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企业家富豪榜 > 第九章 闲言碎语 中国企业家第一代已入暮年能传到第二代的仅有30企业传承难题如何破解(第2页)

第九章 闲言碎语 中国企业家第一代已入暮年能传到第二代的仅有30企业传承难题如何破解(第2页)

第四、开放心态,逐步去家族化。

随着家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优秀人才的需要也与日俱增。因此,对于渴望做大做强的企业家来说,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企业管理体系、人才结构,以股权、职务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在与家族人员发生冲突时,应该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通过去家族化实现企业治理的升级。近年来,创始人将董事长或CEO职务交给职业经理人的逐渐增多。2020年5月,泛海控股选举宋宏谋为新董事长。他是管理学博士,曾在监管机构、国有大行、地方金融机构和大型金融企业等处任职。两位副董事长也是职业经理人。三人均为70后。创始人卢志强正式隐退。2020年11月,湖北知名上市制药企业九州通换届。两位创始人67岁的刘宝林、63岁的刘树林双双退出董事会,新任董事长是职业经理人刘长云。他2017年加入九州通,任法务总监、审计部长等职。刘宝林的长子刘登攀虽然也是董事之一,但主要负责公司的投资业务。据《上海证券报》统计,紫鑫药业、明发集团、海亮集团等10多家大型民企都交棒给了职业经理人。除了请“外人”掌权外,很多企业家也对企业股权结构进行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逐步降低家庭成员的持股比例。

第五、永远在创业。

今天的市场环境唯一不变的是“永远都在变”。面对新技术、新产品、新需求,企业的第二代不但要守业,更要创业。

中国的民营企业所处的行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面对汹涌的数字化浪潮,需要破解如何跟上时代的难题。因此,很多年轻的接班者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父辈留下的企业。方太的茅忠群从来不把自己看作守业者,认为创业永远在路上。蒋承宏是蒋锡培的儿子,虽然父亲的企业每年营收达到500亿元,他却选择自行创业。2016年,蒋承宏创立了北京琳云信息科技公司,主营动漫和游戏。在创业的同时,2019年,他还兼任了远东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他将自己的时间分成两半,北京、江苏两头跑。

第六、精心设计传承体系。

接班人如何产生?选出来的接班人不理想怎么办?控制权怎样保证?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传承体系的设计。真正稳固的企业传承,不是传给某个人,而是交给一个稳固、相互制衡的体系。九州通换届后,创始人刘宝林曾说:“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体系,不会因为创始人的变化而变化,而新生代已经成熟,且更具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创始人退居二线,不会影响公司发展。”一些企业家兄弟、子女众多,他们采用“赛马不相马”的策略,将潜在的接班人放到各个岗位上历练,根据后者的表现,选出最优者继任。有些企业家则采用少主加老臣的组合模式,扶上马再送一程。当然,在继任者就位后,为避免纷争,也要充分考虑其他各方的利益诉求。像前文提到的方太、李锦记、万向集团,对所有的家族成员都作了相应安排。方太的茅理翔将公司交给儿子后,又拿出资金,支持女儿女婿自己创业。被人们称为职业经理人接班标杆的美的,其创始人何享健则搭建了一个精妙的体系,保证公司、子女、职业经理人各得其所。

香港和台湾很多企业家都设立了家族信托基金、慈善基金,负责运营家族资产。家族信托之所以受青睐,是因为它具备独特的优势。一方面,由于特殊保护机制,基金的解体将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可以有效避免家族财富的分割分散;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财产的保护隔离,当委托人出现破产或离婚的情况,信托财产归受益人所有,不作为破产清算的追索标的或离婚财产分割的对象。

第七、善于借助专业机构。

为了保证传承的稳定,家族企业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制定相应规划。近几年,家族办公室方兴未艾,类型、设置地点各有不同,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企业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认真甄别。

家族办公室可划分为单一家族(SFO,SingleFamilyOffice)和联合家族(MFO,MultiFamilyOffice)。单一家族办公室可投资资产通常需要达到至少1亿美元,联合家族办公室一般至少要2000万到1亿美元。根据瑞银与康普顿财富公司发布的《2019全球家族办公室报告》显示,当前采用单一家族办公室形式的占80%,其中大部分与家族业务独立;剩余的20%为联合家族办公室。它有两项最大的职能。首先是管理家族财富,家族办公室会根据委托人的风险偏好,对股权投资、债券、保险、贵金属、经营性不动产等进行全方位配置。其次是家族服务,涉及委托人的子女教育、长辈关爱、家族接班人培养等。

中国大陆最早一批家族办公室出现于2012年前后。目前被冠以家族办公室名义的机构已有近一万家,大部分为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公司和律所背景,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在中国大陆之外,家办的设置地点尤以新加坡和香港最为热门。据统计,截至2022年4月底,新加坡金管局一共接到143只家族办公室的申请,目前落户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数量超过400家,2018年,这个数值仅有27家。为了增加吸引力,新加坡政府推出的“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GIP)。申请人可通过该计划,一步到位申办新加坡永久居留权。“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的投资门槛主要分成两种,一是投资至少250万新加坡元,在新加坡建立新的商业实体或扩充现有商业实体资本金,二是投资至少250万新加坡元,投向新加坡政府指定的基金公司。此外,申请人还必须拥有至少三年的创业经历,并提交企业最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申请人所创建的企业最近一年营业额需超过5000万新加坡元,且最近三年年均营业额也需超过5000万新加坡元。若申请人所创建的企业尚未上市,那么申请人还需持有企业逾30%股权。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正制订相关立法建议,为家族投资控权工具从合资格交易所赚取的利润,提供利得税宽免。2021年6月,香港投资推广署成立团队,为本地、内地及海外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支持服务,方便投资者规划、管理和扩展其在香港的家族办公室业务。这些措施效果明显,仅2022年上半年,就至少有50家家族办公室入驻香港。

阿里巴巴的马云给自己的企业定了一个目标:活102年。实事求是地讲,这一目标并不好实现。创立于1999年阿里巴巴,到现在只走过了20多年。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家族企业来说,做久比做大、做强更难。这值得创业者认真对待,也需要每个家族成员付出持续努力。

(三)

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借鉴,除了我们前面曾提到的,国内还有一些知名的传承案例,我们作了简单梳理:

李嘉诚家族:

2018年5月,超人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长子李泽钜继任长江和记实业主席。当年1月,《福布斯》杂志公布的香港富豪榜排名中,李嘉诚家族财富为3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0亿元),继续蝉联香港首富。

除了长子李泽钜,李嘉诚还有一个次子李泽楷。虽然是一母同胞,但两个儿子的性格、志趣完全不同,一个如水,一个似火。李泽钜性格沉稳,对父亲言听计从,读书结婚,都中规中矩。李泽楷个性十足,敢于冒险,对父亲虽然很尊重,却有着自己的主见。大学选择了电脑工程,而不是父亲喜欢商科。24岁时回到香港创业。他换女朋友犹如换衣服,却一直不肯结婚。40多岁时,看到大哥儿女双全时,他也动了心,与19岁的明星梁洛施同居,连生了三个儿子。正当大家都以为梁洛施会母凭子贵,嫁入豪门时,李泽楷身边却又有了新的女友。

阅人无数的李嘉诚,面对两个儿子的“水火之别”,采取了因材施教的办法。老大30年前就一直跟随父亲做生意,对公司的业务了如指掌,老二则获得父亲支持,在外闯**。几年间,他投资的电讯盈科获利超过50亿港元。早在2012时,李嘉诚就对自己的家产进行了分配。长子继承了家族的产业,次子则获得了巨额现金。李泽钜管理的家产包括长和、长实、长江基建、电能实业等2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5000亿元。虽然李嘉诚没有透露给了次子多少现金,但外界猜测,应该是一个天文数字。分家两个月后,李泽楷将自己持有的三分之一的家族信托权益转给大哥,使后者的持有数量增加到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由父亲持有。李嘉诚曾公开说:“用分家来传承,而不是在自己去世后,下一代用诉讼来分家。”

除了安排好两个儿子,李嘉诚还设置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这被他称作“第三子”。李嘉诚将自己的持有的三分之一家族信托权益转到慈善基金。负责基金运作的是他的女友周凯旋。李嘉诚的发妻庄月明是他的表妹,1990年因病去世。他一直没有再娶。1992年,周凯旋与长实进行项目合作,得到李嘉诚赏识。从此,周凯旋一直相伴左右,虽然没有名分,却是李嘉诚离不开的帮手。家族信托、慈善基金的设立,保证了各方的利益,也为家族财富传承增添了屏障。

邵逸夫家族:

2014年初,叱咤亚洲娱乐界数十年的影视大亨邵逸夫过世,享年107岁。据香港媒体估计,他的遗产超过200亿港元。邵逸夫的家事复杂,很多人都认为,他的过世必然引来一场争产大案。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邵逸夫曾有过两任妻子。1937年,他与发妻黄美珍结婚,育有两子两女,长子邵维铭、次女素雯、三女素云及幼子维钟。邵逸夫结识红颜知己方逸华后,与黄美珍关系日渐淡漠。四个子女也一直寄养在新加坡。黄美珍于1987年在洛杉矶病逝。10年后,邵逸夫与方逸华结婚,这一年,他已经90岁。两个儿子成年后,也曾帮助父亲打理生意。1981年,随着方逸华入主邵氏,两兄弟的地位变得很尴尬,于是双双退出董事局。两子移居新加坡后,父子二十余年没有往来,甚至孙女溺亡的消息,邵逸夫还是看了报纸才知道的。

不过,随着岁月流逝,父子关系开始慢慢缓和。为了避免子女与方逸华在自己死后起纷争,邵逸夫在十多年前就成立慈善信托基金,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都装了进去。基金的受益人包括邵逸夫的四个子女和第二任妻子方逸华,由一家在百慕大注册的神秘机构负责运营。慈善基金成立后,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资助了诸多项目,捐献额高达100亿港元。同时,因为提前作了筹划,TVB中争夺财产的闹局并未在邵家上演。邵逸夫生前曾这样对媒体表示:儿女们过得很好,不用大家担心,我相信自己的财产,这辈子用不完,我的儿孙辈也用不完。

蔡万才家族:

2014年10月5日,富邦集团创办人蔡万才逝世,享年85岁。2009、2012年,他两次成为台湾首富。2014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蔡万才身价达到2310亿元(新台币)。他与妻子蔡杨湘薰,育有4名子女,长子蔡明忠、次子蔡明兴,长女蔡明玟、次女蔡明纯。蔡万才很早就对自己的身后事进行了安排。他请来曾在高盛、花旗银行任职的汪弘钧,参考洛克菲勒家族的做法,将大部分财产装入家族信托,由家族办公室统一管理、运作,家人可以受益,但不能分家。

蔡万才过世后,企业的大半股权由妻子继承,四个子女也各有所得。蔡明忠和蔡明兴两兄弟分工协作,管理集团旗下的不同产业。2016年,两兄弟对外宣布改组计划,并对调各自的职位。大哥蔡明忠从富邦金控董事长一职退下来,改任副董事长,董事长则由弟弟蔡明兴接替,蔡明兴此前的富邦集团董事长一职,则换成大哥来担任,自己任副董事长。这就是有名的富邦兄弟“互换江山”。蔡明忠先前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说,合作大原则是“分工不分治”,更不会分家。

南存辉家族:

南存辉创立的正泰集团,是中国工业电器行业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之一。2020年10月,他以235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胡润百富榜》第221位。1963年出生的南存辉计划60岁退休。为了做好传承,他设计了一套接班模式。对于接班人,他提出“价值观相同的人,都可以接班”。正泰提出“双培计划”:把能人培养成股东,把股东变成能人。公司只要有新上马的项目,都给项目负责人和他的团队一定股权,从而实现能人绑定。对于公司100多个股东,正泰实行内部“赛马”,提升每个人的能力。股东的子女学校毕业后,不准进入正泰,如里在外打拼出成绩,经过公司严格考核,可以与外人一样进入公司。另外,公司的原始股东专门成立了一个“败家子”基金,对于不成器的子弟,由基金进行适当照顾,保证他们有一个体面的生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