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驻颜术秘方 > 家用美容仪用不好反伤肤(第2页)

家用美容仪用不好反伤肤(第2页)

2 预防嘟嘟肉

重点操作部位:咬肌皮肤韧带。

3 预防双下巴

操作禁区:甲状腺位置。

4 预防眼周细纹

操作禁区:上眼睑位置。

/微电流——修复皮肤,安全性能佳/

微电流项目是通过不同的电流强度、频率、波形来达到皮肤美容的目的。低频电流(1~10Hz),收缩肌肉,紧致轮廓;高频电流(>100Hz)促进成分的透皮吸收;微电流(<1mA)可以增加表皮细胞的活性。

另外,一定频率下的电流可以在皮肤角质层形成电场作用,让周围健康的角质细胞进行迁移,起到修复的作用。皮肤的角质层类似于砖墙水泥结构,在离子导入、直流电等物理方式的作用下,可以干扰脂质双层结构,形成暂时性的孔道,将药物导入。其中离子导入可以使角质层两侧产生电压,该电压变化可以使角质细胞的α螺旋角蛋白重新分布而形成新的孔道,在此过程中,药物易于透皮吸收。

综上所述,微电流的仪器可以起到促进渗透、紧致肌肉、表皮修护的作用,而且相对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是它没有直接提亮肤色、促进胶原再生、淡化皱纹的作用,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建议大家选择微电流结合射频功能的家用美容仪,综合抗衰的效果更好。

/洗脸仪——当心清洁过度/

目前,市面上的洗脸仪主要采取超声波刷头、负离子吸附等方法,但其理念和皮肤科医学背道而驰。过度摩擦和清洁只会导致皮肤变得敏感,屏障受损。

“深层清洁”是一个伪概念,并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可以深入毛孔去清除脏物,建议消费者谨慎使用或减少使用频率。也因为是伪概念被拆穿,市面上的洗脸仪销售热度大降,一些洗脸仪的大品牌公司在营收上并不理想。

/脱毛仪——居家脱毛的好选择/

脱毛仪主要通过长脉宽的强脉冲光,对生长期的毛囊进行升温,抑制其生长。家用脱毛仪的功率虽不及医用专业设备,但其对于大部位(腋下、双下肢、比基尼线等)的脱毛作用还是可以的。相对于蜜蜡脱毛,对皮肤更安全。但是操作时需要注意:①戴好护目镜,因为强脉冲光亮度较大;②激光前先要做好毛发刮除,不然表皮毛发会出现竞争性的光吸收;③同一位置不可重复打3次以上,否则容易出现皮肤受热过大,引起色素沉着。

/注氧仪——认清原理,理性选择/

市面上的注氧仪主要通过负压将精华和水分喷涂在面部,如同医疗美容机构的“水氧活肤”“无针水光”的项目。相比普通用手涂抹精华的方式,注氧仪因为负压的作用,可以将其相对更深一些导入皮肤。但其名称“注氧仪”中的“注氧”,纯属无稽之谈,设备不含氧,精华不含氧,何“氧”之有?如果消费者是因为“注氧”这个概念而被吸引,那可能就达不到想要的预期了。

/家用点阵——合理操作,减轻疼痛/

家用点阵延续了皮肤科点阵激光的作用,利用非气化型点阵激光(1440nm、1450nm等)对皮肤的表面进行微孔发射,促进其再生出更多的胶原组织,修复痤疮、痘坑,改善毛孔、肤质、皱纹问题。但其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疼痛感,目前有些厂家进行了接触面冰点降温镇痛的设计,来弥补体验度上的问题。

点阵对于皮肤还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使用频率及使用强度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比如,敏感区域——双侧颧骨、鼻翼沟可以少操作,甚至不做。耐受区域,如额头、双侧面颊、口周皮肤可以增高使用频率。

/纳米微晶及家用微针——谨慎尝试/

目前,纳米微晶及家用微针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虽然针头浅而短,但它的更新皮肤、收缩毛孔、补水导入等功能都建立在侵入的基础上。不侵入(穿透皮肤表面),以上作用的有效性就很难保证,医学上叫“不破不立”。但侵入和破损的属性,让它们在家用消费品类市场上的商业宣传和消费者在家自行操作的方法上产生了一定难度。还是建议大家选择正规的皮肤科进行微针一类的有创操作。

/LED红蓝光——不是能量越高才越好/

目前,市面上的LED红蓝光还是有比较多类型的,比如面罩类、手持类、大排灯类。其中蓝光(410~430nm)有光动力学疗法,即针对丙酸杆菌中含有的内源性卟啉,可产生单态氧,破坏细菌,减轻炎症。黄光(570~590nm)可以抑制皮肤神经高度敏感状态,减轻皮肤泛红敏感。红光(620~670nm)可以促进微循环,改善皮肤细胞活性和营养状况。

红蓝光虽然效用相对多,但目前还是有很多操作宣传上的误导。例如边敷面膜边照射。本身红蓝光穿透深度较低,大部分仅能达到0。28~0。55mm,如果贴着面膜,光线会被竞争性吸收和折射,起不到作用。

常见LED红蓝光的优缺点

市面上的LED红蓝光,依据其使用方式可以分为面罩类、手持类、大排灯类。我在2021年7月做过一项实验,研究了市面上不同价格的LED红蓝光的光照强度,结果如表1–10所示。

表1-10 LED灯光照度抽样实测数据

结果显示,价格和灯珠数量及光亮程度几乎不成正比。所以也纠正大家一个误区,如果各位为了追求高能量而去找高价和高灯珠数量的产品,实际结果会让你很失望。而且从皮肤科医生的角度来说,从来都不是能量越高效果就越好,在有效区间内就行了。

以下具体点评一下各类型LED产品的优缺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