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 第二章 职场沟通的认知陷阱 哪些认知有错误(第3页)

第二章 职场沟通的认知陷阱 哪些认知有错误(第3页)

说你是局外人,你又和大家身处同一个职场;可说你是自己人,你又和大家不冷不热、不远不近。这就坏了。这种情况下的“意见”,十有八九要坏事。

之所以说职场新人在“提意见”方面要格外小心,概为此理。前面提到的那位小李,犯的就是这个毛病。

所以,意见可以提,也必须提,但意见最好提给那些让你有亲密感的人,与你彼此信任的人。这样的意见才会有建设性,否则还不如不提,因为你的意见很有可能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制造更多的问题。

那又何苦呢?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旁观者清”的理解,万万不可偏颇。

没错,职场新人确实有可能“旁观者清”,可这不意味着有朝一日成为职场老人,便必然会“当局者迷”。

职场的生命很长,职场人士的职场生涯也很长。你和职场之间不是打一天两天的交道,所以对职场中的问题一定要长期保持敏锐的感知能力。反过来说,新人的问题意识往往比较肤浅,比较表面,这不仅仅和一个人的阅历及思考力有关,也与职场参与度的深浅有关。鉴于此,在新人阶段谨言慎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做人”问题,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职场新人的问题意识绝对没有价值,只是说这些问题意识还需要沉淀和加工,等其彻底成熟之后再和盘托出,这才是比较稳妥的做法。总之,如果你是一个新人,除非你发现了一个天大的问题、天大的阴谋,一般情况下,少说、多做、多学才应该成为你的座右铭。

还有一点很重要。所谓“扬弃”的意思,就是要先继承,再改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完整继承过程的人,能够进行高效地改善。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你本身对职场完全不熟悉,如何确保你的意见刚好提到了核心、敲到了骨髓呢?不客气地说,你的意见最多也就是敲到对方的牙齿,让他牙疼,至少是牙碜。那你想对方能给你好脸色看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这首先是一个职业素养的问题,万万轻忽不得。

之所以相当多的大企业,对那些动辄就给董事长写信,长篇大论地提改善意见的职场新人奉行“零容忍”政策,概为此理。不是说这些人的意见无一可取,而是这种行为体现出的职业素养的匮乏与那些大企业成熟的文化氛围格格不入。

其三,先扬后抑,以扬代抑。

可以将职场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两个类别:特殊类和一般类。

特殊类问题,比如说问题具有全局性、根源性和极端严重性,就需要你实事求是,仗义执言。

当然,前提是职场中真发生了“当局者迷”的现象。许多局内人对如此严重的问题或毫不知情,或视而不见,只有你慧眼独具,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及其根源性、严重性、危害性,并意识到自己有义务做那个“吹哨人”。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不太常见。许多问题,哪怕是极其严重的问题,在职场中其实是尽人皆知的,属于典型的“老、大、难”。所以别说你“吹哨”,即便你敲锣打鼓,唢呐吹得震天响,问题也依然很难解决。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冷静,谨言慎行。你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好好分析一下这种现象的背景和成因,而不是急于提出你的“意见”。换言之,你需要时间。你需要大量的准备时间熟悉事物、思考对策、策划行动。如此这般才能有的放矢,让你的想法与意见具有真正的建设性。

再来说说一般类问题。

针对这种问题提意见,要记住一个“九一/一九”原则。

具体来说,哪怕你觉得某个人或某件事的缺点要打九分,亮点只能打一分,你也要反其道而行之,在提意见的时候要给那个缺点打一分,亮点打九分。而且要亮点在前,缺点在后,绝不能搞反。

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第一,你的分数只是你本人的感觉,未必代表客观现实。

特别是对于亮点,也许你会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不值一提,可殊不知人家做到这一点也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是人家异常珍惜的东西。

第二,鼓励永远比批评更有建设性。

你也许会认为:“九一/一九”原则有掩盖问题严重性的嫌疑,有可能会让当事人产生错觉,放松警惕,降低动机。

其实不然。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好了还想再好”符合人类贪欲的本能。良好的自我感觉只会进一步强化这种动机,而不是相反。

具体地说,通过亮点的强化让对方有个好心情,从而增加其改正缺点的动机。这就意味着,好心情是一个人面对困难时的一种精神资源。这种资源越多,面对困难的勇气越大,解决困难的动机就越强,就是这样一个逻辑。

如果你采取相反的操作,让对方觉得自己的状态奇烂无比,不可救药,反而会打击他的**,磨灭他的动机,让他产生破罐破摔的冲动。这就与你“提意见”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当然,前提是你在运用“九一/一九”原则的时候,不能刻意对问题的存在轻描淡写。强调亮点,不代表着淡化缺点。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总之,还是那句话,那种认为只有直言不讳才是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才能高效工作的想法,大错而特错。

沟通这个东西,“心情”比“事情”重要。心情只要被破坏,事情就很难搞定,而且会节外生枝,频出乱子,极大地妨碍你的效率和效果。

所以,“重事情,轻心情”也是职场沟通中的一大陷阱,务必高度警惕。

特别考虑到“重事情”往往给人一种大义方面的错觉,会让人觉得很“正确”,乃至很“正义”、很“高尚”,这个陷阱的隐秘程度和严重程度,也便可想而知。

热门小说推荐

女凰她A爆全场
若水三秋酱女凰她A爆全场
...
灭运图录
爱潜水的乌贼灭运图录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