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年的地震似乎没完没了。汴京的三次地震虽然损害程度不大,但这仅仅是开了个头。加上汴京是大都市,各种建筑都稳固,损失也不大。这也稍微宽慰了宋朝君臣之心。二月初,冀州又发生了地震。接二连三的地震,让宋朝笼罩在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里。
四月的时候,益(今四川成都)、黎(今四川汉源)、雅(今四川雅安)也发生了地震。益、黎、雅三州,用现代人的角度去审视,可以看成地球板块的连接处,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点,极容易发生地震。
即使四川地区连续发生这么多地震,宋朝这一年的地震也并没有消停的趋势。
四月初三,“邢州(河北邢台)言地震不止”。(18)
四月十四,“瀛州(河北河间)地震”。(19)
五月初一,“邢州言地连震不止”。(20)
十一月十八,“石州(山西吕梁)地震”。(21)
这些地震中,发生在邢州的地震最为剧烈,邢州的受灾程度也最为严重。邢州发生地震以后,地方官迅速将邢州受灾情况上报给了朝廷。不知道邢州地方官有没有故意夸大的意思,反正这次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得知邢州发生大地震后,已经经受了几次地震的宋真宗便决定减邢州田赋一半,还免除了邢州的送军粮劳役。但当时邢州地震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虽然邢州城墙坚固无比,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还有几处已经坍塌了。这对于邢州的防御工作非常不利,契丹人说不定就会乘此机会来攻打邢州,邢州就成了众矢之的。于是,朝廷又“诏修邢州城”。但因为当时百姓受灾严重,房屋损毁严重,朝廷只能命邢州的守将士卒修复城墙,由朝廷拨钱奖励。(22)
像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这样一年之内发生这么多次地震的年头,在宋朝还是第一次,这就不得不引人深思。满朝文武也都议论纷纷,最终大家把这种现象归结于上苍不佑。
这是景德元年不平静的开始。
(1) 今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
(2)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三》:“丙子,辽遣南府宰相耶律诺衮、南京统军使萧达兰进攻定州,行营都部署王超先发步兵千五百人逆战于望都县,杀戮甚众。”
(3) 《宋史·列传第二十七》:“五年,高阳关都部署阙,蕃侯无足领之者,宰相请辍宣徽使以居其任。时王继英任北院,上以莹练达军事,乃拜永清军节度,兼领其任,为三路排阵使。”
(4) 《宋史·列传第二十七》:“秋,拜宣徽北院使。先是,宣徽著位在枢密副使上,莹表请居下,从之。咸平二年,大阅,命为随驾部署。从征河朔,又为驾前马步都部署……”
(5) 《宋史·列传第三十八》:“继忠独与麾下跃马驰赴,服饰稍异,契丹识之,围数十重。士皆重创,殊死战,且战且行,旁西山而北,至白城,遂陷于契丹。”
(6) 《宋史·列传第三十八》:“真宗闻之震悼,初谓已死,优诏赠大同军节度,赗赙加等,官其四子。”
(7)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三》。
(8) 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位于河北平原中部,因地属古瓦桥,故以地为名。
(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春正月丙戌朔,御朝元殿受朝。大赦,改元。”
(10)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四》:“乙未,以后宫刘氏为美人、杨氏为才人。”
(11) 正月初一前三天和后三天,加上正月初一为黄金周。
(1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
(1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
(1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
(1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
(1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上谓宰相李沆曰:‘坤道贵于安静,京师大众所聚,而震动若此,皆朕听览不明所致,夙夜内省,中外之政,敢不尽心,但虑命令之出,或有枉挠。’”
(1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沆顿首引咎。上又曰:‘朝廷命令,尤宜谨重,每出一令,舆人不免谤议,或稍抑之,又塞言路。’沆曰:‘人之多言,固可畏也。’”
(1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
(1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
(20)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
(2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八》。
(2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赐邢州修城卒缗钱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