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白马春风醉少年免费阅读 > 刘禹锡(第3页)

刘禹锡(第3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关于这首《陋室铭》,自宋代开始就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并非刘禹锡作品,乃是后人假托之作。

至于陋室的地点,除了安徽和州之外,还有在河北定县、河南荥阳、湖南朗州等地的说法,各有根据,因年代久远,已无从判别真伪,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刘禹锡从京城下放到地方之后,生活待遇,特别是住房条件,确实有所下降。

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八二六年),刘禹锡终于被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这一年,刘禹锡五十四岁,从初次被贬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三年。

回乡途中,路过南京秦淮河,眼见昔日热闹繁华的朱雀桥和乌衣巷,如今野草丛生,残败不堪,不由感叹世间沧海桑田,人生无常,一切都是浮云,作《乌衣巷》一首: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路北上,在扬州,刘禹锡与从苏州回洛的白居易意外相逢。

听说老刘被调回洛阳,白居易也替他高兴,当晚为老刘摆酒贺喜。席间,二人谈起这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唏嘘不已,白居易当场赋诗一首: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筯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知道你是因为才学名望遭人嫉恨才落到这步田地的,但是,为此失去了二十三年的大好时光,你这也太倒霉了吧。

刘禹锡听罢,微微一笑,天空飘来六个字儿——这都不算事儿,当即提笔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呐,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啥也别说了,都在酒里,我干了,你随意。

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八二八年),刘禹锡改任主客郎中。三月,刘禹锡故地重游,再次来到长安玄都观,想到十二年前自己因在此作诗而被权贵诽谤,遭到贬谪,不禁感慨万千,又挥笔写下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刘禹锡又回来了!

什么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是。上次就是因为在这里写诗出的事,一点不长记性。

因为这句“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次犯了忌讳,不久,刘禹锡第三次被贬出京,任苏州刺史。

不过,这对刘禹锡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他早已习惯了接连不断的贬谪生涯,也早已习惯了南方的生活,而且,苏州与之前任职的那几个地方不一样,是富庶之地,生性豁达的刘禹锡觉得也挺好。

刚一到任,曾担任过司空一职的扬州节度使、大诗人李绅就热情地为刘禹锡接风洗尘。

李绅跟白居易、元稹都是好朋友,曾跟元、白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后来官至宰相。

李绅最著名的诗就是我们从小都会背的那首《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寥寥数语,饱含对底层农民的深切同情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

其实,怎么说是一回事,怎么做是另外一回事。史料记载,李绅生活腐化堕落,随着官职的不断升迁,“渐次豪奢”,一顿饭动辄花费几千甚至上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