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股票魔术师电子书 > 第4章 卷土重来(第2页)

第4章 卷土重来(第2页)

“你们的顾客?”

“我持有那家公司的股份,之所以帮他们介绍生意,是因为他们一直对我很好,我也从他们那里赚到了不少钱。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为你引见他们的经理。”

“那家公司叫什么?”我问他。

他告诉我一个名字,我听说过这家公司。他们在报纸上打过广告,声称顾客依靠他们对活跃股票的内部消息而获利颇丰,那是其专长。那不是普通的投机商号,而是骗子公司。那些所谓的经纪商通过为客户处理订单,用巧妙的伪装欺骗世人,让所有人以为他们是经营正经生意的正规经纪商。这类公司拥有古老的历史。

当年曾有十几家经纪行破产,这些公司便是这类经纪行的鼻祖。他们使用着相同的原则和手段,只是从大众身上捞钱的具体方式有所差异。一些古老的花招变得广为人知后,他们便会对某些细节进行调整。

这些人曾经发出几百封电报,建议客户买进特定的股票,同时发出另外几百封电报,建议其他客户卖出同一只股票。这是赛马场的情报贩子惯用的手段。这样一来,他们便会同时接到买进和卖出的订单。假设这家公司通过正规的证券交易公司买进和卖出1000股该股票,从而获得一份正式报告,如果有多疑的人胆敢对他们的操作指手画脚,他们便会亮出这份报告。

他们还设立过全权委托的投资方案,并用花言巧语获取客户的书面委托,从而按照自己的判断以客户的名义使用他们的资金进行交易。这样一来,即使是脾气最差的客户,也无法在亏损时要求获得合法的赔偿。他们可以做多一只股票,吸引客户跟进,然后利用一种古老的投机商号运作手段吞掉几百名客户的小额保证金。他们对任何人都不会心慈手软,女性、老年人经常沦为他们的猎物。

“我讨厌所有经纪商。”我告诉那家伙,“我得好好想一想。”我不想听他继续说下去,于是离开了。

我调查了这家公司,得知他们有几百位客户。尽管我听到了一些老生常谈的故事,但并没有发现一例盈利无法兑付的情况。最难的是找到曾经在那里赚到钱的人,但我仍然找到了这样的客户。那时他们的生意似乎做得风生水起,这表示即使有一笔交易对他们不利,他们大概也不会赖账。当然,这样的公司最后大部分都会破产。投机商号的破产浪潮曾像瘟疫一样阶段性暴发,这种情况类似于只要有一家银行倒闭,其他银行也会接连破产,这是其他顾客感到恐慌而纷纷挤兑造成的。不过,这个国家也有很多平安退休的投机商号老板。

有关那个人的公司,我没有听到值得警惕的情报,他们只是永远在追逐利益,并且有时会使用欺诈手段。他们尤其擅长欺骗那些妄想一夜暴富的人,但他们在赚走客户的钱之前一定会先获得客户的书面许可。

我遇见的一个小伙子告诉我,他见过那家公司在同一天发出600封电报煽动客户买进某只股票,又发出600封电报敦促其他客户卖出同一只股票。

“我知道这一招。”我对那个小伙子说。

他说:“可是第二天他们又给同一批客户发电报,建议他们抛售持有的所有股票,然后买进或卖出另一只股票。我问过交易厅里的一名资深合伙人,‘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理解之前的做法,必须让一部分客户先赚到一些钱,尽管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最终都会亏损。可是你们的做法会让所有客户都赔钱,你们究竟在想什么?’他回答道,‘无论客户购买什么、如何购买、在哪里交易、几时交易,他们都注定会亏损。一旦客户遭受损失,便再也不会和我做生意了。既然如此,我不如尽快赚走他们的钱,然后寻找新的客户’。”

坦白地说,我并不关心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我向你们讲述过我与泰勒公司的过节,以及我是如何报复他们的。但我与这家公司没有任何仇怨。也许那是一家骗子公司,也许他们并不像传闻中那么坏。我不准备让他们为我做任何交易,也不准备相信他们的内幕情报或花言巧语。我唯一关心的事就是赚回一笔本金,然后返回纽约。在正规的公司里做大额交易,而不必担心警察会像对待投机商号那样进行突然搜查,也不必担心邮政局突然冻结你的账户,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即使你的运气很好,也只能在一年半后取回一点儿零头。

总之,我打定主意要见识一下这家公司与所谓的合法经纪行相比具有哪些交易优势。我可以用来缴纳保证金的钱并不多,不过,投机商号在这方面的要求自然更加宽松,在这种地方,只要几百美元就能玩好一阵子。

我来到他们的公司,与经理进行了一番谈话。他发现我是一个交易老手,曾经在纽约的交易所开户,并且把带去的钱全都输光了,在这之后,他便不再向我担保如果我把储蓄交给他们打理,能日进斗金。他以为我是个不知道吸取教训的蠢人,有些人在股市屡战屡败仍不知悔改,这种客户是所有券商的下手目标,对榨取保证金的投机商号和只满足于收取佣金的经纪行来说都是如此。

我告诉这名经理,我需要精准的执行能力,因为我一直按照市价进行交易,不想看到与报价有丝毫偏差的报告单。

他以人格向我担保他们会按照我的要求行事,想向我证明他们是高水平的券商,拥有业界最强的人才。实际上,他们是以优秀的执行能力而著称的。即使报价机打出的价格与交易报告上的价格有任何差异,那也是对客户有利的差异,不过,他们当然无法保证情况必然如此。如果我在这里开户,可以按照电报接收到的价格进行交易,他们对自己的交易员很有信心。

这当然意味着我可以像在投机商号那样放开手脚在这里进行交易,他们允许我根据实时报价下单。我不想表现得过于急迫,于是摇了摇头,告诉他我不准备今天就开户,如果有需要,我会通知他。他强烈地怂恿我立即开户,因为市场走向很好,现在进场准能赚钱。其实这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市场正处于淡季,价格摇摆不定,正适合引诱客户入场,然后他们利用股价波动将客户洗劫一空。我费了一番功夫才得以脱身。

我留下了姓名和住址,于是,从那天起便不断收到预付的电报和邮件,催促我买进某只股票,或者声称他们收到内幕情报,大盘即将上涨50点。

我正忙着到处寻找其他做同类生意的券商,努力搜集一切情报。在我看来,如果他们确实能够兑付我赚到的利润,那么我能赚到大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这些投机商号里做交易。

搜集到足够的消息之后,我在三家公司开设了账户。我租了一间小型办公室,架设了直通这三家公司的电报线。

我先做了几笔小额交易,以免他们一开始便被我吓跑。我让盈利和亏损保持平衡,没过多久,他们便通知我,对于直接与他们连线的顾客,他们向来只做大生意。他们不欣赏胆小鬼。他们以为我投入得越多,就会损失得越多。我破产的速度越快,他们赚到的钱就越多。这些人一直在和普通人打交道,普通客户向来无法长期保住本金,所以他们的生财之道不无道理。身无分文的客户没办法继续交易。元气大伤的客户仍然怨天尤人,并做出各种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我还和一家与纽约直接连线的本地公司建立了关系,他们在纽约的联系人也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我买了一台股市报价机,开始谨慎地进行交易。我说过,这与在投机商号做交易差不多,只是速度慢了一点儿。

我有信心在这场游戏中取胜,并且确实胜出了。我向来没有十成的把握可以获得盈利,但总的来说,我还是赚到了钱,这样的交易周而复始。我再次过上了好日子,但我为了重返华尔街一直在积攒本钱。我又架设了两条通往这类投机商号的电报线,这样一来,我一共与五家公司接通了电报,当然,还有一家是正规的经纪行。

有时,我的策略也会失灵,选择的股票不符合以往的波动趋势,反而呈现出相反的变化。由于我用小额资本进行投资,这没有给我造成太大的损失。我和券商们的关系还不错。不过他们的账面记录有时与我的记录有出入,这种差异总是对我不利。这可不是偶然!但我为了自己的权益而抗争,通常我总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他们总是妄想能从我手中赚走我的盈利。我想他们大概把我赚到的钱当成了临时贷款。

他们确实没有职业道德,并不满足于赚取佣金,而是利用巧取豪夺的手段来赚钱。愚蠢的人炒股总是输钱,他们从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投机,以至于这些人看起来像在经营某种合法的非法生意。但情况不是这样的。“给顾客甜头才能赚到钱”是一句至理名言,可他们似乎从未听说过这句话,他们也不满足于普通的投机生意。他们多次企图利用老套的把戏欺骗我。由于我一时疏忽,他们的骗术得逞过几次。每次我只是像往常一样做交易,便会遭到他们的埋伏。我斥责他们见利忘义,他们却矢口否认,最后我只能继续与他们做交易。和骗子打交道的好处在于,只要你还愿意和他做生意,他从不会计较你曾拆穿他的诡计。骗子对此并不介意。他们十分乐意让步,多么宽宏大量的一群人啊!

我在稳步积攒本金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这群骗子的妨碍,最终,我受够了,于是决定给他们一点儿教训。我挑选了一些曾经备受投机者追捧而如今却无人问津的股票。这种做法万无一失。如果我选择的是从不活跃的股票,那将引起他们的怀疑。我向我的五家券商发出买进这只股票的指令。在他们收到指令并等待下一次报价时,我通过正规交易所下单卖出100股这只股票。我催促他们尽快执行。你们可以想象当交易所收到卖出订单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员公司突然从外地接到了一只不活跃股票的卖出急单。有人捡到了便宜。我的卖出对价格产生的影响将反映在纸带上,那将是我为五笔买进订单支付的价格。我在较低的价位做多了400股。与交易所连线的那家公司问我是不是听到了什么消息,我告诉他们我收到了一条内部情报。那天闭市前,我向正规经纪行发出立即买回那100股的指令;我告诉他们无论如何我都不想做空,并且不介意成交价是多少。于是他们给纽约证券交易所发电报,迅速买回了100股,结果令这只股票大涨。我当然也让那几家骗子公司卖出了500股。这次交易的结果令我很满意。

他们依然不知悔改,于是我又用同样的招数教训了他们几次。我不敢冒险让他们获得应有的惩罚,我很少赚走高于每100股一两个点的利益。但这样的盈利水平依然加快了我的本金累积,让我能够早日返回华尔街。有时我会改变做法,换成卖空股票,但我从不做得太过火。每次能赚到600~800美元,我便心满意足。

有一次,我的交易进展得过于顺利,我出乎意料地造成了10个点的波动。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事实上,我在一家券商持有200股,在其他四家券商则像往常一样持有100股。这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他们因此怨声载道,并开始在电报里发泄不满。于是我去见了那名经理,就是那个迫切期望我开户的人,每次被我拆穿骗术后他都表现得很宽容。以他的身份来看,他颇擅长夸夸其谈。

“那只股票被操纵了,我们一分钱也不会付给你!”他赌咒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