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唐的镜 > 第三十七章 太平公主(第2页)

第三十七章 太平公主(第2页)

太平公主点头陪笑,也不再强求。

“对了,狄公,月令还有一事相求。”正要走时,太平公主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而后吩咐侍女去屋内取出一个包袱来。

太平公主将包袱打开,只见里面是几件制作精美的冬天衣物,因为这些衣服将托狄仁杰送进宫去,武后治下,戒备森严,即便是一国公主送进宫中的东西,也需检查过目。

“狄公过目。”太平公主道,“劳烦狄公将这些送进宫中,我那隆基孩儿自小没了母亲,眼看着冬天要来了,月令不忍见其受冻啊。”

“贵主上心了,狄某一定将衣服送到小皇孙手中。”狄仁杰长长一叹,不知想了些什么,而后吩咐侍从将衣服收好,简单拜别了太平公主。

狄仁杰离开正平坊半刻,只听得坊内的太平观内箫声袅袅,在秋阳落叶之下,显得凄楚婉转,不禁令人哀恸。这凄冷的曲子恰似武后治下李氏悲惨的命运。

太平观内,李月令剑眉之上压着愁思,手中针线交错,但见一面锦帕上绣着半个“李”字,太平公主虽是武后的生女,但她从根底上还是李家的人,李氏的命运就是她自己的命运,她永远忘记不掉那天与薛郎平静的分别,那就好像是薛郎临时有事出趟门一般,没想到这一眼,便是诀别。

“萧相公可有心事?”箫声止息,从观内走出一名白衫僧人来。

太平公主伸手擦拭了脸颊上的眼泪,神情一换,立马变得飒爽利落起来,这太平公主就是长安马商萧昭,萧昭就是太平公主,西明寺案后,按照乌有先生的指示,李郎暂时先不需要寻找青泥珠,而是要随太平一起回神都洛阳。

“我能有什么心事?”太平公主一变方才柔弱的语气,变得刚直而上扬。

“贵主在担心李氏的皇孙。”李郎与太平公主相对而坐道。

太平公主短笑一声道:“我那侄儿自小便与我亲近,此时他又被幽禁在宫中,做姑姑的担心也是情理之中,称不上心事。”

“哦?”李郎对此事很感兴趣,问道,“难道不是乌有先生安排的?”

“笑话,你的意思是,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乌有先生安排策划的?”太平公主道,“这乌有先生的心思未免也太过缜密了吧。”

“兄长说,乌有先生乃古今以来第一智者,还说过他的对手是一个不存在的人,说乌有先生心思缜密丝毫不为过。”李郎道。

“不存在的人?”太平公主眼轮稍抬,喃喃道,“是鬼、是神、还是佛?”

“神鬼之语,我等不需搞懂,只需知道乌有先生是为了李氏便可。”李郎笑道,“方才你与狄公的话,我都听见了,这么说来,狄娄二人的矛盾是假的?”

太平公主既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若有所思道:“狄娄两人都是了不得的人精,我看就算他们真的有矛盾也决然不会在别人面前提起,不过,按照道理来说……”

“贵主是说狄公会趁着娄公西征,彻底扳倒这个强劲的政敌对吧。”李郎抢过太平公主的话道,“毕竟两人在朝中的派系根深蒂固,这可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啊,狄公怎么反其道而行,在这时为娄公讨要过冬的衣物,这点着实让人费解啊!”

“的确是令人费解,如果娄公西征大捷,朝中娄系必定大振,狄公也只不过是提供了御寒衣服这么点小功而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狄公这一步棋都是自损之招,讨不得半点好处啊。”太平公主眉头皱起。

“但事实上,有贵主策应,娄公必败,那这么说,狄公是否能借势往上攀一攀呢?”李郎道。

太平公主一惊,问道:“李郎的意思是说,狄公已经知道我在策应搅扰西征的事情了?”

说到此处,两人都是一惊,不知为何兜到此处来,这条策应全是乌有先生指使的,除了太平公主与李郎等人之外,绝无他人知晓。

“不对,不对。”太平公主语气稍稍平静,“方才你乍一说,乱了我的分寸,首先狄公不可能知晓我的策应,其次就算娄公知晓我的策应,要几件衣裳,怕也是无济于事吧。”

“这倒也对。”李郎深吸一口气,“仔细一想,我现在忽然觉得狄公这么做,反倒是高明的一着。”

“怎么说?”太平公主问道。

“先说娄公西征顺利,如此一来,娄系大振,但贵主别忘了,娄公上头是谁。”李郎道,“是武后,武后精于制衡,她会放任娄公坐大吗?不会,结果只有一种,就是狄娄二人分摊西征的战功,提供御寒衣物这一条,就足够给武后封赏的借口了。再者,狄公顺手来这么一个人情,娄公会怎么看?天下人会怎么看?”

太平公主沉沉点头,表示认同李郎的观点。

“再说娄公西征失利,那结果就不言而喻了,狄公能损失什么?”李郎道,“毫发无损,还能得个名声,而娄公恐怕一蹶不振了。”

“好你个李郎,分析得到位,这么一说,事情就清楚了。”太平公主轻扣着桌子,展颜笑道。

而后太平公主又道:“这么说来,狄公与娄公之不和是确有其事了。”

“无风不起浪,娄狄二人在朝堂互有进退,狄公虽明显陈言还政李氏,依我看,凭借他在朝中的势力,多半是想摄政。”李郎道,“这个狄公可比武后难对付啊,好在还有个娄公能与其制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