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弗雷德里克·肖邦,法国画家,1804年生于德国,1888年(也有一说是1880年)去世。波提乏是《圣经·创世记》中法老的内臣和护卫长。
(37) 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是除金字塔外,古埃及文明最富特色的象征。其外形呈尖顶方柱状,自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
(38) 包岑和吕岑均为德国境内地名,1813年5月,拿破仑一世的军队在此与俄普联军曾有过交战。
(39) 夏尔·布勒是17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家具艺术大师之一,曾作为皇家御用工匠入住卢浮宫,为皇室设计、制造家具,其姓名“布勒”也成为镶嵌细工的代名词。
(40) 法国人习惯在圣诞节将自己的鞋子放在圣诞树下。
(41) 比沙(1771年11月14日—1802年7月22日),法国著名医学家,对法国近代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有巨大贡献。
(42) 拉丁语,意为“首先”。
(43) 斑蝥为一种昆虫,可入药。这四种动、植物皆有剧毒。
(44) 卡戴·德·加西库尔(1769—1821),法国药学家、作家,撰写过大量医学文章。
(45) 拉丁语,意为“砂糖”。
(46) 此处原文为sens,与sang(血)同音,有“感觉”“见识”等诸多含义。
(47) 娜奈特为歌词中的人名。
(48) 此处原文所用的masse一词,还有“资产负债总数”之意。
(49) 霍尔巴赫(1723—1789),无神论者,是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与狄德罗等人共同编撰了《百科全书》,也是“百科全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50) 《葡萄牙犹太人信札》为安图瓦内·盖内神父(1717—1803)的著作,于1769年问世,旨在反驳伏尔泰对《圣经》的抨击。
(51) 让-雅克·尼古拉(1807—1888),前治安法官和作家,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其所著的《基督教理》达12卷之多,于1834年至1835年出版,后多次再版。
(52) 蜡屈症是旧时的说法,即现在的强直性昏厥,患者一般呈昏死状,全身僵硬,动弹不得。过去的宫廷中经常出现此病。
(53) 18世纪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尔所创立的学说,也称“麦斯麦术”,利用“磁流”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进入被催眠的状态,四肢僵直。
(54) 典出《新约·使徒行传》第九章,“扫罗的眼睛上,好像有鳞立刻掉下来,他就能看见,于是起来受了洗”。
(55) 拉丁语,意为“我从深处”。出自《旧约·诗篇》第130篇。
(56) 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
(57) 无知兄弟是公教要理会学校里的教员,无知兄弟会代指其所任教的学校,是一种蔑称。
(58) 一种巧克力可可粉品牌。
(59) 英国人发明的一种补品,由各种豆粉制成,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十分常见。
(60) 是物理学家艾萨克·普维马舍发明的一种医疗仪器,以电池为驱动力,可长时间裹戴在身上,是当时“电疗”风行之下的新兴事物。
(61) 斯基泰人是活跃于公元前的一支游牧民族,骁勇善战,该民族的萨克盔甲在历史上十分有名。
(62) 维斯塔是罗马神话中的灶神和家庭女神,为罗马十二主神之一。
(63) 有学者研究认为,这个喜欢讲双关语的画家就是福楼拜本人,其也曾在萨巴提埃小姐的沙龙里自称“沃弗里拉尔”。
(64) 拉丁语,意为“旅行者,请止步”。不少欧洲历史人物的墓志铭上都出现过这句话。
(65) 拉丁语,意为“你的脚下有一位令人爱慕的妻子”。
(66) 这是当时教会为了诬陷伏尔泰而捏造的谣言,其真实的死因是尿毒症。
(67) 此处的调查或指上文中纸团一事。
(68) 这句话曾在罗多尔夫写给爱玛的分手信中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