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 第七节 人设陷阱和博弈陷阱(第1页)

第七节 人设陷阱和博弈陷阱(第1页)

第七节人设陷阱和博弈陷阱

陷阱7:你以为你在塑造同事对你的认知,其实同事早已把你移出“朋友圈”;你以为你胜了博弈,其实却输了整个职场。

职场沟通中还有两个陷阱需要高度注意:一个是“人设陷阱”,一个是“博弈陷阱”。

一般说来,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老人,所有职场人士都会非常重视同事心目中“人设”的塑造,而实现这一过程,则往往会通过“博弈”的手段。

这一点不难明白:你的同事怎么看你,决定了你在职场中的地位以及职场环境的优劣。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你在职场中的阶级属性。

哪怕你是一个高管,职场环境也有可能非常恶劣、紧绷;反之,哪怕你只是一个普通员工,职场环境也有可能非常优渥、松快——尽管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屡见不鲜,可却未必引起了职场中人足够的警惕和重视。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有一位女性网友,曾通过种种途径找到我,向我细述她在职场中的“不幸”遭遇,并不断地向我问计,希望能够改善这种境遇,而且是尽快改善。

不过,在听了她无数遍“祥林嫂”般的叙述之后,我也一再跟她强调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的情况没那么单纯,急不来。

事情是这样的:

我们姑且称故事的主人公为A女士。她近十年的职场烦心遭遇,都与一位B女士有关。

话说两位女士同时进入公司,迄今司龄均为十年,都是公司的元老级员工了。两人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同一个部门工作。只不过小A运气稍好,表现也不错,比小B升职的速度快了一些。而且一步快,步步快,一直到今天,她的职位也比小B高了半级,是她们那个部门的主管,后者则是副职。

从表面看,小A的职场之路似乎颇为顺利。可其实不然。按照她本人的说法,这十年的职场生涯简直令她心力交瘁,几近抑郁的边缘。重点是,这种身心高度疲惫的状态并非来自工作本身,而是来自职场中的人际环境。甚至不夸张地说,她会通过主动增压、拼命工作的方法来为自己减轻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否则几乎片刻不得安宁。

为什么会这样呢?

问题似乎出在小B身上。

原来,刚进公司的时候,她和小B之间的关系处得还不错。毕竟是“同期生”,有许多共同语言,在职场新人面对的很多问题上也能互相照应。可是,随着小A先声夺人,获得晋升的机会,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微妙变化。小B主动疏远小A,两人之间,无论是从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方面,都开始渐行渐远。

不仅如此,小B还拉拢部门里的其他同事(她们部门总共就五个人,且均为女性),一起疏远小A,使小A长期被孤立。这让她心里很不舒服,在职场中的地位也非常尴尬:明明自己是最大的领导,可是所有的兵都在歧视自己,欺负自己。真真是岂有此理,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时,摆在她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彻底撕破脸,以牙还牙;第二,耐下性子,厚着脸皮改善关系。毕竟职场之路还很长,一旦真把同事关系搞僵,对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显然,这两条路是互相抵触的。这让她陷入巨大的纠结之中,且这一纠结,就纠结了整整十年。

换言之,这十年,她是在时而强硬、时而软弱,时而“撕破脸”、时而“厚脸皮”的状态下度过的。而她对这样的状态极度不满。她渴望释放,寻求一种极致的结果:要不然就彻底放弃这个职场,要不然就彻底改变这个职场。可优柔寡断的性格又让她既无法做到前者,也与后者相去甚远。于是只好继续纠结下去,只好找到我这里“寻医问药”。

那么,小A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

显然,她是一位对塑造自身职场人设这一命题极为重视的女性。对于这件事,她非常用力,也非常吃力。可遗憾的是,用力过猛导致她昏招儿迭出,最后掉进了“人设”的陷阱。

她试图采取博弈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试图营造一种进可攻(该撕破脸的时候撕破脸),退可守(该厚脸皮的时候厚脸皮)的局面。照理说,这套逻辑是不错的,可为什么在她身上却一点也不灵验呢?

结论是,她在博弈方面也出了问题。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理念的问题。

这就是职场中非常经典的“博弈陷阱”。

让我们从头说起,分析一下小A的遭遇。

首先,她与小B之间的关系,看似拐点出现在“一个先升,一个后升”上面,其实却不尽然。在与小A有限的几次接触中,我便强烈地感受到这位女士性格中的巨大缺陷。

一个字:累。两个字:太累。

与之打交道,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既累人,又累心。

她是那种心机或者心事极重,极其警惕、敏感、矛盾、保守的人。看得出来,她极度缺乏安全感,不轻易相信别人,极度重视却不善于保护自己。因此,她在自我保护的路上走得越远,发力越猛,便越会走偏,后坐力也便越大,自我伤害便越深、越惨烈。

我几乎在意识到这一点的第一时间便向她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也并不反驳,只是强调“这都是职场害的,小B害的”。

我隐隐觉得,她这样做是倒果为因。人的性格很难改变。难以想象,在她还是职场新人的时候,她能以开朗的个性赢得同事的欢迎,或至少能让同事们与她相处时能够基本感觉舒适。这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只不过她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因为从第一天开始,她便在刻意塑造人设,并在有意无意间开始了与同事之间的博弈。而她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会让大家感到很累,很不舒服。于是大家只能对其敬而远之——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往难听了说,她成了职场中不受欢迎的人。

坦白地说,这种境遇对小A而言确实有些冤枉,因为她这种人往往很善良,很脆弱(尽管表面上也许不是这样);且大体上是防守型性格,没有什么攻击性。可恰恰是这种人,在同事的眼里却像一只刺猬,极其好斗,仿佛随时做好了攻击的准备,所以只好“惹不起躲得起”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