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地球尽头的温室资源 > 第三部(第3页)

第三部(第3页)

贴有黑色壁纸的拉门嘎的一声打开了,瞬间一股臭油味扑鼻而来。雅映跟随来应门的男人走进室内,边走边看到门口的搁板上摆放的机械设备、零件箱子、油漆桶和喷漆。这间仓库兼办公室的建筑并不大,但室内堆满了物品,感觉稍有不慎便会迷路。男人带雅映进入的是会客室,那里也和外面一样,沙发和桌子周围堆满了工具箱。

张老板过去曾是迷宫技术公司的老板,但现在是某开采公司的经理,他一脸难为情地向雅映介绍道:

“其实,这里已经停业了,只是还挂着牌子,从去年开始已经一点点清理仓库了……把您请到我现在工作的地方不太方便,所以才约在这里见面。说实话,这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业,虽然算不上非法的事,但也不是完全合法的,只能说介于两者之间吧。您也知道,新规定严格禁止制造人形机器人,所以有这方面需求的人把目光转向了海月市的开采事业。我们的主要客户都不是实际使用机器人的人,而是收藏家和机器迷。”

最近随着组装机器人和收集零件的规定越来越严格,大部分私人开采公司都相继关门。直到几年前开采海月市废墟,私下组装贩卖机器人的事业还很盛行。虽然海月市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有利可图的事业,但一半以上的私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都把精力集中在收集人形机器人的零件上。雅映联络过的公司中也有拥有大规模用地和设备的机器人组装厂,但这些公司都回复说不知情,很多业主也称不知道或只是听过传闻而已,也有人诚恳地写了回信,其中之一就是这位迷宫技术公司的张老板。

雅映想起之前在李喜寿家里见过的人形机器人,而且李喜寿经常外出几天,回来时还会带回很多机器零件,加上海月市是国内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地,虽然之后这里变成了机器人的坟墓、废铁垃圾场……但也是众多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开采机器人的场所,因此雅映推测过去李喜寿前往的地方就是海月市。

雅映打探到了两个消息:一是几年前有位老人经常出没在这一带。沉迷于人形机器人的收藏家经常出没是很常见的事,但像李喜寿这样的老人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她总是在寻找特定型号的机器人零件。正因为这样,从业者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老人。二是在摩斯巴纳异常繁殖事件发生之前,有一个奇怪的人推着手推车出现在废铁垃圾场。但因为当时相隔一段距离,而且只遇到过一次,所以很难确定那个人就是李喜寿。

张老板喝了口咖啡,接着说道:

“现在寻找过去机器人的大多都是收集古董的人,或是沉迷于遗失科技的人。虽然也有尝试组装机器人的人,但通常都很难恢复正常的运转。政府也不会严格管制出于兴趣爱好的搜集行为,况且我们以高价出售给他们也有利可图。我和其他人之所以记得那位老人,是因为她看起来和那些平凡的收藏家很不同。”

“哪里不同呢?”

“那位老人似乎不是出于单纯的兴趣在搜集。怎么说呢,她好像是为了重现和确认什么。不是有那种人吗?为了证明永动机而一直做着不可能的实验……那位老人就像那种人。当然,我不是说她疯了。相反,那位老人很幽默,而且彬彬有礼,对机器的知识也很渊博。”

听着张老板的话,雅映回想起李喜寿家里的各种机器、看起来有点吓人的人形机器人的外壳、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做过实验的痕迹。李喜寿做那些实验是想确认什么呢?

“您记得这件事吗?五年前发生的事。”

张老板接过雅映递上的平板电脑,看完新闻后点了点头。

“记得。当时我们从业者之间还讨论了这件事,毕竟很像怪谈,非常奇怪……但因为没有证据,所以大家很快就忘了。”

那是一篇关于在海月市发现的人形机器人的新闻。废品站的老板从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低价购买了一台机器人,但不管怎么看都觉得是一台高价的机器人,所以更换了电池,结果没想到机器人突然醒过来后逃跑了。正如张老板所言,机器人下落不明,也没有留下照片为证,警察也只是进行了简短的调查,这件事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

“啊,我想起来了,那位老人也问过我们这件事,但我们也不清楚,所以她也没再追问什么。那天之后没过多久,我们公司就不再接待一般客户了,而是改变运营方向,做起了政府的生意。也就是那段时间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那位老人了。”

雅映询问了老人的联系方式,但张老板拒绝告知,虽然过了很长时间,但也不能把客户的信息提供给任何人。雅映觉得即使要到了联系方式,说不定老人已经换了号码,而且她很理解张老板的原则,于是低头道了谢。

“真的太感谢您了。要找的这个人与我们的研究调查有关,而且对我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真是万幸,至少找到了一点线索。”

雅映再三表示感谢,正准备离开时,张老板叫住了她。

“等一下,我这里没有她家地址……只有一个偶尔寄送商品目录的地址。”

张老板迟疑片刻,写下地址递给了雅映。

走出迷宫技术公司的雅映驾驶飞天车返回了研究中心。张老板提供的地址是一家距离海月市不远的疗养院,虽然她很想直接过去,但觉得还是应该先打电话咨询一下,于是查了一下疗养院的电话号码。

李喜寿真的住在那里吗?真的还能再见到她吗?

“我是粉尘生态研究中心的郑雅映研究员,想询问一下您那里是否有一个叫李喜寿的人。如果没有的话,请以李知秀的名字……”

雅映焦急地等待着疗养院员工的回复。电话另一头传来了“没有这个人”的回答,以及周围询问什么事和“请稍等”的声音,接着又是一阵噪声。雅映茫然地等待着。

“您要找的人四年前还住在这里,但很遗憾的是,现在……”

听到对方的话,雅映的心咯噔沉了下去。疗养院是度过余生的地方,所以不用问也知道再也见不到李喜寿了,但紧接着员工说了让她意外的话。

“如果您认识李喜寿的话,可否来一趟疗养院呢?我们有东西想转交给您。”

雅映输入地址后,驾驶飞天车移动了一个小时左右。抵达的地方是位于郊外的一间大型疗养院。虽然设施看上去已有年头了,但幽静的景色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穿过精心打理的院子走进大厅时,可以感受到室内温馨宜人的气氛。疗养院的很多老员工都还记得李喜寿,大家回忆她时都说她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即使健康出了问题也还是每天坚持做着有规律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李喜寿一直往返于海月市在寻找什么,在医生的劝说下,李喜寿在健康状况不好的时候住在疗养院,有所好转后可以外出一个星期。但渐渐地,随着身体衰弱,短暂的外出也变得困难,之后没过多久体力便急剧衰竭了。

“最后那段时间,她说有一个一定要去的地方,但遗憾的是,没有去成。看她整理的那些行李,感觉是想去一个很远的地方……”

雅映向员工解释了寻找李喜寿下落的原因,以及最后找到这里的契机,然后拜托大家,如今再也见不到她人了,希望可以多听听与她有关的事。一位员工迟疑片刻,然后走进仓库取来了保管已久的小芯片。

“这是多功能记忆芯片,主要用于帮助老人维持记忆,很多老人会用它来写生平回忆录。只要连接记录装置,即使不是语言或文字,也可以与神经意象联动储存下各种形态的记忆。这里储存了李喜寿长期以来写的回忆录。”

员工把芯片递到雅映面前,雅映在慌忙之中接了过来,但她觉得自己与李喜寿没有血缘关系,不知道收下芯片是否合适。

“我们通常会给家人,毕竟里面有非常隐私的内容……但李喜寿没有家人,而且她请我们暂时不要报废这些记录,如果遇到可以解锁密码的人就把芯片交给那个人。其实,这个芯片去年就过了保管期限,我们也打算报废的。但她既然都拜托我们了,我们觉得应该会有人来找她,所以特意又保管了一段时间。”

员工还告诉雅映疗养院提供租借输出记录的设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