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沟通陷阱电子书 > 第五节 坏话不坏(第2页)

第五节 坏话不坏(第2页)

原因在于,这些坏话是在“背地里说”的,而且刚好又让你知道了,这种状态本身最伤人。殊不知,对方背着你说,恰恰是因为在乎你(在乎你这个人,也在乎你的感受),所以不想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完全能够泰然处之了。当然,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那么下一次轮到你说别人坏话的时候(假设你并不想改变自己与对方关系的性质),一定要当着对方的面说,而在背后要尽量少说或不说。毕竟隔墙有耳,人心隔肚皮。万一这些话传到对方耳朵里去,可就有你受的了。那个时候,百口莫辩将是小痛,彻底失去朋友才是大伤。

总之,好话与坏话非同小可,它们与人性密切相关,需要我们在日常沟通中,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认真对待,慎重行事。

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

十几年前,当我还在一家公司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时候,手底下曾经有一位得力干将,一个业务经理。小伙子姓贾,二十出头。工作起来非常有**,也很有主见、很有办法,进公司不到两年,便被破格提拔,从一介普通业务员,一举升任部门经理。

他的破格录用是我一手促成的,因此他对我也心存感激,视我为伯乐,平时对我言听计从,表现得非常顺从。在公司同人的眼里,这几乎就是一种“亲信”的状态。我也自认在平时的相处中确实做到了对他坦诚相待、肝胆相照的程度。

可是有一天,业务部的一个女孩子悄悄跑到我的办公室,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小贾在办公室里经常说我的坏话!

因为他是经理,是顶头上司,下属员工不愿轻易得罪,因此没人敢把这个事儿告诉我。可没想到他越发变本加厉,依然不停地说我的坏话,而且有时候的用词还相当难听。结果这个女孩子实在忍不了了,决定把这个事儿悄悄地告诉我,前提是千万替她保密。

我答应了她,然后好奇地问道:“这件事你本来没必要告诉我的,为什么要捅破这层窗户纸?”

她答:“我觉得贾经理这么做挺不地道的。明摆着您是他的伯乐,是恩人,没有您他就不可能这么快当上经理。怎么能过河拆桥呢?这也太不厚道了吧?”

哦,原来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我对她表示了谢意。

几天后,我找了个机会把小贾请到我的办公室,准备和他好好聊聊。

我开门见山,把他在办公室说我坏话的事情直接端了出来。

他分外尴尬,也颇为紧张,憋红了脸,低着头不吭声。

我笑了一下,和气地道:“你别着急,我真的不生气,没开玩笑。相反,我还要向你道歉呢!”

他愣了一下,抬起头看着我,不知我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我耐心地解释:“是这样的,你之所以会在背后念叨我、埋怨我,肯定是因为在日常工作中,咱俩相处的时候出了一些问题。可能我说的一些话或做的一些事让你感到为难、难堪或者不满,但毕竟我是公司领导,你不好意思当着我的面儿说。可完全不说吧,这心里又憋得慌,于是只好背着我说,在自己信任的同事面前说。这很正常,对我有意见,不代表对我有成见,更不代表你不想要我这个朋友、这个上司了。这是两码事,我完全能弄明白。说出来不怕你不信,我背地里也没少说你的坏话,可是至少在我心里,当我说你坏话的时候,咱俩的关系一点都没变。所以我相信你也一样,无论你在私底下说了我什么,在你心中我的位置不可能有什么变化。你说对吗?”

小贾眼睛泛光,用力地点了点头:“没错没错,是这样。我也是这么想的,但不知该怎么组织语言。还是您厉害,把这个事儿总结得这么好。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

我却绷起了脸,严肃地道:“这不是重点,下面的话才是。坦白说,虽然你没什么恶意,却犯了一个错误。你忘了‘隔墙有耳’这码事。你说的话会通过别人的耳朵和嘴巴,传到我的耳朵里。因为是我,所以你不用担心。可这要是换了别人,那十有八九你就会狠狠地得罪人家。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教给你一个办法。”

小贾忙问:“什么办法?”

我答:“这样,今后,甭管你对谁有意见,有看法,别说是你的上司、同事,哪怕是你的下属员工,如果你不想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当面说出来,那就干脆别说,尤其是别在人家背后说。你不妨这样做——在一张白纸上写下那个人的名字,然后拿钢笔狠狠地戳,胡乱涂写,一直到那个名字彻底被遮掩,完全看不见为止。如果觉得还不够解气,就把这个动作再重复几遍。总之,心里郁闷,别憋着,发泄出来;可是发泄归发泄,千万别让人看出来。这事儿得偷偷地做,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否则,如果哪一天让人看到你拿着钢笔戳别人的名字,然后再把这个事儿传到那个人的耳朵里,你可就死定了!”

小贾乐了:“哪儿能啊!我可没那么傻。”

我也乐了:“那可没准儿,如果你不傻,怎么会让我请到办公室来?”

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红着脸不说话了。

打那儿以后,我俩的关系非但没疏远,反而更亲近了。一直到今天,我们彼此都已经换了好几家单位,甚至好几个职业,却一直保留着对方的QQ和微信。

所以说,误会不可怕,可怕的是“坐实”误会。不想办法消解,误会就有可能被坐实。切实理解“背后的坏话”真实的属性,绝对有利于我们消解或至少减轻误会,让“友谊的小船”不至于说翻就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