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景德镇在宋元期间异军突起的原因 > 末路英雄辉煌而亡(第2页)

末路英雄辉煌而亡(第2页)

李继迁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派出使臣去拉拢潘罗支,希望潘罗支和自己联手,共谋大业。

李继迁放还了吐蕃六谷部归降党项的人,并派人再次送铁箭给潘罗支,希望与潘罗支结好。但李继迁的举动,并没有让潘罗支心动。潘罗支对于李继迁的热忱以待,也没有回应。(26)

对于潘罗支这种态度,李继迁不能容忍。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彻底消灭。

三月,李继迁便开始了与吐蕃潘罗支的较量。

李继迁兵犯吐蕃,潘罗支严阵以待。两个部落打了好几次仗,双方不分胜负。但因为李继迁是主动出击,而潘罗支则是严阵以待,几仗下来,反而是潘罗支的胜利更多一些。李继迁的一些百姓和牲畜,也都被潘罗支夺取了。(27)

即使这样,潘罗支还是不敢与李继迁进行大规模战斗。因为潘罗支有顾虑,他害怕宋朝到时候来攻打自己,他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这对于党项人而言,也是致命的。

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与宋朝讲和,主动归附宋朝。这样一来,潘罗支面对的就只有李继迁一个敌人了。于是,潘罗支派遣吴福圣腊带着大批的财宝去面见宋真宗。

在见到宋真宗之后,吴福圣腊表明了吐蕃人的态度:愿意归附宋朝。而且吴福圣腊还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那便是吐蕃已集中六万骑兵准备对李继迁进行攻击。这次吴福圣腊出使宋朝,除了表示愿意归附宋朝外,当然还是想请宋朝发兵攻打灵州,到时候潘罗支自然也会攻击灵州,两方大军压境,灵州就会重回宋朝手中。(28)

吴福圣腊带来的这些消息,对宋朝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随即,宋真宗授潘罗支为朔方军节度、灵州西面都巡检使。当然也给这位出使宋朝的吴福圣腊加封了官职,授他为安远将军,并与其约定好时间,与潘罗支一起攻打李继迁。(29)

吴福圣腊得到了宋朝的许可,便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这次,宋朝与吐蕃的关系确定了下来,即使宋朝不出兵,潘罗支也可以放心攻击李继迁而不用担心宋朝在背后袭击自己。

不巧的是,吴福圣腊带着吐蕃人在回去的途中路过西平时,被李继迁的斥候看到了。随即,李继迁派人袭击了吴福圣腊,并将宋朝奖赏给吴福圣腊的所有东西都抢走了。那些跟着吴福圣腊的随从也被李继迁诛杀,只有吴福圣腊侥幸逃脱。李继迁打开抢夺来的东西一看,原来是宋朝授予潘罗支的官印和官告。(30)

这件事让潘罗支抓狂不已,对李继迁的仇恨也加深了一分。李继迁与潘罗支的缠斗,就此展开。

不过此时,李继迁总想着不断扩张地盘,为党项人争取更多的生存之地,没有时间顾及潘罗支的感受。此前攻打麟州被阻,南下和东进攻宋的愿望落空;北方是辽国,兵强马壮,人力物力远非党项人所能比,也不敢惹。李继迁便将目光投向了河西地区。这些地方沃野千里,而且直通西域,只要拿下了河西诸地,他的疆域面积就能翻一番。

但是河西地区那么大一片,到底从何处入手,一时难住了李继迁。此时,李继迁的谋臣张浦给他提出了建议:先拿下凉州。因为凉州是西域要塞,历来都是扼守中原的门户。况且,只要夺取了凉州,潘罗支也就失去了河朔一带的控制权,对党项人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继迁觉得张浦说得非常有道理,看来还是读书好,读了书方知天下大势,方能运筹帷幄之间。这些年来,在与宋朝不断的战斗中,让李继迁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强大,就得有长远打算。而做长远打算的基础,是文化。

于是,李继迁把目光投向了凉州。但是李继迁很清楚,如果直接兵出西平府,势必会引起宋朝的注意,也会引起潘罗支的警觉。这种情况下,就得声东击西,打乱宋朝和潘罗支的视线,这样他才能夺取凉州。

所以,李继迁制订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计划。他派出一部分大军去攻打庆州、环州(31),给外界造成他要攻打环、庆的假象,麻痹宋朝,也麻痹潘罗支。宋朝因为失去灵州,不敢轻易出兵,只能被动防守。李继迁派出的这支大军,并不是真正想要攻打环、庆两州,只是骚扰两州,让这两个地方的宋军将士不能休整。李继迁给部队下达了命令:他攻下凉州之前,不能撤掉攻打环、庆的军队,一切事情由张浦和李德明全权负责。

这支队伍就与环、庆地区的宋军相持不下。李继迁亲自带着党项大部队去了凉州,把西平府交给了儿子李德明和军师张浦。

这招声东击西明显起了作用,宋军主力被吸引住了。

趁着空当,李继迁率领大军星夜奔向凉州。而这时候的潘罗支,也在关注着党项部队攻打环、庆地区的情况,根本没有料到李继迁会来攻打凉州。

当李继迁的大军到达凉州时,守在凉州城墙上的吐蕃人傻眼了。他们没想到,李继迁竟会忽然从天而降。

随即,李继迁命人攻打凉州。凉州城虽然坚固,但面对党项人的猛烈进攻,依然无法抵抗。不久,凉州城就被攻破。潘罗支肠子都悔青了,他早该预料到李继迁会来这么一招。当时李继迁命人攻打环、庆时,他就有过隐隐的担心,怕李继迁是佯攻。没想到,李继迁果然是做戏,其真正目标是凉州。

凉州已失,潘罗支后悔莫及。(32)

无奈之余,潘罗支决定率领吐蕃人投降。不过这不是真正的投降,而是潘罗支的一招“诈降”。

事情的经过大概这样的。

李继迁破了凉州之后,大喜过望。尽管此前他对偷袭凉州的战争做了预估,也有充分准备,但没想到会这么容易得手。获胜之后,李继迁在凉州犒赏三军。

但凉州陷落,对潘罗支来说可是要命的。李继迁这一招,打乱了他的部署。但潘罗支不甘就此沦为李继迁的俘虏,于是,他心生一计:投降。

潘罗支派出亲信去凉州找李继迁,拿着自己的降书,希望李继迁接纳自己。

看到潘罗支的降书,李继迁喜出望外。此前,他多次派人拉拢潘罗支,希望潘罗支弃暗投明,归到自己麾下,可这个潘罗支和李继迁一样,是个不愿意被人领导的主儿,只想自己当家做主。此后,两人相互之间打了几仗。不承想,随着凉州的陷落,潘罗支终于认清了形势,主动请降。(33)

李继迁很高兴,对潘罗支的使臣款待了一番,并表示,他接受潘罗支的归降,还会给潘罗支重要的领导岗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