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建筑史梁思成pdf > 02(第2页)

02(第2页)

此外各地所建佛塔,其形式以八角形为最普通,檐出胥短,鲜用斗拱。各地所见文峰塔,东南及西南诸省随地可见,其形制及结构,则与佛塔并无显著之区别也。

1-1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远景

七、住宅

住宅建筑,古构较少,盖因在实用方面无求永固之必要,生活之需随时修改重建,故现存住宅,胥近百数十年物耳(74)。在建筑种类中,唯住宅与人生关系最为密切。各地因自然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之互异,遂产生各种不同之建筑。今就全国言,约略可分为四区;各区虽各有其特征,然亦有其共征,请先言其共征。

各区住宅之主要共征,平面上为其一正两厢四合院之布置,在各区中虽在配置之比例上微有不同,然其基本原则则一致也;在结构上,构架方法为各区一致之共征,在山西虽有砖券结构,晋豫陕黄土地带穴居之风虽盛,然构架建筑仍为其正统方法也。

就各区住宅之特征言如下。

(一)华北及东北区 住宅建筑以构架为主。正面辟广大之门窗面积,因北方地带,冬季日影甚斜,可以直入室内也。其后面及两山则甃以厚墙,或土或砖,盖可以隔绝温度,冬暖夏凉也。其厢房之位置,鲜有侵至正房之前者,盖以避免互相妨碍冬季阳光之曝取,故其庭院多宽敞方正,北平(2)及河北、山东、东北诸省住宅多如是。北地冬季寒风凛冽,故屋多单层,鲜有楼居者。

(二)晋豫陕北之穴居窑居区 黄土地带居民,每于山崖挖穴(3),其较大之住宅,往往数穴并列,其间辟门相通;较富有者,穴内且甃以砖;乃至地面建筑,亦发券作窑居形。窑居之风,山西最为普遍。窑之结构,往往以砖券三五并列,券之两端或甃以砖壁,或隔以门窗;各券之间,又砌小券为门相通。其屋顶或作平台,或葺瓦为檐不等,如太原永祚寺大殿,即此式中规模之较大,而用作佛殿者也。窑居建筑亦往往有与构架并用者,或以窑为下层,窑顶另立构架屋舍为楼者,构架制度之施用,未因窑居而废也。

2 北平民居平面图

3 山西赵城穴居图

(三)江南区 长江以南各省,东自江浙,西至川黔,南及闽越,大致均有一共同特征。因气候较北方温和,墙壁之用仅求其别内外,避风雨,故多编竹抹灰,作夹泥墙;屋顶亦无须望板苫背,仅于椽上浮置薄瓦已足(4)。于是其全部构架,用材皆趋向轻简,所用构材均比例瘦细。因无须争取阳光,故窗牖面积较小,而厢房往往置于正房次稍间之前,乃至正房与厢房相连者;庭院因而狭小,称为“天井焉”(5)。南方温暖卑湿少风,故楼居之风亦较盛。浙赣山岳地带,以石砌墙之民居甚多(6)。

4 四川南溪县李庄民居平面图

5 李庄民居外景

6 浙江宣平武义山中民居

(四)云南区(75) 云南地高爽,虽远处南疆,气候四季如春,故其建筑乃兼有南北之风。其平面布置近于江南形式,然各房配合多使成正方形,称“一颗印”,为滇省建筑显著特征(76)(7)。其平面虽如此拘束,但因楼居甚多,故正房厢房间,因高低大小之不齐,遂构成富有画意之堆积体(8)。在结构方面,仍用构架法,其墙壁多用砖甃。因天清气朗,宜于彩色之炫耀,故彩画甚盛;其墙壁颜色亦作土黄色。至于滇西大理、丽江一带,石产便宜,故民居以石建筑者亦多。山林区中井干式木构屋,与北欧及美洲之Log(原木小屋)酷似,然以屋顶及门窗之不同,仍一望而知为中国建筑也(9)。

7 云南昆明郊区民居平面图

8 云南丽江民居

9 云南井干民居

八、桥梁

清代不唯将殿屋之结构法予以严格之规定,即桥梁做法,亦制定官式,故北平附近桥梁,凡建于清代者,如卢沟桥(0)及清宫苑囿中诸桥,皆为此式作品。清官式桥梁以券桥为多(77),券均用单数,自一孔至十五、十七孔不等。其券以两中心画成,故顶上微尖,盖我国传统之券式也。其三孔以上者,两券之间作分水金刚墙以承券脚,其桥下河床且作掏当装板,为一种颇不合理之结构。桥上两侧安石栏,形制如殿陛栏循之法。

然在京师以外,地方或民间所建桥,则无定式,券桥固最为通行。其大者如浙江金华县(今金华市)金华江桥(78)(1),长十三巨孔,高十六七米,桥面平阔,工程伟大,四川南充县西桥,亦类此式而略小。四川万县桥一孔如虹,上建小亭,富于画意。

0 北京宛平县卢沟桥

1 浙江金华金华江桥

至于结构殊异之桥,特可注意者,尚有石柱桥及索桥二种。陕西西安附近之灞、浐、沣三水上桥(79),均以石鼓垒砌为柱,盖因数千年来,桥屡修屡圮,尤以清初数次修建,均三五年即圮,故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修灞桥,乃以西安西南四十里之普济桥为蓝本。其基以柏木为桩,“石盘作底,石轴作柱,水不搏激,沙不停留”,故建筑以来百年,尚巩固焉。石轴每间六柱并列,柱中距离为径之一倍半,其上加石梁一层,梁上更施托木以受木梁。木梁之上乃置杭板、底土、石板路面焉(2)。济桥、沣桥,结构与此完全相同,盖同时所建也。

索桥为西南所特有,其索或竹或铁。贵州安南县盘江铁索桥,为近年滇黔道上行人所熟悉,最近已改建为近代索桥。西康泸定桥以铁链为索,云南元江桥以铁条为索。四川灌县竹索桥长三百三十余米,全部以竹索为之(80)(4),亦我国所特有之结构法之。

九、牌坊

2 陕西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灞河桥平剖面图

3 灞河桥石轴石梁

4 四川灌县竹索桥

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形成者也。明代牌坊之最著者,莫如河北昌平明长陵之石牌坊(7),亦为现存牌坊最古之例。清代牌坊之制,亦与殿屋桥梁同,经工部制定做法(81),其形制以木构为主,木构以柱额构成若干间,额上施斗拱,其上盖瓦顶。北平正阳门外五牌楼及城内东西四牌楼,大高玄殿牌楼(5),皆此式显著之例。石牌楼乃以石模仿木牌楼者,因材料之不同,遂产生风趣迥异之比例,如东陵西陵之石牌楼(3)皆为此式要例,而以明长陵牌坊为蓝本者也。琉璃牌坊在结构上实为砖砌之券门,而在其表面以琉璃瓦砌作牌坊之形以为装饰者,故在权衡比例上,与木石牌坊实无相同之点(6)。江南庙宇民居多喜于门前墙壁以砖石砌作牌坊形,亦此式之另一表现也。

5 北京故宫大高玄殿牌楼

6 北京北海极乐世界琉璃牌楼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