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1814—1830年,拿破仑帝国崩溃之后,波旁王朝两次复辟。
(58) 按照当时的宴会习俗,女士将手套放进自己面前的玻璃杯中,表示自己不喝酒。相反,则暗示主人可以斟酒,此处有几分打破风俗开眼界的意思。
(59) 德·阿托瓦伯爵(1757—1836),路易十六的弟弟,即查理十世,1824年在路易十八死后登上王位,于1830年被推翻。
(60) 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1793),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1793年被送上断头台,大革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民间都盛传她有多位情人,生活骄奢**逸。
(61) 一种轻薄宽松的羊毛织物,多用作长裙或围巾,19世纪初流行于巴黎,原产地巴雷日是法国上比利牛斯省的一个村镇。
(62) 从前有地位、爵位,或有资产的人赐给家臣和侍从穿戴的有很强鉴别性的衣服。
(63) 旧式的法国金币,币上铸有路易十三、路易十四的头像。
(64) 位于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也是最为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教堂正面对称立有8根雄伟的圆柱,圆柱两侧排列有4根方柱,教堂前面的圣彼得广场由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每个长廊有284根高大的圆形石柱作为支撑。
(65) 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古城,有中世纪城堡、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花园,以及罗马时代的建筑遗迹和温泉浴场,自古便是度假胜地。
(66) 指维苏威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之一,即摧毁庞培古城的那座火山。
(67) 意大利南部古城,位于那不勒斯湾的东南角,景色优美,自罗马时代起就是温泉疗养地和游览胜地。
(68) 位于罗马与那不勒斯之间,古镇附近丘陵上的蒙特卡西诺是意大利的著名教堂,此处还有许多有关基督的遗迹,是基督教徒的朝圣地。
(69) 19世纪流行的一种穿插各式花样、不断变换舞伴的四对舞。
(70) 福楼拜在这里混合了érafler(意为擦、划破)和rifler(意为刨、锉)两个单词,制造了一个新词,érifler,用以表现旋转速度之快。
(71) 即惠斯特牌戏,现代桥牌的前身。
(72) 蓬巴杜,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王室情妇和挚友,社交名媛,对当时的洛可可艺术影响极大,被誉为“洛可可之母”,后以其姓名来命名那些典型的洛可可风格。
(73) 墨角兰,另有译马郁兰,一种气味芳香的草本植物,常用作爱情的象征,也是一首传统的法国歌曲,诞生于路易七世时期的巴黎。
(74) 《花篮》是1843年到1878年在巴黎出版发行的一本时尚刊物;《沙龙精灵》为一份报道当时巴黎上流社会文化生活的刊物,仅仅短暂存在于1829年至1830年。因此,也有研究者认为包法利夫人应该不可能同时订阅到这两本刊物。
(75) 欧仁·苏(1804—1857),19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一些风俗小说具体细腻地描绘了当时巴黎的上流社会。
(76) 乔治·桑(1804—1876),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女性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也是福楼拜的好友。
(77) 德国的一处历史地名,位于德国西南部,隔莱茵河与法国相望,19世纪时是欧洲贵族和上流人士的度假胜地。
(78) 过去称呼对方时,不用第二人称“您”,而用第三人称“他”或“她”,是尊称名门望族的一种方式。
(79) 1844年至1899年发行于巴黎的一本医学杂志。
(80) 法国著名钢琴品牌,由法国人塞巴斯蒂安·埃拉尔创立,因在钢琴中首次使用双重擒纵,埃拉尔也被誉为“现代钢琴之父”。据说肖邦十分喜欢埃拉尔牌钢琴。
(81) 此处的希腊软帽,应指弗里吉亚无边软帽,法国大革命期间这种帽子成为自由和解放的标志而广为流行,名画《自由引导人民》中,画中的自由女神戴的就是这种软帽。
(82) 奥地利西南部的山区。
(83) 一种古老的西班牙舞曲,16世纪传入法国之后,常出现在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之中。
(84) 指复活节前,为了纪念耶稣的荒野绝食,一个40天之久的大斋期,信徒们会在斋戒期间涤净过去一年中的罪过。
(85) 一种味道刺鼻的便宜的蜡烛。
(86) 在中药材中,缬草根也被用来医治心悸和心神不宁。
(87) 新译为讷沙泰勒,全名讷沙泰勒昂布赖,位于鲁昂东北,诺曼底大区与上法兰西大区的交界处,也是迪耶普通往巴黎的必经之地。为使译文流畅,此处沿用旧的译名。
(88) 这个地名几个译本各有各的译法,福楼拜曾在信中提及,该镇并非真实存在,乃是想象虚构。此处是小说中首次出现这个地名,原文所用的Yonville-l'abbaye,本文译为“雍镇-修道院”,Yonville,译为“雍镇”,l'abbaye本意是“修道院”,后文也有提及,均根据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