湖》的时候,海子会想起青海湖,也会想起沈碧。那个女子是他心中永远的朱砂痣,不管度过多少春秋,他总会想起那个秋天的相逢。可是她真的不能陪他走向山水,领略自然的美;也不能与他携手湖畔,看月光清凉。她已是他冷落的天涯。
海子曾说:“陶渊明和梭罗同是归隐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罗却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极大的珍惜和关注。这就是我的诗歌理想,应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所以他不像许多诗人那样喜欢江南,在他的诗中几乎见不到江南的字眼,也见不到小桥流水,见不到杨柳依依、荷叶田田。他寻觅的是生命的真意,不是春江花月夜的那几分柔和和婉约。
你主要是人,其次才是诗人。这就是海子的态度。东篱采菊、南山种豆,无数人向往这样悠然清逸的生活。可想而知,当海子说出应当抛弃文人趣味的时候,多少人会对他冷眼相看。可是那又如何,他就是唯一的海子,对诗、对生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他不喜惯常的逻辑,不喜古老的定则,只愿独自寻找属于他生命的那片光彩。这样的海子,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必须承认,他是个不寻常的生命。
“这是一个夜里,我想写我身后的,或者说,我房子后边的一片树林子。我常常在黄昏时分,盘亘其中,得到无数昏暗的乐趣,寂寞的乐趣。有一队鸟,在那县城的屋顶上面,被阳光逼近,久久不忍离去。”这是海子日记中的文字。恐怕无人知道,他所说的昏暗的乐趣和寂寞的乐趣是何种模样。可我们穿过时间的墙,仍能看到他独立残阳沉思往事的身影。他甚至不需要落霞孤鹜,只是想在西去斜阳的光线里触到生命消逝前的一抹微温。
无论如何,独立残阳,总会让人伤感。海子的伤感与爱情有关。他曾和沈碧共话斜阳,诗意流连,可此时,他却只能仰头叹息,俯首悲凉。斜阳再美,也会送给你幽暗的黄昏。孤独的生命,像是身处寂寞天涯,心无所依。最好不要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回忆起从前的美好,可是谁又能忍得住。忍不住回忆,也就免不了悲伤。悲伤之余,也只好对着归去的斜阳无奈地叹一声:当时只道是寻常。
也好
我感到
我被抬向一面贫穷而圣洁的雪地
我被种下,被一双双劳动的大手
仔仔细细地种下
于是,我感到所罗门的帐幔被一阵南风掀开
所罗门的诗歌
一卷卷
滚下山腰
如同泉水
打在我脊背上
涧中黑而秀美的脸儿
在我的心中埋下。也好
我感到我被抬向一面贫穷而圣洁的雪地
你这女子中极美丽的,你是我的棺材,我是你的棺材
这个8月,西川来到昌平。知己重逢,让海子无比温暖。他们在小酒馆里喝酒聊天,却全然不是从前诗酒流连的模样。恰同学少年,毕竟只是当年的事情。世事茫茫,谁又能在后来的岁月里,打捞起青春时节的那些美好时光?海子对西川说,自己打通了小周天,西川只是笑笑。和许多人一样,他不知道,气功对于海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倔强的海子有他自己的选择,无人可以改变。当然,也无人知道他心底到底藏着多少悲伤。
西川还陪海子看了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改编的苏联电影《白痴》。这大概是海子在昌平所看的最后一场电影。此后,海子的时光几乎只与诗有关。他也曾去过远方,可是更多的时候,他在昌平那间房子里,将红尘岁月雕刻成孤寂的模样。
我不禁想起了顾城那首诗: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只有一片落叶,只有一簇花丛,还偷偷掩藏着—儿时的深情。我的梦,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没有森严的殿堂,没有神圣的坟陵,安安静静,安安静静。只有一团薄雾,只有一阵微风,还悄悄依恋着—童年的纯真……
海子的心,何尝不是一座远离红尘的小城,没有喧嚣,没有苦涩,只有风吹落花叶,山川静寂,河流安详。虽然冷冷清清,却也疏疏朗朗。所有的心事都可以说与门前流水,所有的美好都可以交给笔下文字。而他只是坐着,不羡浮华,不遇离合,与山水相看两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