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北宋景德元年 > 局势逆转 曹利用和谈(第1页)

局势逆转 曹利用和谈(第1页)

局势逆转:曹利用和谈

曹利用动身了,陪同曹利用的还有前文提及的张皓。此人是萧太后钦点的谈判陪同人员,也是多次穿梭于宋辽两国之间的宋朝小吏。他和曹利用一样,因为这次盟约被载入史册。

这是曹利用第一次到达辽营。尽管此前他已经多次想象过进入辽营的情景,可当他真正到达辽营时,还是被震慑到了。

曹利用看到辽军队伍整齐,不失雄威,契丹这个民族的好胜心,似乎远超中原王朝。尽管现在曹利用眼前的一切并非真实情况,因为辽国藏起了萧挞凛的死亡给他们带来的恐惧和不安(此时曹利用并不知道萧挞凛已死),至少对曹利用而言,他还是有一丝怀疑:这或许是萧太后故意为之,让他产生畏惧之心。

萧太后亲自接见了曹利用。

这时候,曹利用看到了让他吃惊的一幕:萧太后和韩德让竟然同坐在一辆车辇中,而辽圣宗和辽国的文武大臣则坐在两旁的车辆中。(16)这种规格,在中原王朝从来没有过。历朝历代那些垂帘听政的太后,无不遵从着制度和道德的约束。

对于辽国这种君臣礼仪混乱的情景,曹利用虽然吃惊,但他对草原上民族的习性也听说过一二,只能见怪不怪。

曹利用对萧太后表达了宋朝皇帝和谈的诚意,萧太后很高兴,这是她期待已久的结果。

但萧太后并未直接说起和谈之事。此前连着发出了三封信的辽国,这时候却表现出了傲慢的一面。萧太后没有重视曹利用——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整个会见的礼仪也很简单,萧太后只是命人在接见他们的空地中间临时支起了一块板子,摆上了食物,算是接待宋朝的使臣。(17)

曹利用对辽国这种傲慢的态度很不满意,但他并未表现出来。萧太后这是故意为难他,但此时曹利用明白,两国之间的和谈是大事,不能因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待遇,就将和谈这个最终目的抛诸脑后。曹利用不想节外生枝,对于辽国的傲慢无礼,他只能忍气吞声。

辽国对待宋朝使臣的傲慢态度,也表现出他们极力想争取和谈的主动权。

曹利用象征性地夹了一块肉,咀嚼了一下,感谢萧太后的“款待”。随即,接待事宜也就结束了。

接下来,辽宋开始和谈。双方谈判一开始,萧太后的态度就很强硬。

萧太后立马提出让宋朝交出关南之地,因为关南之地本是幽云十六州的地盘,是辽国固有国土,宋朝如果要诚心和谈,首先应该将关南之地交还给辽国,只有这样,两国的和谈才能进行下去。关南之地是一切谈判的基础和起点。

萧太后提出这个要求之后,让曹利用回答。辽国上下,也都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曹利用,甚至有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个并不魁梧壮实的宋人将如何回复萧太后的话。

这是一种震慑,企图倒逼曹利用让步。宋朝这次派出的如果是个胆小怕事的使臣,恐怕会被这阵势压住。可曹利用不是一般人,枢密院两次推荐他为和谈使臣,就知道他堪当大任。

看着辽国上下复杂的眼神,曹利用并没有妥协。三次和谈都是辽国先提出的,他虽然是和谈使臣,但对辽国从未惧怕过。他一直想上前线与辽军周旋,无奈造化弄人,最终将他推上了和谈的道路。

曹利用以温和的口吻表明,割地之事坚决不行,不割地是宋朝的底线,如果辽国坚持索要关南之地,那么宋辽只能重新回到战场上一决雌雄。针对不割地,曹利用还陈述了三点理由:其一,他断不敢做主,皇帝没有给他这个权力;其二,祖宗之地,寸土不能与人;其三,辽军举国南侵,都没能拿下关南之地,如今想利用和谈来索要,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曹利用并没有直接回绝萧太后。他继而对萧太后说,本次和谈,他代表宋朝一方来辽营谈判,目的只是想促成和谈,并不想做超出他权限之外的事情。就请辽国拿出诚意,尽量把和谈的内容往双方都能洽谈的地方靠,如此,谈判才能进行下去。否则,辽国若揪住割地之事不放,和谈就没必要进行下去了。

曹利用说,他只是奉了皇帝之命前来商议,至于能不能顺利谈下去,还得看辽军最终的态度。

曹利用这一番义正词严的表态,让萧太后瞬间就愣在了原地。他们之前为此次和谈做的一切“不合理”,都没能吓住曹利用。萧太后从傲慢地接待曹利用,进而到讨要关南之地,都被曹利用游刃有余地挡回去了。

谈判就此僵持住了。(18)

坐在旁边的辽国文武官员都在窃窃私语,甚至有武将站出来想要给曹利用点儿“颜色”看看,但被萧太后威严的眼神给压住了。这时候,恫吓、威逼、利诱,对曹利用都起不到任何作用。萧太后看得出来,曹利用虽然身材不高大威猛,可他说的每句话都充满了力量,都让她无可辩驳。

看到辽营里大臣们议论纷纷,曹利用反而显得镇定万分。这种结果,他想到过,但决不会接受。

对于萧太后提出的割让关南之地,在他进门的那一时刻,他就感受到了。辽军想用这种威逼恫吓的方式,让他就范。曹利用自然不会上当,即使和谈进行不下去,即使他在辽营中丢了性命,他也不能干割地之事。

尴尬的气氛,让现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不适。萧太后见索要关南之地不可能,曹利用的态度就是宋朝的态度,可是和谈还得继续下去。辽国此时危机四伏,唯有和谈才能化解。宋朝虎视眈眈的各路兵马,都在密切注视着这次和谈的结果,万一和谈决裂,辽国真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况且,哪有和谈一次性就能谈成的?历史上的那些重要和谈,不都是交涉了多次,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吗?

萧太后笑了,她赞扬了曹利用的勇气,表示自己很欣赏曹利用,也表示尽量将和谈的条件往能够实现的条件上靠。

看到萧太后松口了,曹利用也转变了一种口气对萧太后说,让宋朝割地万万办不到,但若是给辽国一些钱财,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这一切还需要双方商谈,辽国这时候不能狮子大开口。

但是,对曹利用提出的给钱之事,萧太后没有明确表态。曹利用声称,岁币之事尚有商谈的余地,但还得探听一下辽军的意思,他自己对宋朝给辽多少岁币,心里没有底。他走的时候,宋真宗也没有交代,到底可以给辽国多少岁币。

就这样,和谈再一次陷入了僵局中。萧太后索要土地,被曹利用一口回绝;曹利用提出给钱的建议,数目也是模棱两可。

萧太后便不再提和谈之事。萧太后表示,既然和谈一时半刻做不到双方一致,那就先放一放,各自都重新思考,再做决定。

曹利用对萧太后的建议表示接受。在曹利用看来,辽军此时更想着尽快和谈,毕竟他们的粮草辎重运送很不方便,长时间拖延下去,对辽军很不利。

随即,萧太后带着曹利用一行人观看了辽军的骑兵,检阅了辽军部队。

曹利用知道,这和会面时受到的傲慢待遇一样。萧太后一直想通过这种办法,让曹利用惧怕,使得谈判的天平偏向辽国这一边。

但是,曹利用的态度一如既往,所有人都看不出曹利用心里所想。萧太后这一招恫吓的伎俩,对曹利用根本不起作用。

萧太后见来硬的不行,只能改变策略,采取柔和的态度,说不定能够打破僵局,于是设宴款待了曹利用。

但曹利用软硬不吃,不管是款待还是简单摆个桌子,放一碟菜肴,对曹利用而言都一样。他要在皇帝给他的权限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为宋朝谋一些好处。这让萧太后无所适从。萧太后觉得,宋朝在选择谈判之人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这个曹利用看似普通,但着实不好对付。这不是打仗,可以直接砍了对方的脑袋,谈判,需要智慧。

萧太后觉得,既然曹利用的态度如此坚决,这次和谈也就没办法继续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辽国也派出使臣,让曹利用带着去面见宋朝皇帝,对和谈之事进行再度商洽与交涉,这样和谈才能继续下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