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股票魔术师纵横天下股市的奥秘 > 第11章 抓住机遇(第1页)

第11章 抓住机遇(第1页)

第11章 抓住机遇

现在,我想谈谈发生在1907年10月的事情。我买了一艘游艇,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打算离开纽约,乘船游览美国南方的水域。我对钓鱼十分痴迷,这一次,我准备乘坐自己的游艇尽情钓鱼,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我在股市赚到了一笔巨款,最后一刻,我却在玉米期货市场栽了个跟头。

我必须解释一下,在利用货币市场的恐慌赚到第一笔百万美元之前,我一直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从事粮食期货的交易。我做空了1000万蒲式耳小麦和1000万蒲式耳玉米。长期以来,我一直在研究粮食期货市场,如同一直看空股市那样,我也看空玉米和小麦期货。

这两种期货的价格都开始下跌,然而在小麦持续下跌的过程中,芝加哥名气最大的交易商——我们姑且称他为斯特莱顿(Stratton)——不知为何决定轧空玉米期货。我已经把持有的股票出清,正准备乘坐游艇前往南方时,我发现小麦期货可以带来一笔丰厚的利润,但玉米期货的价格被斯特莱顿抬高了,这令我损失了不少钱。

我知道虽然玉米期货的价格正处在高位,但美国的玉米储备量远远高于期货价格所代表的数量。供求法则仍在发挥作用。但对玉米期货的需求主要来自斯特莱顿,而供给却因道路不畅而中断。我还记得我曾祈祷初春的低温可以冻结泥泞的公路,这样一来,农民就能把玉米运送到市场上。可惜我没有这样的运气。

就这样,我期待不已的垂钓旅行泡汤了,玉米期货带来的亏损让我放弃了出行。我不能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去旅行。当然,斯特莱顿一直在密切关注空头的动向。他知道我已经上钩了,对此我和他一样清楚。我说过,我希望老天能帮助我扭转局势。当我意识到天气不会有任何变化,奇迹也不会发生时,我便开始研究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摆脱困境。

我轧平了手中持有的小麦期货头寸,赚到了一笔不错的利润。但玉米期货的问题比这困难得多。如果我能按现价轧平持有的1000万蒲式耳,一定会心甘情愿地立刻采取行动,即使这样做依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然而,从我开始买进玉米期货的那一刻起,斯特莱顿便会集中力量对我进行倾轧。如此一来,自己的订单反而会把价格抬高,这种做法无异于用自己的刀割破自己的喉咙。

尽管玉米期货市场表现强劲,我对垂钓旅行的渴望却更加强烈,因此,我需要立刻找到一条出路。我必须进行战略性撤退。我必须买回之前做空的1000万蒲式耳,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亏损。

碰巧斯特莱顿那时也在做燕麦期货的交易,并且几乎控制了整个燕麦市场。我一直在通过新闻和八卦追踪粮食市场的动向,听说实力雄厚的阿穆尔集团(Armour)在商业来往上与斯特莱顿不和。我当然知道斯特莱顿不会让我如愿以偿,他只会迫使我按照他制定的价格购买玉米期货。然而,在听到阿穆尔集团与斯特莱顿不和的消息时,我突然想到可以向芝加哥的交易者们寻求帮助。他们能为我提供的帮助只有一个,那就是代替斯特莱顿,把他们持有的玉米期货卖给我,其余的事情便很好办了。

首先,我发起了订单,价格每降低美分时,便买进50万蒲式耳玉米期货。提交了这些订单之后,我向四家交易所分别发出一份指令,要求他们照市价同时卖出5万蒲式耳燕麦期货。我估计这么做应该可以让燕麦价格迅速下跌。我了解交易者的思维模式,他们一定会立刻认为阿穆尔集团正在针对斯特莱顿。他们看见燕麦价格受到打压,便会合理地判断下一个受到冲击的将是玉米,于是他们会开始卖空玉米。如果斯特莱顿垄断玉米的计划最终破产,我便能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我对芝加哥交易者的心理活动掌握得一清二楚。当看到燕麦的价格因为分散的卖出订单而下跌时,他们迅速转向了玉米期货,急不可耐地抛售自己的持仓。我在接下来的10分钟内买进了600万蒲式耳玉米期货。我发现他们不再卖出玉米时,便以市价买进了剩下的400万蒲式耳。当然,这笔交易使得价格再次回升,但从整体来看,这一系列操作使我成功轧平了整整1000万蒲式耳玉米期货的空头头寸,并且成交价只比最初买进其他交易者卖单时的价格贵半美分。我为了诱使其他交易者抛售玉米而卖出了2000万蒲式耳燕麦,在补回仓位后,我的损失只有3000美元,作为空头诱饵来说这是很少的。我从小麦期货市场赚到的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在玉米期货市场的亏损,以至这一次我在粮食期货交易中的全部亏损只有2。5万美元。后来,玉米期货的价格上涨到每包25美分。假如我没有仔细考虑交易价格便开始买进1000万蒲式耳玉米,毫无疑问,我会落入斯特莱顿的陷阱,将付出难以估计的代价。

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辛勤耕耘数年,便一定会形成与一般新手不同的习惯和态度。这是区分专业人士与业余爱好者的标准。在投机市场上,专业的态度指的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可能为他带来利润或亏损的各种因素。公众对他付出的努力只是一知半解。他们自我意识过剩,对市场的思考既不深刻也不全面。职业作手比起赚钱,更在意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判断准确,自然会获得丰厚的报酬。专业交易者应当像职业台球选手那样对待自己的工作,他的目光需要放得更加长远,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球。专业交易者必须养成根据头寸制定策略的本能。

我听说过一个关于艾迪生·柯马克(AddisonCammack)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动地阐述了我的观点。从我听到的情况来判断,柯马克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最有能力的股票交易者之一。他并不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长期看空股市,但他发现做空对他的吸引力更大,因为他可以充分利用人性当中最显著的两大因素——希望和恐惧,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他留下了一个著名的警句:“别在蠢货害怕的时候做空!”老前辈们告诉我,他赚得最多的一笔交易是多头交易,所以他显然没有受到个人喜好的左右,而是在权衡市场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交易。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完美的交易者。似乎有一次,在牛市快要结束的时候,柯马克做了空头,能言善辩的金融专栏作家J。阿瑟·约瑟夫(J。ArthurJoseph)听说了这件事。然而,当时的市场不仅表现强势,而且仍然在上涨,这种情况刚好迎合了多头主导者和报纸上的乐观评论。约瑟夫知道像柯马克这样的交易者对利空消息很敏感,于是有一天,他带着好消息兴冲冲地来到柯马克的办公室。

“柯马克先生,我有一个要好的朋友,他是圣保罗营业所的交易员。他刚告诉我一些消息,我觉得你也应该知道。”

“什么消息?”柯马克淡淡地问。

“你已经改变立场了,对吗?你现在看好空头吧?”约瑟夫向他求证。如果柯马克不感兴趣,他也不想浪费宝贵的情报。

“是啊,你所说的好消息是?”

“今天我去了一趟圣保罗营业厅,为了采集情报,我每个星期都会去那里两三次。我在那里遇见一个朋友,他对我说:‘老先生在卖空股票。’他指的是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Rockefeller)。‘吉米,这是真的吗?’我问他。他回答:‘是真的,股价每上涨个点,他便卖出1500股。这两三天里我一直在帮他过户股票。’于是我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上赶来告诉你这个消息。”

柯马克不是个容易情绪激动的人,并且,他早已习惯了五花八门的人冲进他的办公室,为他带来各种新闻、八卦、流言、消息和谎言。他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了。这时他只是说:“约瑟夫,你确定你没听错吗?”

“我确定吗?我当然确定!你以为我聋了吗?”约瑟夫说。

“你相信那个朋友说的话吗?”

“当然!”约瑟夫大声说,“我认识他许多年了。他从没有对我说过谎。他不会说谎的!毫无疑问!我知道他绝对可靠,我愿意用我的性命担保他告诉我的事情。我对他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更深,比你这么多年来对我的了解要深得多。”

“你相信他,是吗?”柯马克又一次看着约瑟夫说。随后他说:“好吧,你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叫来他的经纪商heeler)。约瑟夫本以为他会让经纪商卖掉至少5万股圣保罗公司的股票。威廉·洛克菲勒正在借助市场的力量抛售他所持有的圣保罗公司股票。至于他所抛售的究竟是投资股还是投机股则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事实是只有标准石油集团最杰出的股票交易商正在抛售圣保罗公司的股票。假如一个普通人从可靠的来源得知这一消息,他会怎么做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柯马克是那个年代最有能力的空头,当时他正看空股市,然而他却对经纪商说:“比利,帮我盯着报价板,圣保罗的股价每上涨,就买进1500股。”当时这只股票的价位在90多美元。

“你说的应该是卖出吧?”约瑟夫急忙打断道。他可不是华尔街的新手,但他是站在新闻记者的角度看待股市的,顺便一提,这也是大众看待股市的角度。内线抛售的消息公布之后,股价当然应该下跌。威廉·洛克菲勒先生正在抛售圣保罗股票,没有比这更劲爆的消息了。标准石油集团正在抛售,柯马克却在吸进!这怎么可能?!

“不,”柯马克说,“我说的是买进!”

“你不相信我吗?”

“我相信你!”

“你不相信我的情报吗?”

“相信。”

“你不是看空股市吗?”

“是啊。”

“那为什么?”

“这正是我买进的原因。现在,你听我说。你要和那位可靠的朋友保持联系,只要一听到大批卖出停止的消息就马上来告诉我。马上!你明白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