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唐的镜 > 第六十三章 颜无咎(第4页)

第六十三章 颜无咎(第4页)

颜真人倒笑呵呵的,但裴双却担忧起来,一个是颜真人身形劳累,一个是耽误了找长孙句芒的时间。

一日下来,把脉诊疗,几乎没有停歇,到了夜晚,村中人竟点了火把,把四周照得通量,而四下涌来看病的老百姓越聚越多,大多都是穷苦人家。

直至亥时过半,勾五等人才拦住前来投病的百姓,道今日停止诊疗,莫累了老神仙。

百姓多是淳朴之人,亦知颜真人年纪不小了,并未吵闹,而是安静地在左近投宿,等待第二日的诊疗。

当日,勾五等人已经差人在祠堂后修了一座茅草屋,供颜真人夫妇歇脚。

夜,雨滴如珠,滴滴答答。

“老头子,我想问你个问题?”裴双走到窗边,与颜无咎并肩而坐。

颜真人微微一笑,道:“你是想问我为什么什么都没问,就知道勾五的底细对吧。”

裴双点头道:“正是如此,我知你神机妙算,但你也说这世上绝无参算语言的本事,但你今日说的那番话根据又是从何处来的呢?”

“此事简单。”颜真人道,“那勾五面色蜡黄,皮肤粗糙,是为肝木受损,又不及时治疗,内病发于表,故此按压会疼,肝动疼于背,这不是什么神奇的预料,这只是简单的医理。”

裴双听罢,沉沉点头,又问:“那你是如何知道勾五家有卧病老人的呢?这也能看出来?”

颜真人又是一笑道:“这就需仔细观察了,这勾五第一句话是‘杀人越货,两位认命吧’便知此人是悍而有义,有义之人岂能不孝?”

裴双点头,继续听着。

“然后我见那勾五两肩处有磨痕,这磨痕已入肌肤成了旧伤疤了。”颜真人不慌不忙道,“黔州有用篓背人的习俗,若是孩儿,当不会有这么深的磨痕,所以老道料算定然是老人,这勾五几人也是可怜,怕是家中贫苦,无钱给老小看病,这才铤而走险,落草为寇的。”

“所以,你就用治病一事入手,直接叫他们折服了。”裴双道。

“不错,这就是道家所谓的点化。”颜真人道。

“老头子,这就是你一直说的道吗?”裴双问道。

颜真人破获贞观年间的傀儡案之后,便极少出山,夫妻两人虽同床共枕,但颜真人从未刻意说自己的主张,知而不言,是颜真人一贯的做派,他认为天人合一,天地大德,孕育万物,何曾说过一个字,所以颜真人对于“道”,从来都是一字不提的。

“阿寻啊,这可不是我的道,这是老天爷的道。”颜真人道,“至少证明了我给那孩子的答案是对的。”

“龟兹来的红发少年郎吗?”裴双问。

颜真人长叹一声道:“不错,那孩子有道性,可以点化,就看他西行这一路是否能看见四野的民意,看看最真实的大唐,最真实的人间。”

“老头子啊,你就好像是一本书,我裴阿寻读了半辈子,这才读懂了一些。”裴双说着,既而眉头微皱,问道,“差点忘了,这勾家村还有左近的百姓都来看病了,我们何时才能动身寻长孙兄弟去?”

“阿寻莫急。”颜真人反倒气定神闲,“长孙句芒是个何其好管闲事的人,老道在勾家村设馆行医,一日之间来了这么许多人,长孙句芒听闻此事,必会过来凑热闹,你我在此静候,又能布施百姓,岂不是一举两得?”

裴双笑道:“老头子啊,你知道当年为什么我一眼就打中你了吗?”

颜无咎笑眯眯,不说话。

“就是因为你太聪明了。”裴双道,“这种聪明就像是阴晴风雨一样,万事总是能在你的掌控之中,普通人怎么都办不到的事,你仅凭一张嘴就解决了。”

“少有地被河东裴家人夸耀,实乃无咎之大幸啊。”颜无咎笑道。

夜来风雨,叫人不舍痴眠,夫妻二人在窗前听雨,思绪万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