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景德元年大宋王朝1004年的历史大变局 > 一个女人引发的奇案(第2页)

一个女人引发的奇案(第2页)

于是,柴氏便准备改嫁。

这本来也无可厚非,既然薛惟吉的两个儿子没办法与柴氏在同一屋檐下生活,柴氏选择离开,给他们腾出空间,任由他们分配祖宗家业,都与柴氏无关,可一听柴氏要改嫁,薛惟吉的两个儿子坚决不同意。(23)

为什么坚决不同意?因为在薛安上兄弟看来,柴氏改嫁时要带走她这些年来积攒的私房钱,这些钱是薛家的钱,不是柴氏的钱。若柴氏不嫁人,他们兄弟两人没有办法阻止柴氏使用私房钱。可现在柴氏要改嫁,带走属于薛家的钱,从此与薛家断绝关系,薛安上兄弟两人就不乐意了。

如果柴氏仅仅是改嫁,不带走薛家的这些家产,薛安上兄弟求之不得,可拿了薛家的钱再改嫁,这让薛安上兄弟两人极不甘心。

如此一来,薛安上便将柴氏告到了开封府。薛安上状告柴氏的理由是,柴氏利用改嫁之机,意图将薛家几代人积攒的财富(约三万贯)全部卷走。除此之外,还有家里多年收藏的一些古董字画、名人墨宝,什么也没留给他们兄弟。

薛安上理直气壮地问:她凭什么?

寇准作为开封府长官,负责这件案子的审理。

看到薛安上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寇准本来想先给这个年轻人点儿颜色看看。对于薛惟吉这两个儿子争夺财产之事,他早有耳闻,这件事甚至传到了宋真宗耳朵里。无奈之余,宋真宗下令禁止薛惟吉两个儿子私分家产。

薛家乃名门,当年的薛居正是多么勤俭节约,多么清廉刚正,谁能想到他家里会出现这样两个不肖子孙?

寇准对薛安上说,你不要慌,把事情说清楚,不要隐瞒,也不要刻意去夸大事实,只说你们了解的。宋朝的律法也不是相信一面之词,凡事都要讲究证据。

寇准还告诉薛安上,一家之言,难以断案,我们还得找柴氏了解案情。

当然,这如果仅仅是家庭财产纠纷案,处理起来也不麻烦。寇准做了二十多年的官,什么样的案子没有经手过?在地方任职那些年,碰到过的匪夷所思的案子,比这难处理得多,从没有难倒过寇准。此次这样简单的案件,一眼就能看出是利益分配不均所致。

但寇准在审理案子时发现,这件事并不简单。这个看似简单的家庭财产纠纷案背后似乎还有故事,而这也是寇准所关心的。

刚直不阿、秉公执法的寇准,总喜欢将事情搞清楚。

薛安上的证词里说,柴氏准备卷钱嫁人。他要求开封府调查柴氏,让柴氏把钱还给他们兄弟两人。然后,再不干涉柴氏,任其嫁人。寇准便将柴氏也请到了开封府,要求柴氏交代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柴氏对自己藏有私房钱的事情供认不讳,不过柴氏说这些钱是她的个人财产,是她这些年来一点点积攒的,根本不是薛家的财产。

但薛安上坚持认为这是柴氏拿着薛家的钱财去向张齐贤献“投名状”。这件事本来是财产纠纷案,最终却把张齐贤牵扯了出来。

这让寇准来了兴致。寇准没想到这个案子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多故事。

案子变得复杂了。张齐贤虽然罢相,可依然是朝廷高官。这种事,寇准不能直接将张齐贤也叫到公堂前来当面问讯。

这就让问题有些棘手了。

审案就怕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次偏偏牵扯出了张齐贤。薛安上状告柴氏的理由是柴氏要将全家的财产带走,嫁给已经六十岁的张齐贤。这让人忍俊不禁,又非常惋惜。

寇准觉得这件事不宜扩大范围,毕竟牵扯朝廷重臣,案子如何进展,都会对国家形象有损。薛居正虽然去世了,但他也是朝廷追赠的太尉、中书令,又配飨太宗庙庭。如今张齐贤还活着,继续在朝为官。

这件事情牵扯出了很多人,寇准也不敢继续往下审理了,他害怕还会带出更多人来,这样会让很多人因此而受牵连。于是,寇准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宋真宗。

宋真宗能怎么办,只能让寇准按照朝廷律法来处理。不管牵扯谁,牵扯哪个层面,都要一查到底。

当然,宋真宗也给寇准交代了,这种事不宜公开审理,让案件的几个关键人参与受审就行了。不过案子审理的进度,要尽快上报给朝廷。

于是,此案便进入了正式审理阶段,审案人员对薛安上和柴氏进行了单独谈话,了解案情。但让审案人员大跌眼镜的是,薛安上和柴氏各执一词,而且反映的情况截然相反。

很显然,开封府已经没办法再进行审理了。毕竟这种事需要各种证据,且双方都没有退让的意思。寇准只好将审理过程上报给了宋真宗。就连宋真宗本人都觉得,这件事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或许涉及干部贪污腐败和生活作风问题。于是,宋真宗将此案交给了御史台,让御史台参与审理。

按道理说,这个案子进行到这种程度,已经有些眉目了。涉及张齐贤的问题,也初见端倪,涉及柴氏卷去薛家财产的问题,已经落实,就等着进一步的审理了。

然而,这时候,柴氏却坐不住了。或许柴氏知道,此事一旦查实,她定会受到朝廷的重责。

不日,身为被告的柴氏却敲响了登闻鼓。柴氏当然不是状告自己的非亲生儿子薛安上,而是曝出了另外一件事,涉事人正是当朝宰相向敏中。

这个案子就有些意思了。就连寇准都觉得,涉案人员级别之高,前所未有。柴氏理直气壮地表示,当朝宰相向敏中向她求婚,被她拒绝了。向敏中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向她恩威并施,最终从她手中低价购买薛惟吉的住宅。她拿的那些钱,就是向敏中给的。而且柴氏还声称,向敏中本人心胸狭窄,对向她求婚被拒之事耿耿于怀,最终唆使薛安上状告她。柴氏还坦白,这才是事情的源头。(24)

寇准一听,就知道事情不简单。如果只是牵扯出了张齐贤,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如今,柴氏又牵扯出了向敏中,这便成了朝中大臣乱作为的案件。本来只是一个因家产分配不均引起的小矛盾,没想到却生出了如此多的枝节,涉及这么多人。

寇准不敢再审理了,毕竟涉及当朝宰相。他一个开封府的长官,还没有资格审判宰相。于是,寇准便将整个案子的经过上报给了宋真宗。

宋真宗十分震惊。一向做事严谨的向敏中竟然也参与到了这种纠纷中来,实在匪夷所思。不管柴氏状告向敏中是真是假,这都不应该是一个宰相的所作所为。

既然案子已经审到了这种程度,还是有必要将向敏中叫来解释一下。于是,宋真宗宣向敏中进宫来解释这件事。(25)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