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浮海大幻术
洛阳城,富教坊。
弦歌阵阵,几名婀娜的胡姬笑吟吟地入了张虎儿的暗阁,各自手中都端着酒饮糕点,几个伴着白探微,几个伴着秋溪僧人。
“诶!不可不可。”秋溪僧人见此阵仗,连忙闭上眼睛,双手合掌道。
白探微嘿然一笑道:“有何不可啊?”
“先生这简直是在胡闹啊!小僧是佛门弟子,今番过来是有要事,岂能如此寻欢作乐,罪孽罪孽。”秋溪僧人道。
“哟!男人都这样,嘴上说着一套,心里想一套,和尚就不是人了吗?”胡姬笑吟吟地躺在秋溪僧人的怀中。
秋溪僧连忙推开胡姬,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只不过此时身上已经沾了胡女身上的胭脂香了。
“高僧这就不知道了,这才是人间烟火,世人岂能个个如同佛陀一样,无欲无求啊。”白探微话虽如此,但比之秋溪僧,更是心如止水,镜师的心性是经过万般锤炼的,不动声色与心无波澜是基本功。
约摸半个时辰后,张虎儿才将青泥珠的形制,及其上面所有的文络悉数刻画下来,仿真是张虎儿的独门绝技,如此一来,他制造的青泥珠就足以以假乱真。
“先生,这请收好。”张虎儿虽是奸商,但做起生意来,丝毫不含糊,双手将青泥珠奉上。
“需多久?”白探微一把推开胡女,问道。
“张某手里虽有三十六名工匠,但能运斤成风的只有三位,要造一百颗珠子,紧赶慢赶,至少也需半月的时间。”张虎儿道。
“无碍,让其余三十三位也来制造,假一些倒更好。”白探微道。
“若是如此的话,三天足矣。”张虎儿道。
白探微吧嗒一声将青泥珠的匣子合上,而后起身道:“三日后,小子上门来取。”
张虎儿双手抱拳,正要客套时,却听得白探微道:“无需客气,都是生意人。”
自从双目失明之后,白探微双耳的察觉能力更是精进不少,往往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就是张虎儿抬手时衣裳褶皱响动,都能辨析清楚,故此让张虎儿好是狐疑。
而后,秋溪僧与白探微仍旧带着象符出了富教坊,两人闲庭信步,聊了不少闲话。
“这洛阳张虎儿简直是无法无天,私改宅基也就罢了,还暗蓄妓女,这按大周律可不是小罪,他区区一个商人,怎敢如此大胆!。”秋溪僧人颇有感慨,“看来所谓的盛世往往都是假象,这其中不知暗藏着多少像张虎儿这样的人。”
白探微轻叹一声道:“初来唐国时,小子也是这般想的,但时间长了,小子就都明白了,高僧可知道如长安洛阳这般的地方,什么是最重要的?”
“权势,金钱?”秋溪僧人小声道,前方缓缓走来一波夜巡的街吏。
“非也,最重要的是人脉。”白探微道,“张虎儿之流之所以没有一官半职,却敢冒犯大周律的原因便在于此,人性是有弱点的,物与物交换,物与钱交换,说到底就是利益的交换,张虎儿将人脉根系铺张到洛阳的每一个角落,并以此制衡着各方的利益,这也是一种生意,现在就算他的暗阁被发现了,恐怕也没有人能治得了他,商人往往是狡兔三窟的。”
秋溪僧听罢点点头,白探微分析问题的方式非常独特,会从实际的角度找到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是空谈。
“贫僧羞愧,从未想到过这些。”秋溪僧道,“想请教先生,如何才能从空谈到脚踏实地?贫僧在究由什高僧那儿学到的行修,这般的体悟人性,却从来没有过。”
白探微淡淡一笑道:“小子原本也不明白,是颜真人告诉小子的,因镜的答案在人心中,而人心又在大千世界中,颜真人让小子走出去看看,如此才能找到因镜的答案。”
“因镜?”秋溪僧问道,“何为因镜?”
白探微想起袁天罡当夜在抬阁山说的话。
有因无果,故名之因镜,因力有爱有恨,但不论是爱还是恨,因力蓄积不断,就如被堵住的河流,一旦决堤,威力将不可遏制。这是袁天罡对“因镜”的解释,白探微从心底认同这个解释,并也明白了当时为什么颜真人会说因镜的答案在民间。
“因镜是龟兹最神秘的镜术,其实小子也不明白。”白探微道。
秋溪僧人见白探微不愿意回答,也不便再多问了,继而岔开了话题,问道:“小僧还有一事不明白,先生为何让张虎儿赶制一百枚珠子?而且不需做仿制的很像。”
“届时小子会将真的青泥珠混在其中,并还要告诉他们小子是刻意如此的。”白探微道。
秋溪僧人更为不解了,问道:“难道先生就不怕对方恼羞成怒?万一弄巧成拙了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