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博物百科大全介绍 > 02(第2页)

02(第2页)

蝼蛄的触角相对较短,具有可以开掘泥土的前足,后足非跳跃足,有听器但发音器不发达。它们喜欢栖息在潮湿温暖的沙质土壤中,植食,啃食植物的根,给农作物造成一定的破坏,分布范围广泛。

菱蝗科 Tetrigoidea

菱蝗科又称“蚱科”,它们拥有一个菱形的发达前胸背板,尖尖的末端能延伸到腹部末尾。它们既没有发音器也没有听器,翅膀退化或消失,不能飞但能跳跃。

蝗科 Acrididae

蝗科动物大多拥有两对发达的翅,繁殖力强,数量大,有的种类还有群体迁飞的习性,植食,取食很多种植物,有的种类能对农林造成很大的危害。

半翅目

半翅目(Hemiptera)昆虫数量大,体形变化也大,小的只有1毫米左右,大的可达110毫米,刺吸式口器,前胸背板发达,大部分有两对翅,部分种类没有翅膀或只有一对前翅。半翅目昆虫水栖、陆栖都有发现。大部分是植食性的,它们可以用刺吸式的口器刺入木质部,吸食汁液;也有肉食性的,会用口器吸食动物的血液,为害的同时传播病害。

青襟油蝉 Tacuaspeciosa

◆ 蝉科 翅展达15~18厘米

这种发现于婆罗洲的大体形蝉,又被称为“婆罗洲巨蝉”,身上有黄绿色、红色以及蓝绿色的花纹,颜色艳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

南美提灯蜡蝉 Fulgoralaternaria

◆ 蜡蝉科 翅展达8厘米

这种昆虫因为头似花生和鳄鱼头,又被称为“花生头”“鳄鱼虫”。它们的翅膀上有大眼睛似的图案,用来“吓退”敌人。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以及西印度群岛。

叶足缘蝽 Bittaflavolia

◆ 缘蝽科 成虫体长1。8厘米

这种昆虫拥有细长的触角和形似树叶的细长后肢,是食草性昆虫。这种长相利于它们在草木中进行伪装,主要分布在美洲中南部。

其他

蠼螋

蠼螋和蝠螋都是革翅目(Dermaptera)下的昆虫,这类昆虫的前翅是革翅。蠼螋体壁坚硬,前翅短,有膜质后翅,身体末端有像钳子一样的尾铗,受到惊扰时会将腹部举起,尾铗张开。雌虫会护卵,照料幼虫,常在夜间出来活动,多隐藏在石土、树皮、杂草中。

蟑螂

蟑螂又称“蠊”,是蜚蠊目(Blattaria)下的昆虫。这种昆虫身体一般是扁椭圆形的,前胸背板呈盾形,头隐藏在下面,身体末端通常有一对尾须。蟑螂适应能力强,杂食,能在各种脏乱的环境中生活,有些会传播疾病。

螳螂

“螳螂”是螳螂目(Mantodea)昆虫的俗称,体形有小有大,很多种类雌性比雄性大。螳螂的三角形头部可以做360度旋转,非常灵活,头上有一对突出的发达复眼。前足大且有许多刺,可以用来捕捉猎物。前胸向前延长,前翅较坚韧能够覆在膜状后翅上。螳螂有同类相残的现象。

竹节虫

竹节虫属于竹节虫目(Phasmatodea),这类虫子或是棍状或是叶状,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作为植食性昆虫,多在各种植物上活动,独特的身形可以很好地将自己隐藏在环境中。竹节虫足细长易断,有的种类能在必要时以自残和假死的方式来保命。

齿蛉科 Corydalidae

广翅目(Megaloptera)所含的昆虫并不多,目前有记录的只有泥蛉科(Sialidae)和齿蛉科两个科。这类昆虫的前翅普遍比后翅大,雄虫拥有一个延长的上颚,趋光,多在夜里出来活动。成虫陆生,多在水边活动;幼虫水生,会在水中捕食。

蛛形类

蛛形纲(Araida)下的动物常见的主要有蜘蛛、蝎子、蜱和螨等。这些节肢动物经常被误认为是昆虫,实际上它们与昆虫有许多不同之处。蛛形类动物没有触角和翅膀,而且它们的足是四对。不仅如此,许多蛛形纲的动物有能分泌毒液的螯肢。绝大多数蛛形类动物是陆生的,少部分是水栖,有些螨虫和蜱虫还会寄生。

漏斗蛛科 Agelenidae

◆ 体长可达3~16毫米

这一类蜘蛛常在石块下或草丛中结下漏斗形的蛛网,也会出现在房屋中。这种蜘蛛毒性很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

黄昏花皮蛛 Scytodesthoracica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