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
崔偃恍然大悟:怪不得最近总有人在我面前夸杜牧,吴武陵还专门跑上门来举荐,说什么是因为那篇文章太好,人才难得,原来是有这层关系啊,直说不就得了。
叁
第二天,科举成绩张榜公布,共有三十三人入选进士,杜牧名列第五。
因为考试发挥失常,已经做好复读准备的杜牧万万没想到,自己不但进士及第,而且名列前茅,大喜过望,当即赋诗一首——《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金榜题名,太牛了,长安的兄弟们把酒席摆好,等着我回去好好庆祝庆祝。
这些孩子啊,根本就不知道家长在背后为他们工作的事,操了多少心,私下做了多少工作,还真以为是自己的本事呢。
不过,话说回来,平心而论,杜牧确实有才华,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家庭的影响,杜牧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此外,他对藩镇治乱与军事谋略颇有研究,写过许多策论咨文,十几岁时就为《孙子兵法》注解,二十三岁时写出了著名的政论文章《阿房宫赋》,轰动一时。该文在一千多年后入选高中语文课本,并被要求全文背诵。不太好背,好多同学都在这上面丢过分。
在诗词领域,杜牧是晚唐诗歌的代表人物,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被看作李白、杜甫之后,重振大唐诗歌的希望。
二十六岁中了进士以后,先后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扬州监察御史、国史馆修撰、膳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黄州刺史、湖州刺史等职。
有才华,有背景,有平台,好好工作,好好创作,光宗耀祖,建功立业,复兴大唐,不好吗?
肆
杜牧不争气,太让人失望了,没有一点上进心,好不容易走上领导岗位,还是一如既往,终日流连于各大青楼,过着花天酒地的放浪生活。
特别是在扬州任职期间,杜牧是各大青楼的常客。每天一下班就往青楼跑,经常夜不归宿,上班总是迟到,工作时萎靡不振,以至于他的顶头上司、扬州节度使牛僧孺忍无可忍,专门对其进行了诫勉谈话,让他检点行为,注意影响。
但杜牧只略微收敛了几天,本性难改,很快恢复了常态。
当年的扬州是著名的娱乐之都,唐代的于邺在《扬州梦记》中描述道:
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
杜牧在扬州的十年,如鱼得水,乐此不疲,在追风逐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青楼里的小姐姐们都喜欢他,因为这位御史大人不仅出手大方,而且还喜欢给别人写诗,好多地方都挂着他留下的诗词墨宝。
你们看看他都写了些什么: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
意思是,一白遮百丑,杜秋娘素颜也比你们好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话说回来,古代十三四岁的女性相对于今天来说比较早熟,所以在当时也有许多开始谈婚论嫁。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你看,有文化就是不一样,还会一起看星星,多浪漫。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