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赡养世界 刘慈欣 > 喿佪嫓哊(第3页)

喿佪嫓哊(第3页)

元帅说:“地球上的文明生物有越来越小的趋势,恐龙、人,然后可能是蚂蚁。”他又蹲下来深情地看着那些在草丛间穿行的小生命,“该轮到它们了。”

这时,地球战士们又纷纷从飞船上下来,返回到那块有生命的地球土地前,围成一圈深情地看着它。

大牙摇摇头说:“草能活下去,这海边也许会下雨的,但蚂蚁不行。”

“因为空气稀薄吗?看样子它们好像没受影响。”

“不,空气没问题。与人不同,在这样的空气中它们能存活,关键是没有食物。”

“不能吃青草吗?”

“那就谁也活不下去了。在稀薄的空气中青草长得很慢,蚂蚁会吃光青草然后饿死,这倒很像吞食文明可能的最后结局。”

“您能给它们留下些吃的吗?”

大牙又摇头:“我的飞船上除了生命冬眠系统和饮用水外什么都没有,我们在追上帝国前需要冬眠,你们的飞船上还有食物吗?”

元帅也摇摇头:“只剩几支维持生命的注射营养液,没用的。”

大牙指指飞船:“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吧,帝国加速很快,晚了我们追不上它的。”

沉默。

“元帅,我们留下来。”一名年轻中尉说。

元帅坚定地点点头。

“留下来?干什么?”大牙挨个儿看他们,惊讶地问,“你们飞船上的冬眠装置已接近报废,又没有食品,留下来等死吗?”

“留下来走出第一步。”元帅平静地说。

“什么?”

“您刚才提过的新文明的第一步。”

“你们……要作为蚂蚁的食物?”

地球战士们都点点头。大牙无言地注视了他们很长时间,然后转身拄着拐杖慢慢走向飞船。

“再见,朋友。”元帅在大牙身后高声说。

老恐龙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在我和我的子孙前面,是无尽的暗夜、不休的征战,茫茫宇宙,哪里是家哟!”人们看到它的脚下湿了一片,不知道是不是一滴眼泪。

恐龙的飞船在轰鸣声中起飞,很快消失在天空。在那个方向,太阳正在落下。

最后的地球战士们围着那块有生命的土地默默地坐了一会儿,然后,从元帅开始,大家纷纷掀起面罩,在沙地上躺了下来。

时间在流逝,太阳落下,晚霞使劫后的大地映在一片美丽的红光中,不久,有稀疏的星星在天空中出现。元帅发现,一直昏黄的天空这时居然现出了蓝色。在稀薄的空气夺去他的知觉前,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太阳穴上有轻微的**感,蚂蚁正在爬上他的额头,这感觉让他回到了遥远的童年,在海边两棵棕榈树上拴着的小吊**,他仰望着灿烂的星海,妈妈的手抚过他的额头……

夜晚降临了,残海平静如镜,毫不走样地映着横天而过的银河。这是这个行星有史以来最宁静的一个夜晚。

在这宁静中,地球重生了。

科幻照进现实

《吞食者》可以看作一篇有关“恐龙灭绝之谜”的另类解答。“恐龙科幻”这个题材,可以说自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将几块“蜥蜴骨头化石”命名为“恐龙”起,几乎立刻成了科幻故事中最具吸引力的题材之一。早期的“恐龙科幻”或许可以追溯至“法国科幻之父”儒勒·凡尔纳1864年的《地心游记》,书中开创性地构想了恐龙退居到地心空洞的故事。此后,英国的“福尔摩斯之父”柯南·道尔的《失落的世界》、日本的《哥斯拉》系列、美国的《侏罗纪公园》系列作品红极一时,“恐龙科幻”无疑成为科幻创作尤其是少儿科幻创作最喜闻乐见的经典题材。

有趣的是,在《吞食者》中,恐龙以“吞食帝国”这一外星侵略者的可怖身份重返地球;在迈克尔·克莱顿的《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是通过发现琥珀蚊子肚子中的恐龙血克隆恐龙使其再生。而在现实中,我们离“恐龙现世”最接近的一次,或许还是在2016年,由中国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缅甸琥珀市场发现了一枚含有完整恐龙尾巴(皮肤、羽毛、软组织及骨头)的琥珀,它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首个琥珀内恐龙标本。(笔盖 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