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唐的镜 > 第十四章 扼势棋局(第3页)

第十四章 扼势棋局(第3页)

“裴大人,能将上面那块宣纸揭去吗?”白探微道。

裴直听闻,抬头一望,那宣纸距离地面大概两丈有余,裴直从地上捡了块石头,朝斜上方用力投掷,石块带着宣纸一同落下了悬崖,而与此同时,斑驳的阳光立马洒在了棋盘之上,那阳光的斑点不偏不倚,恰好与黑子形成当世名棋局——扼势。

裴直见此,讶然一惊,叹道:“先生这是如何发现的,简直神了。”

“裴大人,此处当是宽气劫,在这里落子。”白探微走上前去,指示裴直落子。

因这棋局来兮仙人曾跟自己说过,所以白探微再熟悉不过了,贞观年间颜真人就是以一盘扼势棋局破了隐太子的傀儡案,一时名动天下,自己的师傅“学海僧人”来兮仙人也恰是这时候慕名而来,与颜真人成了莫逆之交。

“然后呢?”裴直问,就在这时,一阵轻微而急促的脚步声从道观中传了过来。

“诶呀呀!你们这群年轻人,老道我好不容易在树上铺了张宣纸,下棋的时候好不让鸟粪淋下来,你们这倒好,这一来就把老道我铺的宣纸给揭去了,你叫我如何是好?”这时,道观中趋出一人来,这人白衣白发,却不是很老,脚步轻盈,翩翩而来。

只见秋阳下一抹仙人的轮廓飘拂而来,白探微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亲眼见到传说中的颜真人还是难免颤动不已,心中暗叹,世间真的有仙人……

山南西道,巴州子母桥,午后起了细雨,两僧各执一伞,在江水轰鸣的子母桥上缓步行走,秋溪僧此时心中平静,现在走子母桥已经不像来时那样紧张了。

二僧在子母桥的中间停下,望着前方如白虎出涧的江水,各自沉默。

“袁天罡乃是千年不出的旷世奇才,据说在屋舍之内能尽知天下之事,当年太宗皇帝在位时,袁天罡身居钦天监要职,料算阴晴雨雪丝毫不差。”良久,顺目僧人叹息道,“多年来,老僧蛰居巴蜀,不敢入神都折辩,就是因为头上有人,只要有袁天罡在,老僧断然赢不了。”

秋溪僧不解,问道:“民间传言以讹传讹,铺张夸大者太多了,袁天罡大名,小僧也曾听过,纵然再厉害,也只不过是个凡人,而且小僧听说这袁天罡已经脱骸成仙了,既然他已经不在了,高僧又有什么担心的呢?何不与小僧一道去神都游历?”

顺目僧人听此,仰天哈哈大笑,这笑声与咆哮的江水重合,透出的不是顺目僧人先前的那种得意骄傲,而反是一种冰凉与凄清。

只听得叮铃一声响,顺目僧人一把抓住这铁索桥的锁链,而后缓缓转过头来,此时僧人的双目通红,竟然沁出了泪水,顺目僧人沉沉地摇晃着锁链,而后问道:“公子,你知道贫僧为何将此桥称作子母桥吗?”

秋溪僧人顿时肃然,单掌当胸,这才知道说了不该说的话,而后道:“小僧鲁莽,实不应再提往事。”

“不!”顺目僧人吼道,“哈哈哈!公子你提的好,当年贫僧就是逆着这条江水来到巴蜀的,巴蜀的山水好啊!好的老僧一来就不想走了,好的老僧连自己是谁都忘了!公子这一提,让老僧想起了当年逆水而行时所发的愿,人生恍恍而过,惚惚而老,见囚于方寸之间,浸**乎百工奇巧之术中,呜呼!老僧是个徘徊在佛门面前,而又眷恋尘世的可怜人啊!”

说到此处,这原本好似无尽智慧的顺目僧人竟然在秋溪僧身前掩面嚎啕,哭声的凄怆孤独令人动容。

“高僧何必凝滞于往事,另外佛门与尘俗也没有黑白界定,既然高僧觉得自己是对的,又何必凄艾于一时呢?”秋溪僧双目中闪过一丝习惯性的悲悯,“逆江而上何其难也,高僧此时顺流而下,倏忽之间就可出蜀,巴蜀山水纵然好,但也好不过东西二京,天下亟需有人布道,不是你我还是谁呢?”

听罢此话,顺目僧人的哭声戛然而止,眼神恢复了本该有的凌厉与锋芒,道:“公子的心,老僧难测,也不想测,这条路老僧是走不动了,老僧就在摩崖下等着公子吧,此去神都之前公子再去一趟长安,长安城东郊有座山叫抬阁山,抬阁山有一座道观,名为望知观,要破袁天罡的天星流火阵法,非求颜真人不可。”

秋溪僧人点头:“小僧谨记,看来这也是天作的巧合了。”

“巧合?”顺目僧人问道。

“对,小僧在东来的路上结交了一个朋友,他也恰好要去抬阁山找颜真人,没想到兜兜转转,我们俩竟然要去同一个地方。”秋溪僧人道。

顺目僧人微微一愣,想要说什么又收了回去,而后从袖子中掏出一枚玉佩来,递给秋溪僧人。

秋溪僧双手接过,只见这玉佩上雕刻有“错赠”二字,隐约可见斑斑点点的细小血痕。

“这是?”秋溪僧问道。

“这是颜真人赠与前大理寺卿长孙句芒的信物,这颜真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人求见是必无结果的,贞观年间,颜真人便是与长孙大人二人联手破了傀儡案,这两人情同手足,只是长孙一门在显庆年间被许敬宗诬陷,举家流放。”顺目僧人轻叹一口气道,“长孙大人是真英雄,颜真人也是真先知,他必知你此去之意,千万求教,不可怠慢。”

秋溪僧恭敬地将玉佩收好,道:“小僧记住了。”

末了,顺目僧人护送秋溪僧走过子母桥,对岸早有沙弥备好马车在等候,两人上了马车,一路东行,顺目僧人送秋溪僧到了百里之外的驿站,在此换了马,叮嘱沙弥务必要将秋溪僧护送到长安,而后两人依依惜别。

因要去抬阁山,故秋溪僧在巴州北折朝关中方向走去,一路尽见秋收的场景,赏心悦目。半月之后,秋溪僧入长安,出示了过所,被安排在了司宾寺典客署,按照惯例,僧人的诸多信息先需往洛阳那边报备,之后才能自由出入,但也被告知这道程序可能要多走一段时日,因为司宾寺那边被波斯胡寺案弄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外来僧侣的名籍之事。

知悉暂时不能离开长安城之后,秋溪僧决定遍访长安名寺,待可以自由出入之后再去抬阁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