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唐的镜 > 第八十三章 高明的局(第3页)

第八十三章 高明的局(第3页)

李显饱读诗书,围魏救赵战法的玄妙之处他不可能不懂的,按照乌有先生的策划,此时自己要做的角色就是赵国,换句话说,就是要引来武后的军队攻打自己,不得不说这是一招险棋。

因为,在乌有先生的这条计策里面,李显与韦氏是被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就是一颗棋子,李显自认为可以扮演赵国的角色,但乌有先生是否会扮演齐国的角色,这就是无法确定了。

“相公是在忧虑乌有先生的局对吧?”韦氏何其聪明,她哪里能看不出来这其中的玄妙。

“不错,香儿。”李显道,“这可以是围魏救赵,也可以是鹬蚌相争,依我看,鹬蚌相争的概率更大,乌有先生想利用我的正统名声,扶我做傀儡皇帝,与其做汉献帝,我不如仍旧呆在房州城。”

“相公此话是短视。”韦氏道。

“暂且不管乌有先生是否有后招,也不管他到底是围魏救赵,还是鹬蚌相争。”韦氏道,“无论如何,这对我们是有利的局面,他可以鹬蚌相争,我们更可以三分天下,没有什么比此时还早糟糕的境遇了。”

“那如果乌有先生没有任何动静呢?我们岂不是孤立无援了。”李显问。

韦氏淡淡一笑:“他现在不得不行动了,相公放心,我可以百分之百保证,乌有先生会出手。”

“夫人何出此言?”李显问道。

而后韦氏将原因仔细道来。

韦氏认为乌有先生此番必要出手的原因,有三点。

其一,武后已经是垂垂老矣了,此时正恰在权势交接的最关键时期,早一点,晚一点都不行。早了武后及其君子朝力量太过的强大,而晚了,继任者年轻气盛,更为不利。

其二,此时武周外部压力很大,又是娄公西征,两大柱国大臣走了一个,还剩下一个刚被贬召回的狄仁杰,可谓最弱的时期,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搅动武周朝的棋子现在只有李显一人了,李旦被软禁在武后身边,是基本不可能被策反的,只有李显,乌有先生不可能置李显的安危于不顾,因为武后一旦再一次平定叛乱,其统治将会在数年之内更加的巩固,乌有先生就算还能策划十几年,但他也没有可策划的棋子了。

基于这三点,韦氏确信乌有先生届时定然会出手相助,就算是鹬蚌相争之时,乌有先生要做渔翁,他也会趁着最佳时机介入,所以李显按照乌有先生的计划去做,摆脱房州困局那是百分之一百的事实了。

再者,李显毕竟是正统,乌有先生是何人,只是顺目公子的忠臣而已,所以韦氏料算,最终的结果定然是好于此时的处境的。

李显听罢,长叹一声,心有所动,因为韦氏说的这些的确非常有道理,处境再坏,坏不过此时,经过韦氏这么一鼓动,李显那颗本已经熄灭的内心终于被点燃了。

绛州城外,朔风猎猎。

睡梦之中的娄师德忽然毫无预兆地醒来,只觉心中怔忡,老宰辅一生从未害怕过,不知为何,在此时来回的风雪声中,他隐隐地害怕了。

他倒不是害怕自己的生死,而是害怕自己所谓的西征取得不了任何实际的效果,白白让自己的漕帮兄弟折却了性命,更害怕自己的轻举妄动惹来吐蕃的猛烈反攻,陷百姓于水火之中。

但西征的决定是娄师德考量许久之后做下的,目前是一个死局,唯独西征才能有机会打开这个局,但经验丰富的娄师德岂不知水来土掩之理。

想到此处,娄师德心情沉重地起身,命人点灯,取来纸笔,正襟危坐地写了一封绝命书,如果说在西征开拔之前,娄师德还抱有一丝胜利归乡的侥幸时,此时面对绛州城的风雪,他已经窥视到遥远吐蕃环境的恶劣,此番西去,九死一生。

一鼓作气,洋洋洒洒地写完千言绝命书,娄师德将其收好,而后取下挂在帐中的唐刀来。

听着刀身凌然的吟吟声,与映在刀面上自己老朽的面孔时,娄师德摇头长叹。

“袁兄啊!这到底是谁布的局,又是什么局。”娄师德轻叹道,“娄某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娄师德回想起来,这个白鹤山道士在一夜化身仙鹤拜访自己的府邸说的那番话,娄师德听不明白袁天罡那玄而又玄的话,但他听明白了袁天罡说的祸从西来。

袁天罡历仕三朝,是中原最高明的术师,曾与李淳风联手,两人力挫西域十八术师,一举成名,袁天罡的料算应该不会错的。

这也是娄师德为何在如此高龄仍旧坚决西征的原因。

这般在天下人眼中固若金汤的洛阳城,此时在娄师德的眼中,就如一块被好几只野兽盯住的食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娄师德心头从未如此沉重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