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迷途
在一个山崖上,周启临正望着天空而迷茫,他不知道还能在山上生存多久,林中的食物是否满足他们不断去吃,亦不知道作为人,能不能带着翅膀在空中翱翔,飞向远方的岛屿,通往新的世界。
“山边则是深渊,人是无论如何都走不过去的,我该怎么办呀?与他们一样先做出翅膀,再飞过深渊,再去看那辽阔的世界吗?”周启临在山顶注意到大部分飞过深渊的人,却也没能到达远方的岛屿,而是在山间里,水泊内,岛屿上生存。正如他们所说深渊可一次飞过,但前方有无尽难关,作为人需要先征服面前的难关,在一步一步地通往彼岸。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人能影响环境,环境影响他人。可周启临却已迷途,不知道这道路在何方,他觉得已然迷失了方向,一切都是按照他人制定的规则,随波逐流。
“我需要思考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方式。”现在周启临并没有什么实际想法,但他想要创新不想再这么活着。“我该怎么去进行呢?”周启临感觉已经明确了方向,但不知道如何开始。
“开始的时候,都会磕磕绊绊的,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迈出第一步。”周启临看向远方,有多少人为距离之远而生惧意呢?他们惧怕的从来不是眼前的深渊,而是后面无尽深渊,一切可称为未知,令人心惧。
“启临,你想怎么走了吗?”向晚意询问道,他现在已经打定主意,决定再尝试进行,他坚信作为人要有恒心,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有朝一日真会走向成功的。怕就怕好高骛远,不愿意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有思想,却选择随波逐流,没有主见,一味追随,更不会变通,那岂会成功。
“我暂时没有想好,但我不会按照你的方式去进行的,我要走出我自己的方式。”周启临早闻向晚意的想法,可看他也归来过,显然是失败了,那么就不会对他产生信任,而是想要自己试试,不然再好的选择,也会因为是他人选择而感到不满,而自己选择再差,却也能接受。
“既然这样,那么我也不再强求了。”向晚意有些失落,在过去他是最有斗志的,他坚信水滴石穿,努力一定会成功的,可兜兜转转,耗费时间,消磨信心,又回到了起点,他不得不对他的方式产生怀疑,也对未来产生焦虑,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但他敢于尝试,可结果却不如人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重要的是如何走完这条人生之路。”向晚意心里清楚,他知道最终能抵达终点的,终究是极少数的,大多数人,开始的时候,的确是斗志昂扬,可经历几次失败,再看一看失去的时间,也不得不认清现实,不再异想天开,然后选择一条相对稳定,平凡,枯燥的区域,作为一生的区域,直到生命的尽头。
“你还好吧?”周启临也注意到向晚意情绪不对,他在想如果方式不对,铁杵是不会磨成针的,但作为人很难分辨出方式是对还是错,也许再坚持一段时间,认为错误的方式,却能得到成功,人也能拨开云雾见彩虹。若是错误的,岂不是要一条道路走到黑,可尝试变化的话,广而不深,也未必能走进去的,也是白当前功夫而已。
“我没什么的。”现在向晚意就是面对这个抉择,要么改变方式不改变方向,要么不再改变而是以当前为基础,不断升华,选择坚持下去。
“那就好。”周启临松口气,像是他鼓励自己一样,再鼓励向晚意道:“晚意,我们许一个承诺吧,无论千难万难,我们都要抵达终点。”
看他灼热的目光,会给予向晚意带来冲劲,使他有着自信,笑道:“好呀!我们都要抵达终点,却不放弃。”
“一言为定。”周启临鼓励他,何尝不是安慰自己,给他自己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一言为定。”向晚意虽说信心不足,可这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的,还是有一些人不管是因为运气,努力,时机…诸多缘故,让他们成功的抵达了终点。这给予他们希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绝望。向晚意就有一种错觉,他觉得远方道路已然清晰,人正因为这个理由,所以上路,可路线,方式不同,人也会迷途,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走,这一刻给予他希望的,也会给他带来绝望,让他伤心难过,甚至是对抵达终点的人产生嫉妒,恨意。
二人相约以后,就各自准备去了。他们不知道这股冲劲能坚持多久会泄气,但这已经不重要了,现在他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把时间都用在有价值的地方。
“先去观察其他人怎么做的吧。”这是向晚意的想法,他会选择观察,从而能知道用什么方式更好,这是可以借鉴的地方。而周启临却看向周围的人,他想的是不理会,因为这种方式固然好,但未必能起到作用,也许会误入歧途,再者他们都能通过观察发现优势,同时也能发现避免的地方。这一刻皆为枷锁,束缚,那周启临进行的时候,会觉得束手束脚,怎么做都不合适,或者是因为他人失败,就盲目否定这种方式,从而产生偏见,会适得其反的。
“我还是用我的方式吧,没有人想到过的方式。”周启临闭上眼睛,他用内心看着前方,每一条道路都有人行走,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的,他若模仿,为环境影响,那也只会走失败的老路,完全不必尝试,而成功者的道路,的确有借鉴的地方,可人不同,环境亦不同,他人能获得成功,不代表自己也可以。
周启临望着树林,所有人选择飞翔,都会选择用林中之叶,而不是林中的飞禽走兽。周启临看见空中翱翔之鸟,他也渴望着如果他能成为这种鸟,能从山顶一鼓作气飞到终点,该有多好呀!“飞翔吧,飞翔远方的太阳。”周启临心中有一个想法,当刻的他是激动的,真想这么去做。“可是…其他人选择的都是林中之叶去进行的,我若是这样的做,会成为异类的,可异类又怎样,作为人就要敢于尝试嘛。”周启临看见来来往往的人,就是向晚意也不例外,采取的都是相同的方式,可这么做仅能通过眼前的深渊,前方的道路,依然艰难。“借助树林里的叶子,先飞过去,可后面的地方,没有树林该怎么办?从这里带去的,需要考虑重量,又能带多少?当要在面对不也是束手无策吗?还有河沟,大海,火山,雪山……想一想就让人觉得恐惧。”周启临又生退缩之心,他闻归来的人说过,有很多人都决定在一个能生存的环境活下来,放弃了奔赴终点的梦想。“我若是飞到哪里也不错呀!”周启临见到有人来来回回地运树叶,以此作为生计,真可谓各有手段。
这时在众人的目睹之下,再一次目睹向晚意站在山崖上借助风力飞了过去,他说这是最后一次回来,未来无论要面对什么他都不会退缩了。
“终点相见吧。”周启临在心里默念道。其实他们都在山崖上,全以林中动物,野菜为生,有着多少人都是这样,他们连飞跃深渊的勇气都没有,当在山崖上,就以林中之物作为生存手段,不求改变。看上去非常枯燥乏味,从出生到死亡,一切都不会有新的变化,但若不改变,多几种生存方式,倘若树林荒芜,已然全空,他们再无生存的能力,统统会饿死的。“我可不想永远过这种生活,在现在过一过也无所谓,正所谓养精蓄锐才能更好面对。”周启临像是自我安慰似的,决定先过舒服了,一切再说,又有多少人都有相同的想法,享受安逸生活,不想再挑战未知,就这么活着,得过且过,也是不错的选择。
周启临不知道有多少回是斗志昂扬的,亦不知道有多少回他是想在山崖上生活,不需要奋斗,衣食无忧。他的确会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可看这片树林,再看向林中,他坚信这辈子都能这么活着,足够了,至于林中动物是否灭绝,他认为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不需要为未来忧虑。
“不能再这么想了。”周启临摇摇头,与其说是环境影响,不如说是本性影响,他看见有很多有相同想法的人,自然而然会有这个想法。“晚意他说的也有理,我还是要走出去的。”其实周启临没有勇气踏过深渊,却非常希望能踏上终点,离开这个地方。
“远方的岛屿呀!那才是人应该活着的世界,我心驰神往。”周启临虽然没有走出去过,但他经常会听回来的人说起过。心中感慨,听说有一些人从这里出去,真抵达岛屿以后,又来接人,护送他们登上去。“真好呀!有人有势,这就是贵人扶持呀!”周启临语气酸酸地说道,他希望向晚意能成功,到时再来接他,那他也不能在山崖上一动不动,还是要前行呀!又希望向晚意会失败,那么都是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可能他会像是他人奚落他一样,他在对向晚意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