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鸟。这个神话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精卫填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来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连读
中国神话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天地万物的天真、朴素、真诚、美好的艺术想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国的神话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神奇瑰丽,拥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在古人看来,天上的太阳是一个神秘事物,它全身都是火,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夸父逐日”所表现的就是人们想要了解太阳的一种欲望,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课文《羿射九日》也与太阳有关。古时候天上的十个太阳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羿为了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历尽艰辛射下了九个太阳。课文充满了瑰丽的想象,情节十分离奇。如,“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等句子突显了羿的神力,让这个故事更加具有传奇色彩。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起笔的两句,意思是说: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这句诗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极为简练、传神。女娃被大海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古代人民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生存的忧虑。精卫填海的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点读
◆夸父和夸父族
夸父是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之一。在黄帝时期,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夸父族人都是热心肠、善于奔跑、身怀巨力的人。因为他们个个身材高、力气大,所以又称“巨人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古老的奇书,收集了大量神话传说。《山海经》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中的诗句,意思是说: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了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孤独寂寞,夜夜感到寒心。看到明月,诗人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羿的不死药,飞到了月宫,成了仙子。
读后练
中国神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妙的一笔,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中国人超凡的想象力。你还读过哪些古代神话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与家人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