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我一个农村人在老家没啥朋友,朝里也没人,谁能为跟扬雄一样有才的我做个推荐呢?
有人给他出主意,说:“你别傻等着啊,赶紧毛遂自荐啊,直接给高官写信!”
孟浩然大梦初醒道:“对对对,我怎么没想到?”于是马上提笔给当朝丞相张九龄写了一首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意思是:我想过河却没有船,总隐居实在对不起这个伟大的时代,看着你们在河边钓鱼,我只能羡慕啊。看在大家都是诗人的分上,拉兄弟我一把吧。
没想到,张九龄满身正气:“这不行啊小孟,你想为国家做事为啥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呢?想在我这儿投机取巧走后门,那可是行不通的。”
孟浩然碰了一鼻子灰。好吧,考就考,谁怕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七二七年),孟浩然从襄阳老家赶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那一年,他已经四十岁了,起初还有点不好意思,到考场一看,多大岁数的都有,有的同学已经考了十几年了,满头白发还在坚持。
孟浩然深受鼓舞,尽管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科举,但从小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孟同学一点也不紧张,胸有成竹,沉着冷静,埋头答题。
然而,让孟浩然没想到的是,他落榜了。
当晚,孟浩然给老婆发信息: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
叁
第二天,一篇题为“网红诗人考试意外落榜,科举制度再次引发公众质疑”的文章在网上疯传,引起了在朝为官的诗人王维的注意。
王维是标准的学霸,状元出身,业余爱好旅游、画画,也喜欢写山水田园诗歌,对孟浩然十分欣赏,约他到办公室。两人见面一聊,趣味相投,一见如故。
见孟浩然因为落榜有点消沉,王维就劝他,要不复读一年吧,明年再考。
正说着,手下突然来报:圣上驾到。
唐玄宗轻车简从,不打招呼,突然下来视察工作,搞得王维措手不及。
孟浩然更别提了,当时就吓傻了,一个农村人哪见过这么大领导,吓得直接钻到了床底下。
王维说:“你这像什么话,躲躲藏藏的,赶紧出来,拜见圣上。”
唐玄宗听说床下爬出来的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孟浩然,很高兴,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说:“别紧张嘛小孟,朕很喜欢你的诗,最近又有什么大作啊?背一首给朕听听。”
这是孟浩然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偶遇当今皇帝,皇帝又特别欣赏你的诗,如果会说话,你趁机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跟皇帝表达一下你为国效力的愿望和决心,顺便拍拍马屁,加上王维在旁边再替你美言几句,领导一高兴,说不定你的命运从此就改变了。这是多难得的机会!
孟浩然不知道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平复了一下紧张激动的心情,给唐玄宗背诵了一首自己新写的五言诗《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是孟浩然颇为得意的一首诗,没想到,唐玄宗还没听完,脸色就变了。
什么叫“不才明主弃”?这是埋怨我不识人才啊。唐玄宗当即说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明明是你自己不求上进,怎么反过来怪罪我抛弃你?
说罢,唐玄宗拂袖而去,留下孟浩然一脸茫然。
王维长叹一声:“唉,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多少诗不背偏偏背这首牢骚诗。行了,回老家去吧,你这情商,基本上也就告别仕途了。”
从此,孟浩然心灰意冷,回到襄阳乡下,终日饮酒赋诗,纵情山水,不再谋求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