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企业家的家庭背景 > 第八章 李锦记李文达家族 一次意外造就千亿财富传承五代依然生机勃勃(第1页)

第八章 李锦记李文达家族 一次意外造就千亿财富传承五代依然生机勃勃(第1页)

第八章李锦记李文达家族:一次意外造就千亿财富传承五代依然生机勃勃

2021年7月26日,91岁的“蚝油大王”李文达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开人世。在他身后,留下的是超过千亿的财富。

福布斯发布的2021中国香港富豪榜显示,李文达以1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1。92亿元)财富位居第六。

让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是,除了有形的财富之外,这位智慧的老人还留下另一笔无形的财富:独特的家族传承方式和思利及人的文化。这让李锦记家族历经130多年、五代传承,依然长盛不衰。

从一锅蚝油到酱料王国

李锦记的传奇完全是从一个意外开始的。

1888年,在广东珠海南水的小渔村里,一个20岁的年轻人在煮生蚝时,因为忘了熄火,锅里的生蚝被煮糊,锅底留下一层浓浓的稠汁。懊悔不已的年轻人用手醮了一点,放到口中,没想到却是鲜美无比,蚝油从此诞生。

这个幸运的年轻人就是李锦记的创始人、李文达的爷爷李锦裳。生于1868年的李锦裳,祖籍广东新会,幼年丧父。因见义勇为得罪了村里的恶霸,被迫逃离家乡,辗转流落到南水的海边小村安顿下来。为了糊口,他开了一个小茶寮煮蚝售卖,却在无意见发明了一款全新的调味汁。

来李锦裳茶寮吃蚝的多是村中的渔民。这些穷苦的人往往是赊账吃蚝,到了年底时,才能还账,然而,每一年都有人欠账不还。性情宽厚的李锦裳,从来不去讨债。到了年终,他就把这一年的账单都烧掉。他对家里人说:“不能让账单成为下一代的负担。”

正是凭着厚道的为人和美味的蚝油,新创立的李锦记渐渐有了起色。然而,1902年的一场大火,将南水半条街都吞没了,李家的小作坊也没能幸免。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李锦裳只得带着他们迁到隔海相望的澳门。

经过没日没夜的劳作,李家的生意一天天壮大。李锦裳过世后,三子李兆南、二子李兆登接过父亲的衣钵。1932年,李锦记在香港设立分公司。两个年轻人想尽办法开拓市场,使自己的产品不但畅销澳门、香港,还借助华侨远销到北美和东南亚。1946年,他们将总部搬到香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类。

在第二代人的手上,李锦记实现了规模化,而真正让李锦记腾飞的,还是第三代人李文达。

李文达出生于1929年1月5日。与前两代人相比,他的生活好了很多。但这个少年从来就不安分。1945年,听到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还在澳门上高中的李文达,决定不再读书,跟着父亲学做生意。而李兆南此时正缺少人手,父子俩一拍即合。按照父亲的意思,李文达来到广州。因为品质优良,李锦记很快打开了市场,李文达每天踩着单车穿梭于各个酒楼送货。

1949年,李文达回到澳门。此时的他虽然只有20岁,却已经显露出不一般的商业才能。短短几年,他已经拥有6家工厂,涉足化妆品、胶鞋、玩具等行业。5年后,他转卖了工厂,到香港与父亲一起专注于李锦记的发展。

1972年,刚过不惑之年的李文达,从父亲手上接过了李锦记的“帅印”,开始将这家企业带入快车道。

与香港大多数的中资企业一样,李锦记一直处于规模小、产量少的状态,李文达先是将李锦记的商标改成英文设计,然后从楼宇内迁出,建设标准化的厂房,花重金引进自动化设备。这使李锦记的产量大幅增加。

就是这一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方向美国赠送了两只大熊猫。敏锐的李文达看到两国之间的坚冰正在融化,迅速推出平价的“熊猫牌蚝油”,受到华人的热烈追捧。

除了美国市场,李文达又大力开拓日本、欧洲和东南亚,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二十世纪90年代李锦记又接连在中国香港、广东、北美和东南亚建设万吨级生产基地。1996年4月,位于广东新会潭江河岸李锦记基地陆续启用。这个生产基地占地约2200亩,拥有超过2000个酱油晒缸。基地还拥有专用码头,吞吐量每年达60万吨。

在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李文达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增加品类。由以蚝油、酱油为主,扩大到XO酱、豆瓣酱、蒜蓉辣椒酱等数十个品类、二百多种调味品,成为真正的酱料王国。

李锦记对于品质的要求近乎苛刻。他们的理念是:100-1=0。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在生产的100个环节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归零。李锦记建立了自己专属的原料生产基地,无论是花椒还是蚝汁,始终保证第一流的品质。一瓶酱油从黄豆到成品,需历时三到六个月,完成936项安全检测。每批辣椒原料仅农药残留一项就要检测599种。通过严格审测,李锦记跟随神九、神十、神十一飞船进入太空。这既使李文达感到自豪也让他压力倍增。

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腾飞,一直将重心放在海外华侨市场的李文达感到祖国的巨大机会。他在广东新会、黄埔和山东济宁等地都投巨资建立了生产基地。1992年,李锦记又创立“无限极”健康产品集团,旗下成员包括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天方健(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和经营五大系列产品,涉及养生、保健、护肤品、日用化妆品。

进入内地20多年来,李锦记实现了快速发展,每年保持25%的增速,并取代美洲,成为李锦记最大的市场。

2010年,在中国调味品协会成立十五周年庆祝大会上,李文达被授予“中国调味品行业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为中国调味品所作的贡献。

两次纷争与家族“宪法

一个家族企业历经5代人,传承130多年,经历战乱、变革,至今仍生机勃勃,实属不易。但是翻开李锦记的发展史,人们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家族走到今天,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家族纷争,家人甚至对簿公堂,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诉讼,企业也曾因此元气大伤。

第一次纷争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李锦记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端产品上,价格较高,销售渠道更多的集中在酒楼。已经介入企业多年的李文达希望推出更多平价产品,并投资扩大生产。但在当时的香港,热门的生意是房地产、银行、贸易,其他家人并不看好自己的产业。同时,香港当时社会秩序混乱,出现一波移民风潮。李文达的一些堂兄弟也希望移民。在这种情况下,李家三房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李锦裳过世后,三房平分了财产,这导致谁也没有主导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