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家庭急救指南最新 > 第十七章 高血压已不再是老年疾病(第1页)

第十七章 高血压已不再是老年疾病(第1页)

第十七章 高血压已不再是老年疾病

高血压是沉默的疾病

想象一下,生活中什么类型的人最可怕?天天咋咋呼呼,什么都挂在嘴边的“真小人”不可怕,老谋深算、不动声色,能把人卖了还替他数钱的人才可怕。

疾病也一样,症状明显、一发病就难受、让你无法忽略的疾病,也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像高血压这种没有症状,让你放松警惕的无形杀手。

高血压的症状并不典型,甚至很多人没有任何症状,但实际上,高血压会在沉默中损伤我们的血管、器官,等到出现症状,比如说血管爆裂脑出血、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肾病,此时可能已经没有太多的治疗方法了。

我在ICU收治过很多年轻的因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心脏病、肾病等的患者。病患家属很多都会说:“平时身体很好,医院都没怎么去过,结果一量血压两百多。”

不痛不痒不代表没有高血压。根据我国统计,18~44岁男性的高血压知晓率为20。8%,治疗率为12%,控制率为4。3%,这是什么意思呢?在18~44岁这个年龄段的男性中,如果100个人有高血压,那么只有20人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20人中只有12人会去控制血压,最后只有4。3人控制成功,剩下的人只能让高血压慢慢损害自己的身体,等待出现所谓的“症状”。

所以,无论什么年龄,一年总归要量几次血压。有高血压不可怕,可能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控制一段时间后就好了,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需要吃药。早发现,通过合理饮食、运动锻炼、减轻体重、戒烟戒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血压可能会下降。如果发现得晚,自己毫不知情,一旦出现脑出血、主动脉夹层这类问题,是非常要命的。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高血压,并常观察自己的血压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高血压?

血压是心血管系统里面的压力。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了一个封闭的、有弹性的管路,心脏的收缩给血液在管路里循环提供了动力,血液循环给管路形成压力,也就是血压。其实这和家中水管的水压道理相同,心脏是水泵,血管是水管。

心脏收缩,血液沿着血管向前跑,这时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就是收缩压,也就是高压。心脏收缩完,便开始舒张,血管会收缩挤压血液向前跑,这时候的压力就是舒张压,也就是低压。所以形成血压的三个条件是:心脏的收缩力度、血管的弹性,以及封闭管路里的血液容量。

高血压的诊断是一个全面的评估:第一步确定高血压的诊断,就是要确定高血压的分级;第二步判断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是看究竟是原发性因素还是继发性因素;第三步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靶器官的损伤,有综合的诊断才能够指导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并没有太明确的原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都会导致出现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具体包括:

第一种,遗传因素。父母双方都有高血压,子女得高血压的概率便会高些。

第二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抽烟、酗酒、熬夜、肥胖等。

第三种,工作、生活压力大,经常紧张焦虑,也容易产生高血压。

第四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血管会发生一些退行性变,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血压的增高。

当然,现今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高血压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血压也开始高,所以定期量量血压吧。

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找到病因的高血压,通过治疗病因即可治愈。比如,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上的肿瘤,会产生引起血压升高的内源性物质,把肿瘤切除血压即可恢复正常。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通过对睡眠的调整或者手术,解除睡眠的问题,血压可能也会恢复正常。

一般来说,刚发现高血压时,尤其是年轻人,需要做相关检查,排查继发性因素。如果真的是继发性因素,把这个因素解决后血压可能就会正常。

注意,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注意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1.发病年龄<30岁且无高血压家族史,或发病年龄>50岁。

2.一开始发病就是重度高血压,或坚持服药后控制良好的血压突然难以控制。

3.难治性高血压,需要使用三种或以上的降压药。

4.有血压波动大、发作性高血压、视物模糊、水肿、喘憋等非典型症状。

5.有双上肢血压不对称及血管杂音等非典型体征。

6.在未服用或服用小剂量利尿剂后出现明显低血钾、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合以上需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或者影像学检查加以明确。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运动锻炼、减轻体重、戒烟戒酒等都是改善整个循环系统压力的基础条件。控制你能控制的因素,可能会让你不吃药或者少吃药就能将血压降低。

另外就是降压药物。如果生活习惯改变后,血压仍然很高,就需要药物帮忙。具体选择什么药物,还要根据年龄、血压升高的情况、器官损伤程度等来判断。

我们常见的有五大类降压药,抑制交感活性药物、降低心率药物、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扩张血管的药物、利尿的药物,这些药物都是针对血压升高的情况。

所以,高血压究竟要不要吃药,还是需要进行各项检查后,才能确定。

如何有效降血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