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元平元年(前74年),21岁的汉昭帝病逝。
汉昭帝生前无子,新皇帝的选择权掌握在霍光手里,因为广陵王刘胥“动作无法度”(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霍光选了昌邑王刘贺。
据《汉书》记载,刘贺受玺以来27天,干了1127件不合礼的事,霍光上奏自己的外孙女—上官太后(汉昭帝原配),太后下诏把刘贺废了,降为昌邑王。接着众臣迎立最后的人选刘病已为帝。
隐忍
虽然刘病已的理想远大,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从后元二年(前87年)汉昭帝即位起,到昌邑王刘贺在位短暂的27天,汉武帝留下的其他三个辅政大臣中,除了金日?,上官桀和桑弘羊都被灭族,而霍氏一族连成一体,盘根错节地掌控了朝廷。
刘病已在民间时就听闻霍家的权势很大。登基那天,去谒见祖庙时,他乘坐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霍光就坐在一侧陪侍,刘病已不由得惶恐不安,就像有芒刺在背上那样难受。
常年在市井摸爬滚打的刘病已很清楚,仅凭“皇帝”这个虚名是不足以与霍光抗衡的,只有保持克制,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时机,才能夺回最高的权力。
当霍光辅政以来首次表示要还政于君时,刘病已表示非常信任他,欣赏他的才能,请他继续主持朝政。刘病已还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
事后,刘病已还专门下诏褒奖霍光的援立之功,益封七千户。
每次上朝,宣帝都给予霍光极高的礼遇。
汉宣帝的这套“组合拳”消除了霍光对他的猜忌,缓和了朝廷内部潜伏的政治危机,让他避免成为“昌邑王第二”。
谋定而后动
接着,刘病已慢慢发展自己的实力,其中一个举措是给汉武帝上庙号。本始二年(前72年)六月,大臣们拟定方案,尊汉武帝的庙号为世宗。刘病已立即批准,并给勋臣增加一级爵位。
霍家也没有消停,霍光的夫人霍显一直想让小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苦于没有由头。本始三年(前71年),她终于等来了机会。
皇后许平君再度怀孕,却在快要分娩时生病了。霍显买通看病的女医,毒死了皇后许平君。
皇后意外死亡,负责看病的女医被逮捕入狱。
霍显十分害怕,就将详情告诉了霍光。霍光不胜惊愕,没想到自己的老婆居然做到这个地步,但事已至此,他只能收拾烂摊子,便签署了对女医的释放令。
①Flag:旗帜。
许平君死后,霍显就为女儿霍成君准备了出嫁衣被。很快,霍成君入宫为婕妤;次年,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霍成君成为皇后之后,与许平君的节俭作风大为不同,从侍从、车马到服饰,极尽奢靡,连上官太后都让她三分。
刘病已即位后的第六年(前68年),霍光去世。刘病已与上官太后亲临丧礼,以皇帝的规格厚葬霍光,并加封霍光的侄孙霍山(霍去病之孙)为乐平侯,以奉车都尉的官职领尚书事。
与此同时,刘病已认为时机已到,开始亲理朝政。
第一步,任用与霍光有嫌隙的人和自己的亲信。他提拔曾被霍光冤枉入狱的魏相为丞相,任命邴吉为御史大夫,又对他的岳父平恩侯许广汉委以重任。
第二步,逐步掌控兵权。他先是剥夺了霍光两个女婿的禁卫军兵权,让自己的亲信许、史两家担任御林军统帅,然后再将霍光的儿子霍禹明升暗降为大司马,削去了其屯兵的实权,把内外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步,掌控行政权。
刘病已对上书制度进行了改革,下令吏民上书,直接呈皇帝审阅,不必经过尚书,群臣觐见皇上可以独自往来,把霍山、霍云领尚书事的职务架空。
刘病已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将霍家掌握的实权剥夺殆尽,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面对刘病已全面夺权的行动,霍家集团内部先是不满,后来惶恐不安。
霍光儿子霍禹、霍去病的孙子霍山等人决定先下手,欲借上官太后之手杀死汉宣帝亲信、罢黜天子而立霍禹为帝。
叛乱在严阵以待的汉宣帝势力面前很快瓦解了。在西汉朝廷中盘踞了十几年的霍家势力全部覆灭,除了皇后霍成君被废免死,霍光一家被灭族。
刘病已彻底清除了霍氏的势力,最终确立了他的绝对统治,大刀阔斧地开启改革。在他的治理下,物华繁盛、四夷宾服,西汉迎来了综合国力强盛的时代,史称“孝宣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