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李郎
自早上洛阳开肆之后,波斯胡寺案鬼怪的真相不胫而走,全城大小街巷都在谈论昨夜龟兹先生一举擒获鬼怪的事情,并将白探微的神鬼法术传得神乎其神,一时之间惹得不少名流都想一睹白探微的真容,而波斯胡寺与西明寺案的公布出的部分真相也在坊间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甚至已有江湖说书人,将昨夜大理寺发生的事情改编成了传奇故事,这件事一时之间成了洛阳城的新闻。
自然也有不少人对“鬼怪其实就是虫子”这一说法抱有怀疑的态度,但不论如何,虫术的真相公布之后,先前笼罩在洛阳城中关于鬼怪的恐慌感顿时烟消云散,同时那些以之攻讦武后行政的谣言也随之不攻自破。
洛阳城,正平坊。
宁静之中充斥了硝烟般的不安。
昨夜,知悉龟兹先生要在大理寺唤出穷丹将军的消息之后,太平公主忙差人前往打探消息,原本太平公主与李郎还侥幸地认为白探微只是虚张声势而已,直到看见燃烧在洛阳城上空那一团炽烈的焰火之后,李郎这才大吃一惊。
因为虫术的破解之法,最有效的便是火,望见悬日一般的大火球,李郎心中有了分晓。
第二日,穷丹将军鬼魂的真相被公布之后,素来自负的李郎终于显露出了慌乱的神色,着急忙慌地乔装打扮,准备潜回长安城去。
“你这是自作主张,乌有先生让你呆在洛阳,不要轻易走动,就算要走也要等到乌有先生的指令来之后再走。”太平公主见事情败露,看这李郎慌张神色,怕他打草惊蛇,赶紧出言阻止。
“贵主!这可不是小事啊,那小子现在坏了乌有先生的大事。”李郎道,“贵主,李某只能劝你一句,该杀的人赶紧杀了,龟兹国来的那小子不是一般人,若让他查到了乌有先生的计划,恐怕我们一个都活不了。”
“你让我杀谁?”太平公主问道,“龟兹先生人在大理寺,这洛阳城除了我母后,没人能动他。”
“我不知道你的计划,但我见你派人去吐蕃,信使只要活着,事情就有可能败露,我不是让你杀龟兹先生,而是那些信使。”李郎长息一口道,“李某现在信不过别人,此事我非要亲口去告诉乌有先生,此案一破,后面的所有计划都得改变,万不可再出差池了。”
“李郎,你莫不是要独自逃了吧,洛阳城的局势我一介女流可控制不了。”太平公主见李郎紧张得有些不寻常,如是道,“就算龟兹先生破了虫术的谜团,一时半会儿恐怕他也找不到你,你又何须如此的紧张?我看你还是留在正平坊,这消息在洛阳城已经人尽皆知了,乌有先生不可能不知道,也许很快就会派人送来应对之策了。”
李郎一怔,又道:“贵主你不懂术法,你别忘了龟兹国来的那位是镜师,深谙天下术法,虫术虽然是术门中的旁门,但保不齐那小子也了解过,不然他如何这么快就识破了,不同的门派用不同的蛊虫,只要顺藤摸瓜,马上就能查出施术者是谁。贵主啊,你让我呆在洛阳城束手就擒吗?我一旦被抓住,贵主你别忘了你肩上的担着的可是娄师德的命啊!还要拦我吗?”
太平公主本觉得事态并不是很严重,被李郎这么一说,心中也好是一跌,早在长安城的时候,太平公主就已经派遣信使假扮成商人去了吐蕃,此时应该还未到吐蕃。
按照李郎说的,波斯胡寺案一破,很多事情就能被顺藤摸瓜找到,换句话说,只要对方抓住一个人,整个计划满盘皆输,自己自然也是局中之人,脱不了干系。
“乌有先生这滑头鬼!”太平公主稍有恼怒,“我才知道他为何连身份都不透露,原来是把你我当棋子了,现在怎么办?李郎!那我需派人将信使召回吗?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这趟浑水淌不得了。”
“此事是你一手安排的,我如何知道?”李郎道,“贵主,现在就是我的安全,只要我不落网,一切事情都有周旋的余地,至于棋子不棋子的问题,那纯属自愿,贵主如何上的这条船,没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太平公主眼轮一抬,眼前这李郎话里话外多少带着些胁迫的意味,此时情势也的确如李郎所说,成败都系在李郎一人身上,与其担心李郎被查出来,不如……
空气中的紧张忽而凝固,转而一股淡淡的杀意如晕开的墨水,两人默契般地同时换了神色。
“如何?”李郎的语气忽然变得沉静,“贵主动了杀心?一不做二不休杀了李郎我?”
太平公主呼吸一顿,微微惊讶,方才杀心正起,正思索着是否要快刀斩乱麻杀了李郎,但不料却被此人一眼看破。
“好你个李郎,你是如何知道的?”太平公主神情一转,也不做隐瞒,如是问道。
李郎哈哈一笑道:“我好歹也是个幻师,贵主心里在想什么,我怎能不知,你的问题我早就替你想好了,贵主就算现在手里有刀,你也不能杀我。”
太平公主见李郎并不诧异,而是早料到自己有此一招,一方面稍稍震慑,一方面又想听听他怎么说。
“哦?那你将其中利害说来听听。”太平公主道。
“这其一,你我都姓李,贵主该不会弑杀同族吧。”李郎反倒不急了,又道,“这其二,狡兔有三窟,我李郎又怎能稀里糊涂地被乌有先生当枪使,自然有了应对保身的策略,不要说贵主你了,就算乌有先生现在要杀了我,我所知的一切都将立马被戳到大理寺去,你我都是刀尖舔血的人,贵主自当也有后招,聪明人不会连这点都想不到吧。”
太平公主深吸一口气,只觉眼前这李郎比自己想象中要聪明许多,不过他的话也不无道理,再说吐蕃的那件事,也已想好了后路,就算事情败露,自然会有替罪羊。
正想到此处,太平公主一下分了神,忽听得眼前的李郎小声惊叫,太平公主猛地抬头,也是大吃一惊。
不知何时,李郎的身后多出了一道人影,此人手中的唐刀刀刃已经扣在了李郎的脖颈上,随时都有可能一刀毙命。
而此前,两人竟丝毫没有察觉到。
只听那人冷冷道:“乌有先生既然用你,就自然会想到你的狡兔三窟,我劝你莫要班门弄斧,自作聪明。”
只听得心跳声弥漫在紧张的空气当中,太平公主静坐睁眼,捂住嘴巴,挟持住李郎的人蒙着面,只露出一双杀意满满的眼睛。
李郎深吸轻吐,也感觉身后那罗刹一般的眼神非同寻常,此人竟在悄无声息之间摸进了正平坊,还是在大白天,可见身手并非常人能比。
“莫多废话,也不要轻举妄动。”那人冷冷道,而后从囊中掏出一只锦囊扔在案上道,“此为应对之策,按照锦囊上说的去做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