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老贾欣喜若狂,兴冲冲跑回自己在寺院的住处。对,虽然早已从青龙寺还俗,但贾岛没有房子,长安的房价别说买,租都租不起,所以,他一直寄居在距离青龙寺不远的法乾寺内。
回到住处后,贾岛把这些年用过的课本辅导书一股脑都翻了出来,准备统统扔掉,都考完了还留着这些东西干吗?
只有那些诗稿,他视若珍宝,每一首都精心保存,并且整理装订成册。
当时,他抱着一堆教辅材料,准备扔掉,一个陌生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在那一刻,贾岛并没有意识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遇,正悄悄向他招手。
进来的是一位衣着华丽、温文儒雅的公子,旁若无人地信手拿起桌上的诗集翻阅。
贾岛心说你谁呀,进来就乱动别人东西,过去一把夺过诗集,说道:“看什么看,穿这么漂亮也该知足了,这诗歌不是你们这种有钱人能看懂的,出去!”
年轻人被训斥了一顿,十分尴尬,脸上有点挂不住,悻悻而去。
公子一走,贾岛才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人看起来好面熟啊,好像在哪儿见过。
贾岛突然想起来了:坏了,这是当朝天子。
没错,来人正是唐文宗,轻车简从,不打招呼,来法乾寺微服私访,素闻新晋进士贾岛的诗名,专门过来看看,没想到,被劈头盖脸一顿呵斥。
如果当时贾岛能认出是当朝皇帝,趁机表现表现,谈谈诗歌谈谈理想,唱唱颂歌表表忠心,前途岂可限量?青云直上、一步登天也是有可能的,就算没认出来也没关系,起码态度好一点,谁知他竟然敢吼皇帝!
史料记载,贾岛当时“大恐,伏阙待罪”。
还好,天子雅量,没跟他一般见识,但对他的印象彻底变坏了。
所以,贾岛虽然进士及第,但这件事之后,人事部门一直没有给他安排工作,贾岛以进士身份长期在家待岗。
冲撞京兆尹,还呵斥当今皇帝,这种人谁敢用?
直到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八三七年),贾岛五十八岁了,才被分配到偏远的四川遂州长江县做了一名小小的主簿,也就是县长秘书,副科级。而同一批进士,人家有的已经混到厅局级了。
三年后,贾岛升任司仓参军;又三年后,改任司户,也就是负责户籍登记的小官。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八月二十七日,贾岛在赴任的途中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据《唐才子传》记载:“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
叁
贾岛一生未娶,更无子嗣,曾有热心人说:“给你介绍个女朋友吧。”贾岛连连摆手:“不要不要,养不起,而且,我听说,近女色对身体不好。”
为此,贾岛专门用自己偶像孟郊孟老师的一首诗明志:
利剑不可近,美人不可亲。
利剑近伤手,美人近伤身。
道险不在广,十步能摧轮。
情爱不在多,一夕能伤神。
要老婆干吗?诗歌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贾岛一生创作颇丰,每到年终岁末,他都会把这一年所作的诗歌拿出来,放在几案上,焚香而拜,说:“这是我一年的心血啊!”
平心而论,大唐诗坛人才济济,相比之下,贾岛也许只能算二三流的诗人,但是,他对诗歌的那份爱好和执着,少有人能及。
贾岛一生事业不得志,生活更是穷困潦倒,而且不善交际,性格孤僻。史料中说他“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龃龉”。唯一的爱好和成就,就是作诗,“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尤以五言诗见长。
贾岛写诗跟别人不一样,以“苦吟”著名,反复推敲,对于字雕句琢的追求,几乎达到走火入魔的境界,贾岛也因此被后世称为“诗奴”。
苏轼评价:“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这个“岛瘦”说的不是贾岛的身材,虽然他确实很瘦,但主要是说他的诗风,“避千门万户之广衢,走羊肠仄径之鸟道,志在独开生面,遂成偏涩一体”。
就连贾岛自我总结创作经验时,都说自己作诗是: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大意是,也许三年才写出来两句诗,却是能催人泪下那种。如果这样的诗你还不喜欢,那老子就回家睡觉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