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唐的镜 > 第八十一章 韦氏(第2页)

第八十一章 韦氏(第2页)

白袍僧人态度变得恭敬起来,道:“璇玑阵法,李澈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知是什么原理。”

“我让术师们琢磨了一年,都无法勘透袁天罡的璇玑阵法。”男子道,“看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路子走不通了。”

白袍僧人知道乌有先生的计划,夺天下的要义不是夺土地而是夺一个正名,以崤山此时的实力,潜入洛阳城杀死任何一个人都不在话下,包括武后,但如果杀死一个人能夺得天下的话,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帝王惨死的在近臣刀下了。

帝王之名是需要过渡的,乌有先生的计划是控制武后,从而逐渐瓦解武后集团,一步步地将天下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最好的办法便是幻术。

不过,这件事情似乎已经早被白鹤山道人袁天罡预料到了,所以袁天罡在武后身上设下了璇玑阵法,璇玑阵法并非袁天罡原创,而是前朝术师从才女苏若兰的璇玑图中得到灵感设置出来的阵法,不知有什么原理,璇玑阵法能瞬间使一切幻象烟消云散,换句话说就是根本无法用幻术控制武后。

不过乌有先生智慧超人,相比于术,乌有先生更相信数,无法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就乱而取之,这一颗棋子,就是远在房州的李显一家,对于李显,乌有先生是再熟悉不过了,此人生性随和懦弱,并非什么成大器之人,但他的妻子韦氏却是一个工于心计的野心家。

乌有先生现在不用自己动手,只需调动韦氏谋乱就能将洛阳搅得人心惶惶,而后他才能下自己的下一步棋,此时的洛阳可谓是自己的掌中之物了,而且谁都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这步棋子会在房州,在乌有先生看来,这步棋将会是惊艳一笔,也是炸裂一笔。

即便是袁天罡,也不可能想到,所以乌有先生对这一步棋充满了信心,只要房州一动,武后便会自认为钓出了背后的舵手,如此一来,再从崤山俯冲洛阳,必能将洛阳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这就是乌有先生的数,有时候天下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只要有凌驾其上的眼光与格局,掌控天下之数其实也并不是很难。

山南东道,四匹骏马在宽阔的道路上绝尘疾驰,日夜不息。

颜真人一行人在剑南东折,直入山南东道,此去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乌有先生押的最重要的一步棋棋子的所在地——房州,这位天下第一的道人在听闻袁天罡摆出的局势之后,在一炷香之内便将天下的形势分析了一个遍。

在颜真人看来,如国中有人要起事,无非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如琅琊王李冲那般的拥兵自重,直接起事,这种毋庸置疑,从来都是失败的,自开天辟地至于武周朝,从未有藩王起事能成功的,基于袁天罡给出的情报,颜真人觉得那个背后的掌舵人不可能这么简单,不可能如此莽撞地起兵。

再者,先后有英国公李敬业与琅琊王李冲起兵造反,皆被武后平息,可见直接起兵在武后的铁腕统治之下,根本没有胜算,基于这些考虑,颜真人觉得直接起兵谋反可能几乎是没有的。

第二种可能就是内耗武后的实力,而后坐山观虎斗,最终坐收渔翁之利,从历史上看来,用如此手段夺得天下的人不在少数,颜真人觉得应当是有人想利用内斗来挑起事端,更也许李敬业还有李冲的起事,都与此人有不小的关系。

而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够被挑起事端的只有两人,一个是皇嗣李旦,另外一个便是庐陵王李显。

皇嗣李旦几乎是活在武后的监控之中,不仅如此,就连他膝下的几个孩子都被幽禁于别宫,另外李旦为人谨小慎微,不沽名钓誉,可以说李旦此时是被悬在刀剑林立的火海之中,不要说策反,就连说话都要三思而后行,所以李旦密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而远在房州的李显就不一样了,其人在外十几年,远离斗争漩涡,最重要的是,李显的妻子韦氏,韦氏家族势力庞大,而且此人工于心计,行事果断,一旦被人利用,也许会惹出不小的麻烦来。

所以此时房州的李显必是关键中的关键。

故此颜真人果断朝南寻找到长孙句芒,一方面请求长孙句芒北上援助娄师德,一方面则顺路去探探房州的虚实,如果房州起了动乱的苗头,可以提前加以压制,而悉数策略,颜真人早已胸有成竹。

早便有人说过了,长安抬阁山的颜真人智谋近于天,此人从来只有被低估,而从来不存在什么被高估。

几人一路疾驰,也幸得天时相助,没有落雨,路上不曾耽搁半刻钟,按照这样的速度,仅需一日几人便能入房州城。

房州城,一座不大却精致的宅邸,无匾额,门庭虽小,但非常的洁净,此时正值冬日的午后,一直饱受噩梦惊扰的李显养成了午后休眠的习惯,此时韦氏正赶在严冬来临之前缝制好几个小儿要穿的冬衣,如此安静的生活持续了十几年,从均州到房州,没有人知晓这对平常的夫妻曾是洛阳显赫一时的贵族。

武后上位,几乎将大唐李氏连根拔起,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终日生活在这种随时灭亡的惶恐之中,李显本就文弱,经此打击之后,更是如此,只敢在白日睡眠,如此才能稍稍安慰。

今日的睡眠似乎没有什么波折,李显自然醒来,此时只见夫人韦氏坐在房内制冬衣,既而听得门外传来脚步声,韦氏抬头。

“相公,你看谁来了?”韦氏慌忙起身,笑着迎接上去。

李显虽不知何人,但见到妻子那样的神情,那就绝对是贵客无疑,赶紧起身去迎接,忽地走到门口,只见走廊上两个披头散发的东西朝着这边晃悠悠地就过来了,其中一个面目苍白,望似二十上下,跟鬼一样耷拉着眼神,另外一个也很年轻,看面色发紫,吐着长舌,两人一脚深一脚浅地朝这边走来。

李显惊叫一声,吓瘫在地,大声道:“大哥,二哥这不是我害的!莫要来寻我!”

那两只鬼魂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同胞兄弟李弘与李贤,李弘猝死在太子位上,而李贤则是自缢而死的,而后者更是被武后步步迫害,因为兄长的遭遇,李显更是每日担惊受怕,经常梦到兄长的鬼魂来寻找自己。

此番在梦中又见,李显啊呀一声从噩梦中惊醒,吓得缝制衣裳的韦氏一下被针线刺破了指头。

“相公!”韦氏赶紧迎到床边,道,“相公莫怕,我们在房州过老百姓的日子呢!”

韦氏为人虽然野心勃勃,但在李显被流放至于均州还有房州的十几年里,与李显相依为命,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她深信总有一日能够再回到洛阳,并且执掌天下的权柄。

“大哥,二哥又来找我了!”李显此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这几日不知为何,总是梦见大哥、二哥,他们一直在向我伸冤,道是如果我不能帮他们伸冤,就让我别苟活于世,夫人!你说这世上究竟有没有鬼神!”

这十几年里,李显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终日都是绷着神经的,他最怕门前达达踏踏的马蹄声,那种声音简直是催命的脚步声,每当听见,李显就觉得那是武后派来的酷吏,他害怕自己像二哥李贤一样,被母亲武后活活逼死,这种高压下,李显感觉自己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世人都羡慕衣食无忧的皇族生活,殊不知这般的皇族的日子还不如普通邻家的日子过得舒服。

为此李显数次想要自裁了之,但每每被韦氏劝住,相比于李显,韦氏更加坚忍,能顾大局。

“相公,你莫怕,这世上哪有鬼魂啊?”韦氏倒是镇定,“这世上若真的有鬼魂,那就一定有仙佛,我们大小节日都少不了朝拜仙佛,这就算有鬼魂找上门来,我们供奉的那些仙佛也会来保护咱们的,相公你就放心好了。”

李显听罢此话,心头稍松,因为韦氏说的不错,这十几年来,李显一家一直低调行善,积累阴德,朝拜仙佛,应该会被保佑的,李显长舒一口气,伸手抹去了头上的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