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企业家富豪排名 > 第二章 美的何享健家族 千亿企业交给外人子女另铸财富王国(第1页)

第二章 美的何享健家族 千亿企业交给外人子女另铸财富王国(第1页)

第二章美的何享健家族:千亿企业交给“外人”子女另铸财富王国

2021年1月19日,英国人胡润发布了一张新的财富名单——《2021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此榜单,为我们揭开中国最成功的打工“皇帝”的身价。就在这个榜单上,53岁的方洪波以110亿元身价与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张勇并列第八,远超名声显赫的铁娘子董明珠的59亿元。这个来自安徽小村庄的农家子弟,其逆袭之路与一位低调的广东人密不可分。这个人就是美的集团的老板何享健。何享健将自己几十年心血打造的千亿帝国交给一个“外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女,并因此成就了自己、家人和企业。这既让外界称叹,也让人好奇: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数十年栉风沐雨

北滘镇,古称“百滘”,意为“百河交错、水网密集”,是广东中部顺德区一个普通的小镇。何享健1942年就出生在这里。小学毕业后,因家里供不起他读书而辍学。像很多那个年代的孩子一样,他跟着大人干农活,当学徒,想办法养家养自己。长大成人后,何享健因在生产队干得不错,成了公社干部。

但是,长的脸方嘴阔的何享健,从来就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1968年,26岁的他,带领23位乡亲凑了5000元,办起了北滘公社塑料生产组。在一个由沥青和竹木搭起的20多平米的小作坊里,何享健用最原始的办法,生产塑料瓶盖等小物件。为了把这些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何享健这个组长背上干粮到各地去推销。他从来不舍得住旅社,晚上就到火车站或者澡堂子凑合一宿。在那个年代,最大的风险不是生产和销售,而是随时都会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而被割掉,让乡亲们的血汗钱打了水漂。

在寒风中咬牙坚守的何享健,渐渐感到春天的暖意。上世纪70年代末,他发现,港澳同胞回乡时带家电渐成风尚。一直在苦寻商机的他立即行动起来。1980年,他将自己的小厂改为顺德县北滘公社电器厂,先是给大的厂家做配件,后来自己开始生产相对比较简单的金属台扇。

最初,何享健给自己的电风扇起名为“明珠牌”。一年后,何享健决定改名。他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从“美的、明珠、彩虹、雪莲”等名字中选中了“美的”这个名字。作为一个乡镇小厂,美的面临着国营大厂的激烈竞争。为了能胜出,必须研发新品。请不起技术员的何享健就打起了大厂的主意。每到周末,他就请大厂的技术员到厂里帮助研发。这些技术员被称为“星期六工程师”。至今,在美的的博物馆内还有一座雕像,是两位工程师骑着自行车来工厂。在雕塑的旁边,写着何享健始终坚持的理念:“企业宁愿少赚一百万的利润,也不能流失一个人才”。

对人才和技术的重视,使美的逐渐走上康庄大道。1981年,美的风扇年产量超过1。3万台,总产值超过328万元,员工有251人。1984年,美的又研发出了全塑风扇,不但使风扇变得更轻便,也节约了成本。这款风扇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也让美的风生水起。1985年,美的实现营收3000多万元,利润近250万元。

在电风扇看似顺风顺水的表象下,却藏着隐忧。电风扇的技术含量不高,全国当时冒出了5000多家风扇厂,仅顺德就有200多家。大家你争我抢,眼看这个市场已经变成了“红海”。已经有了家底的何享健决定另辟蹊径。这次,他看上的是一些小厂不敢想的产品——空调。

说干就干,1984年6月,美的成立家用电器公司,并派人到国营大厂学习空调技术。但美的的空调之路并不顺利。不但内部人因担心做不好而反对,而且,国家因电力紧张,对高耗电的空调项目审批收紧。已经箭在弦上的美的空调项目陷入停滞。

一筹莫展的何享健四处寻找机会。1985年,机会来了。广州一家大厂因经营困难,想转让空调生产线。这对何享健来说无异久旱逢甘雨。他迅速与对方接洽,并最终拿下了这条生产线,使自己曲线获取了空调生产的资质。

1988年,美的克服重重困难,拿到了自营进出口权,这在全国乡镇企业中是第一家。何享健由此真正让自己的企业插上了翅膀:不与国内同行争天下,走出国门抢市场。当年美的就实现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成为顺德1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之一。

当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股票是什么东西时,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何享健就开始了股份制改造。1992年,美的被广东省政府定为全省首批内部股份制改造企业试点单位之一,在企业内部发行职工股,鼓励员工购买公司股票。

1993年11月12日,何享健和他的企业攀上高峰。美的电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由乡镇企业改造的上市公司,成功募资12亿元。上市第一年,美的便以每股收益1。36元的出色业绩在深交所排名第一。

有钱有业绩的美的加速狂奔。几年时间,美的收入翻了好几倍,拥有空调、风扇等五大类1000多种产品。然而,1997年,美的这辆急速行驶的列车突然失速。销售收入下降13%,由前一年的25亿元降至不到22亿元,空调市场占有率从第三下滑至第七。而就在这时,顺德为了实现产业整合,有意让科龙、美的、华宝三家合并,面对有可能被科龙购并的危机,何享健痛下决心,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大手术”。

他学习日本的经验,在企业内部推行事业部制,每个事业部都是单独利润中心,总部只管总体战略和管控,千万级的投资事项都由事业部自己说了算。同时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劝退创业元老:在一次座谈会上,他让人搬来一台电脑,然后对这些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部下说,你们谁会用这台电脑,我就给谁提一级。老部下们知道,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到了让年轻人出战的时候了。

经过改革,瘦身后的美的呈现出万马奔腾的局面。1998年,美的收入翻倍,达到了创纪录的50亿元。仅仅两年后的2000年,美的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大关。2001年,何享健完成了当时的许多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事情:收购代表政府的股东顺德北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完成管理层收购,从而让美的成为一家真正的民营企业。

1998年,在美的创业三十年的纪念大会上,56岁的何享健虽然仍是一头黑发,但当他回首三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时,忍不住两次落泪,让在座的人无不动容。他这样评价自己:“30年前虽谈不上深谋远虑,但我自己有个目标,一生就办一个企业,这个企业要有理想、有竞争力,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能让人民安居乐业,能为社会做点贡献。然而,办好一家企业最现实的,首先自己要定好位,走官场还是走商场?人要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性格。上面推荐我几次走官场,我都一一谢绝,因为我定位不是当官的。搞企业不可一心二用,你又想搞政治,又想搞经济,不行的!”

千亿企业交给“外人”

2012年,70岁的何享健,将自己的权杖移交给了45岁的方洪波。方洪波正式接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而这距离他第一次踏入美的,整整过去了20年。

方洪波1967年出生在安徽枞阳县的杉木窊庄。据他自己回忆,这是一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地方,家里穷得连青菜都能成为奢侈品。父亲方继达是中学老师,从小就督促方洪波读书。小方洪波也很争气,初二时就跳级读高中,16岁时考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大学毕业后,虽然考上了研究生,但方洪波还是选择尽早就业。

1992年,南来的暖风吹来了盎然春意,整个中国大地躁动不已。在湖北东风汽车厂安逸地工作了5年的方洪波,再也按捺不住。他果断辞职,南下热土广东,进入了蒸蒸日上的美的。

在美的,方洪波的第一份工作是集团的内刊编辑,这份工作让他能够比别人以更多的维度观察、思考这家企业。方洪波真正进入何享健的视野多少有点戏剧性。据说,有一次他们出去考察,在大巴上大家讨论起公司的业务和战略,年轻气盛的方洪波高谈阔论,并对自己的老板多有点评,让在座的人面面相觑。这时,一个人从后排站了起来,方洪波一看竟然是何享健,顿时陷入尴尬。他真的不知道老板何时上了车。但就是这次,何享健记住了这个有见解,有个性的小伙子。从此,只要何享健出差,就会带上方洪波。

三年后,方洪波被任命为广告公司经理。上任没多久,他就请来当时红遍全国的巩俐做代言人。美艳的巩俐在报纸、电视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完美地诠释着“美的生活美的享受”的广告语,让美的的形象深入人心,并带动公司产品销量大增,这让何享健对方洪波更加赏识。

1997年,一直快速发展的美的陷入收入下降,利润锐减的危机。美的该何去何从?面对困境,何享健对公司架构进行改革,与此同时,将年轻的方洪波推上了空调事业部营销总经理的位置。

为了让营销部重新焕发生机,方洪波开始大“换血”。他将原来的营销元老全部换掉,然后从全国各地招了19批新人,组建起强大的营销军团。他的这些大动作激怒了一些人,自己的宝马车在停车场被砸。何享健告诉方洪波,把车开到公司门口,让大家参观。有董事向何享健告状,说方洪波把我们原来的人都换成了自己人。而何享健却告诉方洪波,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经过一年的调整,美的重新驶上快车道。1998年,空调销售增长200%,达到90万台,超过了已经合并的科龙和华宝。方洪波再次用业绩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

此后的几年,何享健不断给方洪波加码。2000年方洪波任空调事业部总经理,2001年任集团副总裁,2003年任美的制冷家电集团首席执行官。

正是在这个时期,经过数十年的激烈角逐,中国家电行业进入大洗牌的时代。而此时的美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空调和小家电领域,在白电的另两大领域——冰箱和洗衣机方面,美的几为空白。为了补齐短板,雄心勃勃的美的展开了强悍的购并。

2004年5月,美的收购安徽荣事达,这家企业曾连续多年创中国洗衣机第一。2004年10月,美的成为华凌集团控股股东,经过一年多的整合、重组,华凌综合产能达450万台。

2005年,美的将号称苏州“四大名旦”之一的春花吸尘器收入囊中。

2008年,美的再出重拳,以16。8亿元收购无锡小天鹅24。1%股权,并成为第一大股东。方洪波出任小天鹅董事长。小天鹅始创于1958年,以一句“全心全意小天鹅”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曾推出全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连续11年销量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家电王者。

一系列的并购使美的规模快速膨胀。2010年,美的的营收突破千亿大关。但急速扩张也带来了严重的“消化不良”。除了对家电业并购之外,美的还进入了高速路、客运、锅炉等完全陌生的领域。这些并不熟悉的产业,不但没有让美的更强壮,反而成了沉重的包袱。2011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家电刺激政策全面退出,这让一直蒙眼狂奔的美的听到泡沫破碎的脆响。2011年,美的电器收入虽然在增长,利润却急速下滑,到第四季度利润甚至低于2009年同期水平;海外订货量也受到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而逐步下降,出口同比下滑50%以上;区域销售公司出现大面积亏损。

面对企业的困境,何享健认真作了反思,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头脑热起来是因为我们那个阶段经营很好,环境也热衷于并购、走多元化。一个企业,一个人,在好的环境下容易出事,容易乱来,容易忘乎所以。但是很快,别人的失败让我意识到,我们的管理、资源、人才根本支撑不了这样的扩张。我很快冷静下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