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造成沟通陷阱的原因 > 第四节 身份陷阱(第1页)

第四节 身份陷阱(第1页)

第四节身份陷阱

陷阱4:你以为别人说的话你也能说,其实你没弄明白自己的“身份”。

还记得网络上喧嚣一时的“黄致列事件”吗?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这位韩国艺人由于参加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我是歌手》而在中国爆红,并一路红回国内,成为国际化的一线明星。

他的成功故事相当励志:仅在参加这个中国综艺节目几个月之前,在韩国国内的黄致列还是一位寂寂无名的十八线艺人。从一个地方上的小城市来到首尔,没有人脉,没有资源,生活异常拮据——然而所有这些都没有难倒他。强大的自律与强烈的好胜心支撑着他,让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了局面,迎来人生中的重大转机。而他也不负众望,牢牢地抓住了机会,通过尽情施展才华为自己的人生闯出了一片天。

这是一种精神和物质上的全面升级——据他本人所说,在中国出演节目的报酬是韩国国内的一百倍之多;而热情的中国粉丝,更是曾经集体筹措重金在上海外滩最著名的摩天大楼上用多彩的霓虹打出了他的名字。

对于这位成功逆袭的乡下小伙来说,从此往后的人生似乎注定会涂上一抹亮丽的玫瑰色。然而造化弄人,不久之后的一个意外事件几乎在一夜之间逆转了这一切。

事情是这样的。黄致列在韩国参加了一个当地的综艺节目。在节目中他做出这样的表述:在长沙的那段日子异常艰苦。生活上的不适、空气中的雾霾都给他带来不小的困扰。但是他不断地对自己说“这里不是韩国,这里是外国”,所以他“必须适应这里的一切”,必须不断地鼓励自己要战胜所有困难。特别是,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他就会下意识地摸摸越发鼓胀的钱包,然后就会心情释然,精神百倍地去迎接新的挑战。

这段话在中国网络上传开后,引发轩然大波。许多网友指责他忘恩负义,“拿中国的钱,砸中国的锅”。尽管他本人公开道歉,却已无法完全止损。急剧地掉粉、业务的流失,都让他的明星之路在启动伊始便蒙上厚厚的灰尘。

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值得研究一下。

实事求是地讲,黄致列并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不过确实是一个性格过于耿直、毫无心机的大男孩。

他只不过如实叙述了在某种特殊环境中的经历与心境。换言之,只不过是说了大实话而已。照理说,这恰恰证明了他的纯朴与善良,而不是相反。可为什么会得到这样一种结果呢?

因为他掉进了沟通中非常常见的“身份陷阱”。

什么叫“身份陷阱”?说白了就是:不是别人说的话你也能说,因为你们的“身份”不同。

哪怕是大实话,也是如此。别人能说,而你却不能说,因为你的身份特殊,与别人不一样。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黄致列是一个中国艺人,他的那番描述肯定没有问题。同理,如果他在长沙的那些经历发生在韩国国内,也不可能会在舆论场掀起任何波澜。可为什么偏偏是他本人身上发生的那段真实经历,却会造成如此天差地别的结果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身份不同。作为一个外国人,在别人的国家拿到了好处,却回过头来说那个国家的坏话——这样的一种语境,在沟通中是极为致命的。

注意,这仅仅是语境上的效果,未必与当事人的人格本质有任何关系。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人格要由他人去定义,而不是自己。尽管很残酷,可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所以,无论你喜欢与否,接受与否,你都必须高度重视沟通中的语境问题。放到这个(类)案例上,就是身份问题。你必须牢记自己的身份,必须严格防止自己在沟通中掉进陷阱而不自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一旦发生问题,你将极难止损,也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黄致列的案例很有普遍性。

最近几年在中国互联网上活跃着一大批外国网红。他们常常不吝溢美之词赞美我们的一切,被许多网友戏称为“精神上的中国人”。当然,这些外国网红有时也会说一些我们的不足之处,但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十分注意措辞和语气,生怕引起网友的不快。许多人将之形容为“满满的求生欲”。

与此同时,国内各大网络平台上也活跃着许多生活在西方的中国网友。而他们赞美西方社会的言论常常会受到国内网友的差评乃至抵制,反之,说一些西方社会的“坏话”,则能很容易为自己打开局面。

许多人把这种现象与所谓的“社会文化传统或氛围”挂钩,其实他们完全搞错了对象。因为同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并不为某个社会或文化所独有。比如说,如果一个中国人在外国网络上发表对当地社会的恶评,也一样会招致当地网友的反感。他们会说:“既然你不喜欢这里,为什么不搬回去?”可见,这是一个心理学领域的问题,与社会性质或文化传统等因素无关。

有趣的是,正是因为注意到了沟通中的“身份陷阱”现象,许多人会刻意地选择在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以为能够巧妙地避开这个陷阱。殊不知,在这个被网络彻底联通的大千世界,你越是这么做,反而越容易掉进“身份陷阱”。

这一点,对于广大职场人士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坏消息是,沟通中的“身份陷阱”最容易发生的地方,就是职场。

好消息是,只要你是个有心人,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

与身份有关的职场沟通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其一,上司对下属。

在上司与下属沟通的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身份,就极容易掉进两种不同类型的陷阱,一曰“老好人陷阱”,一曰“信息孤岛陷阱”。

先说“老好人陷阱”。如果上司过于纵容下属,使其在自己面前过于没大没小,便极有可能为自己定性,亦即成为员工心中的“老好人”。好处是你会在下属中间很有人气,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坏处是你会在员工心中失去威信,你说的话、做的决策会失灵。

再说“信息孤岛陷阱”。如果上司在下属面前过于严肃,则很有可能令下属对你敬而远之,甚至阳奉阴违、口蜜腹剑。表面上非常尊重你,对你言听计从,私底下则把你贬得一文不值,对你封锁所有真实信息,甚至忽悠你、套路你。

其二,下属对上司。

热门小说推荐

小阁老
三戒大师小阁老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