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白马春风醉少年免费阅读 > 李清照(第2页)

李清照(第2页)

可是,世事难料,这种养尊处优、人人羡慕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崇宁元年(公元一一○二年),宋徽宗变法,朝廷新旧党争再起,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反对变法,被列为奸党,发配广西。而公公赵挺之作为新党的得力干将,则被提拔做了宰相。也就是说,公公和父亲成了政敌,李清照的处境就尴尬了。

紧接着,朝廷又下一道命令,各级官员不得与奸党联姻,所有奸党及其家属一律清理出京。

李清照被迫离京,只身投奔娘家,直到崇宁五年(公元一一○六年),朝廷大赦天下,解除党人之禁,李清照才得以重返汴梁,与丈夫团聚。

然而,政坛风云变幻,世事反复无常,仅仅隔了一年时间,公公赵挺之和丈夫赵明诚又被革职查办,公公一气之下暴病身亡。

全家因此入狱,虽然不久就被释放,但已不能在京城居留,李清照与赵明诚一起移居山东青州。那一年,李清照二十四岁。

无官一身轻,二人屏居青州乡里十三年,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其间,夫妇二人干了两件事,一是倾尽家财,继续大量收藏金石古玩字画,二是撰写我国第一部金石研究专著《金石录》。

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对这段生活有详尽的叙述: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十几年下来,李清照家里的文物堆积如山,价值连城,藏品之富,在当时无人可比。

后来,赵明诚又被朝廷重新起用,出任莱州知府,赵明诚决定只身赴任。

李清照有点不高兴:“为什么不带人家一起去?”

赵明诚说:“咱俩都过去了,青州这边咋办?带这么多文物上任影响多不好,等我那边安顿好了,再过来接你。”

李清照一想也对,就同意留下来看家。

没想到,丈夫一走,如出笼之鸟,从此杳无音信。李清照寂寞无聊之际,写下了著名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出了这种情况,不会是外边有人了吧?

李清照满腹狐疑,派管家偷偷去莱州打探。果然,赵明诚过去没多久,就在那边找了小妾,而且还找了两个。

这下可把李清照给气坏了,闹了半天不让我跟着,原来是为了金屋藏娇啊。

李清照大吵大闹,赵明诚却并不害怕,反而理直气壮:“这事儿能怨我吗?圣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么多年了,你也没给我生个一儿半女,没把你休了就不错了,再说,你到外面看看,现在像我这个级别的,谁还没个三妻四妾的?”

李清照自知理亏,只得默认。

一年过去了,两个小妾的肚子也没动静,赵明诚才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原因,李清照听说后很得意:“种子不行,怨地不好。”

在跟丈夫两地分居的那段日子里,为了排遣寂寞,李清照迷上了喝酒和赌博。

待字闺中的时候,李清照就喜欢喝酒,其成名作《如梦令》里就有“浓睡不消残酒”的记录。婚后为了维护贤妻良母的形象,一度有所收敛,如今独居没人管了,经常彻夜纵酒。

据考证,李清照一生流传下来的诗词仅五十八首,其中有二十八首写到喝酒,而且,经常喝醉,有时醉得连家都找不着。

有词为证: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热门小说推荐

小阁老
三戒大师小阁老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