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景德元年大宋王朝1004年的历史大变局 > 班师回朝(第1页)

班师回朝(第1页)

班师回朝

澶渊之盟建立后,宋真宗为了表达喜悦之情,还写了首《北征回銮诗》,并命人刻在宋辽边境的石碑上,记载这次亲征。

不过这首诗的内容并不确定,在现存的资料中能找到两个版本。

第一版内容为:

锐旅怀忠节,群胡窜北荒。

坚冰销巨浪,轻吹集隹祥。

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38)

第二版内容为:

我为忧民切,戎车暂省方。

旌旆明夏日,利器莹秋霜。

锐旅怀忠节,群凶窜北荒。

坚冰消巨浪,轻吹集隹祥。

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

上天重助顺,回旗跃龙骧。(39)

有考证说,第二首是寇准所作。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第四卷中说:“真宗亲征契丹,幸澶渊,以成却敌之功,是时景德元年甲辰,决此计者,寇莱公也。”不过据现代学者考证,这首诗并非寇准所作。但不管这诗是寇准所作还是宋真宗所作,都表现出了当时宋朝渴望建立小康社会的一种理想。

此时宋真宗还在澶州城等待着。他需要等到辽军全部退去,才会班师回朝。

就在辽军徐徐北撤之时,宋真宗对边境将士进行了调整。那些不能再度担任要职的人,需要另做安排;那些在这次与辽军的对峙中凸显出来的将领,要大力提拔。

这次,宋真宗首先将目光投向了统率定州大军的王超身上。辽军当初南下之时,王超率领的大部队竟然没有援救瀛州、贝州、祁州、大名府等地,虽然辽军除了攻下祁州外,贝、冀、瀛、大名府等地的宋军都与辽军进行了周旋,辽军并未取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王超就没有失职之罪。当时辽军兵分两路南下,身处辽军大后方的王超,以及整个北面行营都部署,应该及时援救这些地方。可王超却坚守不出,一直在定州唐河一带驻军,对辽国攻打宋朝的市镇不管不问。王超这些举动,缺乏一个高级将领所应有的责任感。

见死不救,是宋朝武将最为人不齿的行为。当年潘美听了王侁的话拒不发兵援救杨业,导致杨业被辽军包围。这次,在这个决定辽宋两国命运的关键时刻,王超竟然也像个局外人一样无动于衷。

在与辽国对峙的过程中,宋真宗没有时间去管理王超这支队伍。现在澶渊之盟签订后,自然要对他问责一番,否则便无法给前线将士交代。

当然,宋真宗还担心王超会谋反。因为王超手中有宋军的一大支军队,如果王超这时候谋反,带兵投奔辽国,宋朝将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即使辽国不接受王超,但还有个李德明,王超若投奔了李德明,对宋朝而言,一样是重创。

不久,宋真宗便命令王超等人兵分三路,带着步兵一万多人到澶州面圣,而定州方向的宋军管理权则交给李继隆和石保吉。(40)

此时的王超,也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中。辽宋战争正酣时,他没有出力;如今辽宋签订和平协定,他自然也没有功劳。当日,宋真宗宴请了那么多文武大臣,就是没有宴请他。

据说当时在宴会上,宋真宗格外夸赞了李继隆和石保吉,这样越发让王超感到了不安。

但此刻朝廷的圣旨已到,命他到澶州面圣。王超害怕宋真宗问责,接到圣旨后,他就陷入了去和不去的艰难抉择之中。若去,必然会被罢官贬谪,不去就成抗旨不遵了。若有人趁机在此事上做文章,给他扣一顶谋反的帽子,即使他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

最终,王超还是决定去面圣,即使被罢官贬谪,也是自己种下的恶果。

不久,王超便带领定州大军前往大名府,再从大名府转而南下澶州。

听说王超率领大军到了大名府,驻守在大名府的天雄军慌了。王超何以带这么多人到大名府?难道他要谋反?当时驻守在大名府的孙全照认为,王超来意不明,不能给王超打开城门,让王超进大名府。(41)

但身为大名府最高长官的王钦若不同意这么做。他认为,王超在辽军攻打宋朝市镇时没有及时救援,心里肯定有想法。如今官家召见王超,王超率领大军路过大名府,我们应该欢迎。若我们紧闭城门,不让他们进城,王超势必会认为这是官家的意思,他有可能会反叛。到时候,朝廷不只会追究我们不开城门的责任,还会追究我们害了整个国家的责任。(42)

孙全照这次没有坚持己见,而是听从了王钦若的意见。或许王钦若的分析非常到位,如今王超已经成为宋朝的隐患,他们不能让这个隐患爆发。随即,王钦若和孙全照等人命人打开城门,并在十里之外的地方张灯结彩,摆开欢迎王超的阵势。(43)

王超到了大名府附近,听说王钦若和孙全照都在不远处欢迎他,他那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王钦若命人在大名府外围临时搭建军营,让王超的人在此休整,并命人好酒好菜招待。王超所部便暂时在大名府驻扎下来,逗留了数日,日日宴饮,不甚欢喜。(44)

不久,王超率领的这些人便被朝廷划拨到了各个武将名下。他的势力被彻底瓦解了。不久,王超就被贬到了其他地方任职。(45)

随即,朝廷给雷有终也下了一道命令,让他带领部队回到原来的驻地继续驻守。不久,朝廷又赦免了河北之地死罪以下之人,还给那些战死沙场的将领的子孙加封了官职。(46)

如此,整个河北之地的军队部署基本完成。宋真宗又让翰林学士邢昺祭祀黄河,感念这条天堑。(47)

处理完这些事之后,宋真宗又在澶州设宴,邀请文武大臣参加。此时,因为生病滞留在汴京的首相毕士安,也从汴京赶到了澶州。宴会上有人说,这次给辽国的岁币太多了,但毕士安认为,若不给辽国这么多岁币,恐怕难以让辽国满意。(48)

然而,就在这时候,汴京却出事了。

当时汴京右军巡狱的一伙人,趁着皇帝在澶州,带着武器叛乱。他们砍杀了一些狱卒,在汴京到处乱窜。那些没有叛变的狱卒,便赶紧去给赵元份汇报。赵元份一听狱卒叛乱,非常恐慌,不久便病逝了。(49)这时候,作为汴京留守的王旦,再一次显示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他设计将这次叛乱的人巧妙地擒获,平定了这次叛乱。

虽然是几个小小的狱卒发生叛乱,但也给宋真宗敲响了警钟——他在澶州逗留的时间太长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