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叶圣陶传简介 > 03(第3页)

03(第3页)

【译文】

陆澄就《孟子》“操存舍亡”一章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善心的出现没有规律,也没有方向。’这虽然是就平常人的心来说的,学者也需要知道心的本体,原本就是这样的。这样操守存养的功夫,才没有缺点。不能轻率地认定‘出’不存在,‘入’应当存在。如果论到本体,原本是无出无入的。如果论到‘出入’,那么人的思维活动是‘出’。然而人的主宰昭然在此,哪里有个‘出’呢?既然没有‘出’,哪里有个‘入’呢?程颐先生所谓的‘腔子’,也只是天理而已。虽然成天应酬,但不出天理的范畴,就是在‘腔子’当中。如果越出天理,就是所谓的‘放’,就是所谓的‘亡’。”

先生又说:“心的‘出入’也只是动和静。动静无常,又怎么会有方向呢?”

【原文】

王嘉秀①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人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②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诬也。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是四家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视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佛,且当笃志为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明,则仙、佛自泯。不然,则此之所学,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难乎?鄙见如此,先生以为何如?”

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一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知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③。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注释】

①王嘉秀,字实夫。好谈仙、佛。守仁尝警之,谓“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故不易辨,惟笃志圣学者始能究析其隐微”。

②科,分科目取士也。贡,荐举学行优良之生员,使之入仕也。传奉,言铨选不由吏部,夤缘内臣受官者也。

③语出《易·系辞传》。鲜,尽也。

【译文】

王嘉秀问:“佛教凭借超脱生死来诱导人信奉,道教以长生不老来诱导人信奉,他们的本意也不是要人做不好的事情。追根究底,也是看到了圣人的‘上达’功夫,但这并不是入道的正途。如今做官的人,有科举而成,有荐举而就,有继承而为的。但如果不是为官的正道,君子是不会去做的。道教与佛教达到了极处,与儒者大略相同,但有了‘上达’的功夫,遗失了‘下达’的功夫,终究不像圣人的学问全部兼备。然而佛与道在‘上达’方面与儒家的相同,这点不能随便否认。后世儒者又只注意到了圣人的‘下达’的部分,因而上下分裂失真,使儒学流于记诵、辞章、功利、训诂的学问,也最终不免成为异端。研究这四家的人,终生身心劳碌,没有一点益处。反观那些道教佛教的信徒,清心寡欲,超脱于世俗烦累之外的,这些人反而有所不及。如今的学者不必上来就排斥道教、佛教,而应当笃志研习圣人之学。圣人之学阐明发扬了,那么道教、佛教自然会消亡。否则的话,恐怕道教、佛教的信奉者对儒学的内容感到不屑,而反要这两家的人降格相奉,不是很难吗?这是我的粗浅看法,先生认为怎样?”

先生说:“你所论说的大体上正确。但所谓的‘上达’和‘下达’,也是由于人们见解有偏颇才会出现。如此论及圣人大中至正的道义,上下通达,都是相同的,又有什么上和下的区分呢?‘阴阳的交替变化就叫作道,但仁者把它叫作仁,智者把它叫作智,平民百姓每天接触阴阳之道而不懂得,因此君子之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仁、智不也是道吗?但见解偏颇了,就有问题出现。”

【原文】

“蓍①固是《易》,龟亦是《易》。”

【注释】

①蓍,shī,一种草,古代常用来占卜。——编者注

【译文】

先生说:“用蓍草占卜固然是《周易》,用龟背占卜也是《周易》。”

【原文】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①,恐亦有不满意?”

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

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注释】

①《论语·八佾》篇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舜之乐。武,武王乐也。

【译文】

有人问:“孔子认为周武王没有达到至善,恐怕他对武王有不满意的地方吧。”

先生说:“对武王来说,自然应当得到这样的评价。”

那人说:“如果周文王没有去世,会怎么样呢?”

先生说:“文王在世时,已经掌管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如果武王伐商时文王在世,也许不会发动刀兵,这余下的三分之一必然也会归于文王的统治之下。文王只要妥善处置纣王,让纣王无法作恶就可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