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盗墓图志讲的什么 > 第十二章 盗墓与反盗墓(第1页)

第十二章 盗墓与反盗墓(第1页)

第十二章 盗墓与反盗墓

民间盗墓的奇技**巧

所谓狗有狗道,猫有猫道,从春秋一路走到唐代,所描述的盗墓者大多是声名显赫的人物。事实上,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大凡盗墓者可分为两类:一为官盗,一为民盗。秦末的项羽,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等,都是有名的大盗,这些乱世鬼雄或奸雄用大批士兵,明火执仗地大肆挖掘古墓葬的盗墓方法,被称为官盗。而官盗的显著特点是,除打洞取宝外,还要毁坏、焚烧陵墓建筑等,具有典型的“我是军阀我怕谁”的流氓之气。

盗洞

官盗之外,便是民盗。民盗当然来自民间,分布各地草莽之间,人数众多,互不相关,以各种方式偷偷摸摸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其特点是只管打洞取宝,对陵墓建筑等不动分毫,且行动隐秘,像老鼠一样昼伏夜出,采取悄悄进墓的方式方法进行盗掘,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这些布衣盗贼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陕西关中、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周边等地进行探寻,若发现目标,一般采取由外往里打洞的方法进入墓室直接取物。

选择了盗墓这一特殊的职业,就必须练就不同于常人的特殊功夫,否则,便不叫盗墓,应叫找死。

那么盗墓贼的特殊本领何在?如何找到墓葬所在位置和进入墓穴盗取宝物呢?按照历史流传资料和盗墓者亲身所述,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盗墓者因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一起,并结成看似牢不可破的同盟后,首先要做的是外出踩点,以便确定墓葬的位置、规模和盗掘的方式方法。尽管这是前期工作,却相当重要,若在这方面走眼或失手,后面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因而必须小心行事。整个途径可分为三条:

1。查看地面的封土形状以判断墓葬的级别、年代等粗略信息,有古墓的地方由于自然的地质五花土在埋葬过程中遭到破坏,庄稼的长势一般会比周围地区差一些。

2。从史书、地方文献、民间传说中寻觅古墓的踪迹。史书与文献需有文化者才能查看,一般的盗墓贼主要靠民间传说得到线索,然后到现场勘察后,根据经验做出判断。

3。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操作工具。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专用探测工具,只要确定位置,便设法自上往下挖掘,使用的工具一般为锸、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明代开始使用铁锥探测,在技术上算是一个进步。民国之后开始用洛阳铲等工具凿土取样,通过土质和地下带出的残物,如陶片、木片,铜、金等金属碎片,判断墓葬的确切位置、规模、陪葬品等放置情况,以便有的放矢。

当这一切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盗掘的问题。对于那些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事,只是相对辛苦一些罢了。当然,如果是小墓,便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在月黑风高之夜直接找准目标下手,或打洞或用其他方法撬挖,只需几个时辰或一夜便可打透进坑,轻松地取出随葬品走人。一个或两个人即可完成。

明代冯梦龙编刊的《醒世恒言》第14卷《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记述了一个生动的姻缘故事,其中有一段盗墓情节可视为上述范畴,故事的离奇曲折足令人击掌叫绝。

说的是大宋徽宗年间,东京(今河南开封)青年男女范二郎与周胜仙一见钟情,各因相思致病。后在王媒婆的撮合下,胜仙娘在老爷外出的情况下,擅自将胜仙许与范郎婚配。半年后周家老爷外出归来,对此婚事大加反对,当场将胜仙娘骂了个狗血淋头,躲在屏风后偷听的周胜仙闻之,一口气上不来,当场昏厥在地,人事不省。父母闻知慌忙来救,终于未能苏醒。

周家老爷见女儿已死,只好找人打制棺材,抬进家中。

教仵作人等入了殓,即时使人吩咐管理坟园子的张一郎、张二郎道:“你两个便与我砌坑子。”吩咐了毕,功德水陆也不做,停留也不停留,只就来日便出丧,胜仙娘教留几日,哪里拗得过来。早出了丧,埋葬已了,各人自归。

可怜三尺无情土,盖却多情年少人。

小说至此,算是一个段落,接下来曲转弦变,令人惊悚。小说叙述道:

且说当日一个后生的,年三十余岁,姓朱名真,是个暗行人,日常惯与仵作约做帮手,也会与人打坑子。那女孩儿入殓及砌坑,都用着他。这日葬了女儿回来,对着娘道:“一天好事投奔我,我来日就富贵了。”娘道:“我儿有甚好事?”那后生道:“好笑,今日曹门里周大郎女儿死了,夫妻两个争竞道:‘女孩儿是爷气死了。’斗别气,约莫有三五千贯房奁,都安在棺材里。有恁的富贵,如何不去取之?”那作娘的道:“这个事,却不是耍的事。又不是八棒十三的罪过,又兼你爷有样子。二十年前时,你爷去掘一家坟园,揭开棺材盖,尸首觑着你爷笑起来。你爷吃了那一惊,归来过得四五日,你爷便死了。孩儿,切不可去,不是耍的事!”朱真道:“娘,你不得劝我。”去床底下拖出一件物事来把与娘看。娘道:“休把出去罢!原先你爷曾把出去,使得一番便休了。”朱真道:“各人命运不同。我今年算了几次命,都说我该发财,你不要阻挡我。”

你道拖出的是甚物事?原来是一个皮袋,里面盛着些挑刀斧头,一个皮灯盏,和那盛油的罐儿,又有一领蓑衣。娘都看了,道:“这蓑衣要他作甚?”朱真道:“半夜使得着。”当日是十一月中旬,却恨雪下得大。那厮将蓑衣穿起,却又带一片,是十来条竹皮编成的一行,带在蓑衣后面。原来雪里有脚迹,走一步,后面竹片扒得平,不见脚迹。当晚约莫也是二更左侧,吩咐娘道:“我回来时,敲门响,你便开门。”虽则京城闹热,城外空阔去处,依然冷静。况且二更时分,雪又下得大,兀谁出来。

《醒世恒言》插图

朱真离了家,回身看后面时,没有脚迹。迤逦到周大郎坟边,到萧墙矮处,把脚跨过去。你道好巧,原来管坟的养只狗子。那狗子见个生人跳过墙来,从草窠里爬出来便叫。朱真日间备下一个油糕,里面藏了些药在内。见狗子来叫,便将油糕丢将去。那狗子见丢甚物过来,闻一闻,见香便吃了。只叫得一声,狗子倒了。朱真却走近坟边……抬起身来,再把斗笠戴了,着了蓑衣,捉脚步到坟边,把刀拨开雪地。俱是日间安排下脚手,下刀挑开石板下去,到侧边端正了,除下头上斗笠,脱了蓑衣在一壁厢,去皮袋里取两个长针,插在砖缝里,放上一个皮灯盏,竹筒里取出火种吹着了,油罐儿取油,点起那灯,把刀挑开命钉,把那盖天板丢在一壁,叫:“小娘子莫怪,暂借你些个富贵,却与你做功德。”道罢,去女孩儿头上便除头面。有许多金珠首饰,尽皆取下了。只有女孩儿身上衣服,却难脱。那厮好会,去腰间解下手巾,去那女孩儿膊项上阁起,一头系在自膊项上,将那女孩儿衣服脱得赤条条地,小衣也不着。那厮可霎叵耐处,见那女孩儿白净身体,那厮**心顿起,按捺不住,奸了女孩儿。你道好怪!只见女孩儿睁开眼,双手把朱真抱住。怎地出豁?正是:曾观《前定录》,万事不由人。

真不愧是盗墓世家,胆大心细,奇技**巧令人击案,在撤离现场时同样沉着、冷静,不漏掉第一个细节。只见:

当下朱真把些衣服与女孩儿着了,收拾了金银珠翠物事,衣服包了,把灯吹灭,倾那油入那油罐儿里,收了行头,揭起斗笠,送那女子上来。朱真也爬上来,把石头来盖得没缝,又捧些雪铺上。却教女孩儿上脊背来,把蓑衣着了,一手挽着皮袋,一手绾着金珠物事,把斗笠戴了,迤逦取路,到自家门前,把手去门上敲了两三下。那娘的知是儿子回来,放开了门。朱真进家中,娘的吃一惊道:“我儿,如何尸首都驮回来?”朱真道:“娘不要高声。”放下物件行头,将女孩儿入到自己卧房里面。

故事到后来,竟然又卷入了新的悲剧旋涡,使多情的周胜仙再度为情人而亡。故小说作者发出了“若把无情有情比,无情翻似得便宜”的感叹。作者的感喟是否就是真理,此处不做讨论,需要特别注意的,当是小说中透出的盗墓者的行为方式及当时的社会百态,应当说这个故事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和给予后人的思想启迪相当丰富,且具有一定意义。

热门小说推荐

小阁老
三戒大师小阁老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