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常见的沟通的陷阱 > 第四章 职场沟通的做人陷阱 人际关系的真相是什么(第2页)

第四章 职场沟通的做人陷阱 人际关系的真相是什么(第2页)

要点四,选择正确的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无论你多么喜欢某种表达方式,也不要太心急,太急于付诸实施,特别是急于在那些重要的场合或者大庭广众之下做这件事。不妨先选择一些不怎么重要、不那么公开的场合尝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再一点点地放开,反之则要不断调整,不断地做新的尝试。

坦白说,这件事没有那么麻烦。只要你掌握了一整套的规律,就很有可能可以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机下如法炮制。根本不用那么频繁地去摸石头、去尝试。因为你的经验至少不会让你犯大错,即便犯一些小错也往往不会有大碍,且很容易调整过来。

要点五,选择正确的行动。

少说多做或做而不说,这才是终极表达,几乎万无一失。

常言道,“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这就意味着,无论你把语言的技巧发挥到何种程度,也很难做到完全没有副作用。所以,任何沟通中趋利除弊的终极方式都是不沟通,亦即放弃对语言使用的尝试,而把更多的精力和努力聚焦于实际行动上。这样一来,如果结果理想,你会更加分;如果结果不理想,你也能全身而退。可谓一举两得。

特别是“野心”这种敏感话题,由于具有某种“赌一把”的性质(亦即提出一个很高的目标,然后看看是否能实现),所以最终结果的好坏会有极强的破坏力(亦即能在很大程度上颠覆发言者的人设和人际环境。或者是建设性破坏,不破不立;或者是非建设性破坏,只破不立),因此更需要当事人倍加小心,不得有误。

显然,针对“野心”的表达,行动要比语言更为有力,也更为有利。而且,重要的是,行动在刺激职场张力方面的能量并不亚于语言,甚至犹有过之,所以并不会损害职场中的良性竞争氛围。由于行动比语言更为直观也更加直接,反而会极大地促进良性竞争。不仅如此,与语言相比,行动在刺激竞争张力方面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更为良性、更加干净。不会像语言那样带来许多杂质,也就是“不良刺激”,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也更为可取。

总之,与其费尽心思寻找各种巧妙的话术或沟通方式,还要为万一失误时有可能出现的种种后果提前做好不同的应对预案,不如干脆闭住嘴、低下头,默默地付出行动,让实际结果说话。这种做法也许反而是一个真正的高招。可以让你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不出意料的话,即便做不到完全精通,只要能大致掌握上述几个要点,别太出圈儿,你的“野心”便可以很快、很顺利地熬出头,再也不用深藏不露了。

我有一个小表妹,在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部门工作。

有一天,她找到我,问了这样一件事:部门经理让所有业务员自告奋勇,报一个业务目标的数字,看看谁的勇气最大、士气最高。

这位小表妹报的数字最高,远远领先其他同事,所以受到经理的表扬。刚开始她还觉得很得意,可事后又感觉心里不大踏实,便来问我她做得对不对。

我问她:“你报的那个数字是自己能做到的数吗?”

她答:“怎么可能?”

我说:“那你为什么还要报?”

她说:“因为明摆着经理要看的是一种气势乃至虚势,并不在乎你是否真的能做到啊?”

我说:“明白了。那其他同事都是怎么报的数呢?”

她说:“他们报的数也都很高,但我知道,他们不可能做到,也都是虚张声势,讨经理欢心。”

我揶揄道:“那就是说,你是那个最想讨经理欢心的人啰?”

她不好意思地道:“算是吧!因为我们经理对我不错,可我的表现却一直一般,所以这次不想让他失望……”

我跟她说:“尽管这次你即便达不到那个数字,你们经理也会有心理准备,不会责怪你,可我觉得你还是不应该这么做。”

她问为什么。

我说:“你没有理解职场中人际关系的张力和弹性。”

她表示不解。

我耐心地解释:“所谓张力,是指职场中的人际关系不能总是一片和谐,总是相安无事。任何职场都需要一点点紧张感乃至不适感,只有这样,才能驱动竞争。当然,我指的是良性竞争。不夸张地说,在职场中连羡慕忌妒恨都是好东西,因为要是完全没有这种情结,职场就会变得很无趣,甚至很晦气。每个人都会得过且过、士气低迷、不求上进,在职场中天天混日子、熬时间。

“所以有张力没问题,但张力一定要适度。否则一旦走过头,就会让人际关系失去弹性。这样一来反而会破坏竞争,或者说把竞争变成恶性竞争。具体地说,就是团队会失去那种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健康氛围,会变得很低级、很猥琐,发生互扯后腿、互设陷阱乃至拉帮结派、钩心斗角的事情。换言之,不是那种‘你干得好,我就要比你干得更好,从而超过你’的感觉;而是一种‘你干得好,我就要想办法给你添点堵,使个绊子,把你拖下来’的状态。

“当然,我的说法有一点夸张,有一点极端,不意味着你们公司就是这种状态。可这也是经验之谈、肺腑之言。因为这种事情我实在是经历过太多,有过太多惨痛的教训。”

小表妹似懂非懂地点着头,耐心地听着。

我问她:“在你报的数受到经理的表扬后,其他同事是什么反应?”

她答:“他们虽然表面上夸我,但看得出来,个个心里都不服气着呢!”

我说:“这就对了。我能猜出来他们心里是什么感觉。总之,你的这次表现,至少不会是加分。今后要小心一些,谨慎一点,要尽量夹着尾巴做人。

“这不是说你的职场环境很险恶,你的同事们都很坏,都憋着劲儿害你。而是说,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你的同事心理平衡一点,为他们也为你自己营造一个更健康、更自然的职场环境。

“其实好好想想,换了是你自己,如果有个人像你那样在众目睽睽下如此高调表现,你会怎么看他?”

小表妹笑了:“我肯定会笑他是个马屁精!”

我也笑了:“这就对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别人想得那么坏,也不要把职场想得那么不堪。大家都一样,都是人。是人就有共性,就要相互体谅、互相理解才对。你说呢?”

话锋一转,我接着说道:“其实,刺激竞争这个事儿并没有那么难。与其说,不如做。即便你报的数字没有那么离谱,可只要你在实际工作中拼命努力,你的这种干劲照样会让身边的同事产生一种不适感,从而激发出一种职场张力。这样的张力足以带来刺激竞争的结果,完全没必要用语言去说、去刺激。如此,还省却了不少麻烦,不用搜肠刮肚地去想各种恰到好处的词汇和表达,或者费尽心机地琢磨万一捅了娄子时该怎么擦屁股。

“更重要的是,和语言相比,行动这个东西进可攻、退可守,有更大的弹性和回旋空间。万一结果不太理想,反正你当初报的数字也不高,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不留痕迹;反之,万一结果非常理想,甚至超过预期,则更是锦上添花、喜上加喜,让你从此一鸣惊人、春风得意。如此这般便可一举多得。你说呢?”

这次,小表妹好像真的懂了。她用力地点点头,然后又支起下巴,若有所思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