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图像中国建筑史 > 第三节 隋唐之建筑特征69(第4页)

第三节 隋唐之建筑特征69(第4页)

(41) 《历代名画记》。

(42) 著者测绘。

(43) 此窟廊现查明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陈明达注

(44) 刘敦桢、梁思成等测绘。

(45) 龙门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记。

(46) 据卢舍那像龛记说“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在龙门西山南平地上发现寺遗址。而像龛上所留卯孔为后代所凿,故多破原像背光之处。——陈明达注

梁文说卢舍那像龛壁有唐时安梁卯孔是正确的。——杨鸿勋注

(47) 著者测绘。

(48) 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一、二期,《梁思成文集》(二)。——陈明达注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现五台山东冶镇李家庄南禅寺大殿,建于建中三年(782年),早于此殿七十五年。——陈明达注

(50) 《宋高僧传》二十七。

(51) 著者:《正定调查纪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四卷第二期。

(52) 著者测绘。

(53) 著者测绘。

(54) 著者测绘。

(55) 著者测绘。

(56) 张礼《游城南记》“荐福寺塔”条下金、元人的续注说:“贞祐乙亥,塔之缠腰尚存,辛卯迁徙,废**殆尽。”可知此塔原有“缠腰”,亦即副阶。寺中出土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大荐福寺重修塔记》碑文载:“洎以口(周)徊副屋堕砖所击,上漏下湿损弊尤其悉皆修完。”更证实了副阶的存在。以1980年寺内大殿东前方出土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番僧勺思吉修寺碑所刻寺塔全图,对照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重修荐福寺碑记》“荐福殿堂图”中塔的形象,可知副阶毁后首层壁面包砖为康熙时所为。——杨鸿勋注

(57) 此塔于1966年重修,塔内楼板已补配。——陈明达注

(58) 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

(59) Siren,O。,HistoryofAeseArt:Architecture。

(60) 刘敦桢:《云南之塔幢》,《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

(61) 著者测绘。

(62) 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

(63) 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

(64) 《长安志》。

(65) 著者测绘。《长安志》。

(66) 著者测绘。

(67) 著者:《赵县大石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一期。

(68) 刘敦桢:《西南建筑图录》,未刊稿。

(69) 梁思成:《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

(70) 梁思成:《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

(71) 1954年已发现佛光寺大殿梁、枋、平暗等多处尚存唐代赤白装彩画。——陈明达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